-
公开(公告)号:CN116752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7157.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复合强韧化消振梯度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膜层领域。本发明的复合膜层制备方法,通过在反应过程中调控占空比控制晶体生长时间实现含非晶和立方相ZrO2晶体膜层的生成,与MgO、MgF2共同组成复合膜层。MgO和MgF2因生成温度较低、反应速度快而受占空比影响较小。复合膜层表层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能够有效耐冲击;内层具有更低的储能模量和更高的损耗模量,缓解了膜基力学性能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增加膜层的消振性能,在冲击和振动工况下工作的变速箱壳体等工件表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5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27767.4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硬质CoFeTaB/MgCuY多层膜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双靶磁控溅射交替沉积CoFeTaB非晶合金和MgCuY非晶合金,在CoFeTaB非晶合金中引入较软的轻合金Mg基非晶薄层(~3nm)。本发明克服了非晶合金薄膜硬度高但耐磨性差的缺陷,通过引入高密度非晶‑非晶界面来抑制非晶合金的室温剪切局域化和应变软化效应,从而在保证长程无序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实现CoFe基非晶合金薄膜耐磨性能的显著提升。多层膜在无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为0.41‑0.50,耐摩擦性能明显优于组元MgCuY非晶合金和CoFeTaB非晶合金。该方法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参数易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77543.9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腐涂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缓铝铜连接体缝隙腐蚀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涂层的制备方法为:将铜粉A与铜粉B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末,备用;将经除油处理后的铝合金试样,进行打磨处理,以除去表面杂质以及缺陷,获得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的铝合金试样A;随后,对获得的铝合金试样A表面进行喷砂处理,获得铝合金试样B;采用冷喷涂法,将获得的混合粉末喷涂于所述铝合金试样B表面,即在铝合金试样B表面形成铜涂层;所述铜粉A为粒径为10~40μm的小颗粒铜粉;所述铜粉B为粒径为100~160μm的大颗粒铜粉。本发明方法制备成本、温度较低,有利于应用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336594.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25D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上的ZrO2/MgO耐磨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膜层领域。本发明的镁合金上的ZrO2/MgO耐磨膜层的制备方法,微弧放电提供的瞬间高温,MgO进入t‑ZrO2体形成固溶体,稳定t‑ZrO2不发生晶型转变;当MgO在ZrO2中固溶饱和后,多余的MgO以独立的晶相出现,快冷使放电区的MgO、ZrO2及固溶体的熔体快速冷却形成ZrO2/MgO膜层;采用微弧放电在镁合金表面原位生长具有微孔结构的膜层,微孔结构的膜层与基体结合方式为冶金结合,微孔膜层为原位生长,因此界面的结合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045539.0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的超疏水复合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膜层制备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得到具有微弧氧化膜层的钛合金;2)将六偏磷酸钠和硅酸钠溶于水,配制水热反应液;将所述具有微弧氧化膜层的钛合金置于盛有所述水热反应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具有超疏水复合膜层的钛合金;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钛合金微弧氧化膜层上进行原位反应生成具有针状结构的膜层,起到了封孔的效果,针状结构的膜层与微弧氧化膜层结合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480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44761.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13Cu‑1Al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领域。一种Ti‑13Cu‑1Al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重量百分比计,获取Ti‑13Cu‑1Al钛合金粉末;(2)将Ti‑13Cu‑1Al钛合金粉末采用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出Ti‑13Cu‑1Al合金材料;(3)将Ti‑13Cu‑1Al合金材料进行450℃/1hAC的退火热处理,得到强度与塑性良好匹配的Ti‑13Cu‑1Al合金材料。本发明的Ti‑13Cu‑1Al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出成分均匀的铜含量高达13wt%,并具有良好强度和塑性匹配的Ti‑13Cu‑1Al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05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36590.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25D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的高强高韧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弧氧化领域。本发明的镁合金的高强高韧膜层的制备方法,采用微弧放电在镁合金表面进行原位生长生成具有微孔结构的膜层,在微弧放电的过程中钇盐‑锆盐体系电解液将在镁合金上生成Y2O3,Y2O3作为晶型稳定剂,促使生成t‑ZrO2和c‑ZrO2不易发生晶型转变,降低了晶型转变过程中微裂纹的出现,改善了表面强韧条件,进而提高微弧氧化膜层的表面致密性,起到了增强增韧的效果,微孔结构的膜层与基体结合方式为冶金结合,微孔结构为原位生长,因此界面的结合力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7909.4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膜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镀层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钛合金电镀三明治结构的Ni/Cu/Ni复合镀层,之后进行真空循坏热处理,使得复合镀层中的钛、镍、铜原子互扩散,原子的过渡迁移形成的孔洞聚集;由300‑350℃升温至500‑550℃,保温30‑40min,使得钛、镍、铜原子形成NixTiy和CuxTiy金属间化合物,避免了原子间快速相变形成的应力集中及微裂纹;由500‑550℃升温至750‑800℃,保温30‑40min,使得金属间化合物进一步生长及进行弥散扩散;炉冷,形成NixTiy和CuxTiy金属间化合物弥散分布的致密的三明治结构膜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04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410788.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高钼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钼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Al 5.5%~7.0%,Co 9.0%~11.0%,Cr 2.0%~5.0%,Mo 6.0%~9.0%,Re 2.0%~4.0%,Ta 4.0%~7.0%,其余为Ni;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依照该合金的组分配制原料,利用真空感应熔炼法浇注母合金;步骤2,利用快速凝固法对母合金进行重熔,之后利用螺旋选晶法将重熔后的母合金制备成[001]取向和偏离度≤10°的单晶铸件,使得本发明高Mo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兼具低密度、低偏析和热稳定性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60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496622.2
申请日:2018-12-07
IPC: H01M8/0297 , H01M8/12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金属连接体表面尖晶石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尖晶石粉体材料和核电调节剂加入悬浮液基液中制备得到悬浮液;步骤2,以金属连接体为阴极,以Pt片为阳极,在步骤1所得悬浮液中进行电泳沉积,沉积电压为80~120V,在金属连接体上获得沉积涂层;步骤3,对获得的沉积涂层进行烧结处理,得到金属连接体表面尖晶石涂层。本发明采用电泳沉积法制备涂层,成本低;采用低温还原-氧化的分步烧结工艺,在降低烧结温度的同时,降低了过度氧化层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