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00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165259.1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91/2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42H30N2O5S2,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荧光探针的二硫键与H2S反应而断键,断裂的二硫键的巯基对羰基亲核进攻,释放出罗丹明染料分子单体,荧光强度增强近10倍且伴随明显的颜色变化,因此对H2S的特应性识别反应比较迅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7.161×10‑8 M。
-
公开(公告)号:CN112876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165278.4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277/6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氢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荧光探针以苯并噻唑衍生物为荧光团,巯基结构为硫化氢的特异性反应基团;探针本身荧光较强,与硫化氢反应后荧光减弱,可用于硫化氢的检测。该探针对硫化氢反应比较稳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确定生物和环境体系中硫化氢的含量而进行的荧光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3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46916.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01/06 , C07D409/1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2‑二取代吲哚啉‑3‑酮生物碱、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所述2,2‑二取代吲哚啉‑3‑酮生物碱结构通式如(1)所示,R1为氢原子、卤素原子、1‑4个碳的烷基、1‑4四个碳的烷氧基,其位置是在苯环4位至7位单取代;R2为1‑4个碳的烷基或酯基、硅氧基、卤素取代的烷基、苯基、各种取代的苯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吡啶基;R3可以是氢、卤素、1‑4个碳的烷基、1‑4四个碳的烷氧基、1‑4四个碳的烷氧羰基、三氟甲基、苯基,其位置是喹啉环的5‑8位单取代。该类化合物在抗菌方面具有很好的活性,以其为有效成分可以用于制备治疗细菌感染药物。(1)。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8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75505.X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铬离子和铝离子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荧光探针以罗丹明半花菁为荧光团,8‑羟基喹啉‑2‑甲醛为识别基团,实现了对铬离子和铝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响应,探针结构如下:;探针本身荧光极弱,与铬离子和铝离子反应后荧光增强,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可裸眼识别,且不受干扰离子的影响,可用于铬离子和铝离子的检测。在生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400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5259.1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91/2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硫化氢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42H30N2O5S2,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荧光探针的二硫键与H2S反应而断键,断裂的二硫键的巯基对羰基亲核进攻,释放出罗丹明染料分子单体,荧光强度增强近10倍且伴随明显的颜色变化,因此对H2S的特应性识别反应比较迅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检测限达7.161×10‑8 M。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65272.7
申请日:2021-02-0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C255/61 , C07C253/30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21/78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择性识别次氯酸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分子式为C24H20N6O,结构式如下:。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对次氯酸根离子的响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选取的干扰离等对检测效果几乎无影响,实现了对次氯酸根离子的特异性识别,并展现出明显的“裸眼”比色识别能力,检测限达0.058µmol·L‑1。
-
公开(公告)号:CN11012841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566269.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09/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半花菁结构衍生物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近红外荧光探针分子式为C35H32N3O6S2+,结构式如下:。该探针是以半花菁结构衍生物为母体进行相关的结构修饰,该探针能够与不同的响应物质作用后生成不同的荧光结构单元,荧光强度显著变化并伴随明显的颜色变化,可用于苯硫酚、硫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裸眼检测,选取的干扰离子等对检测效果基本上无影响,实现了对苯硫酚、硫氢根、亚硫酸根的识别响应,该探针在三种不同的缓冲体系中分别对苯硫酚、硫化氢、亚硫酸根离子响应比较迅速,且检测限都比较低,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在生物与环境样品中的苯硫酚、硫氢根、亚硫酸根的检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58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133364.5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C251/88 , C07C249/1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杨酰腙衍生物的AIE荧光探针,还公开了该AIE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即:将2‑羟基‑3‑甲氧基‑5‑硝基‑苯甲醛溶于无水乙醇中,再加入水杨醛腙,混合均匀;于常压下回流2~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固液分离,取固体洗涤,即得。所述基于水杨酰腙衍生物的AIE荧光探针在甲醇溶剂中能选择性地与铝离子作用,由无荧光变为橙色荧光,具有比色荧光增强效应,可实现裸眼辨别检测铝离子;在水溶液中能选择性的与铜离子作用,由橙色荧光变为无荧光,具有比色荧光淬灭效应,可实现裸眼辨别检测铜离子;特别是可应用于细胞内铜离子的方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522697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883888.1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71/14 , A61K31/474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咯[2,1‑a]异喹啉生物碱、制备方法及医药应用,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本发明吡咯[2,1‑a]异喹啉生物碱的结构通式如(1)所示,R1为C1‑4烷基、C1‑4烷氧基、氢原子、卤素原子;R2为C1‑4烷基、C1‑4烷氧基、氢原子、卤素原子;R3为C1‑4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苄基或取代苄基;R4为氢、C1‑C6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苄基或取代苄基。本专利还公开了吡咯[2,1‑a]异喹啉生物碱的绿色制备方法及包括它们和它们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1)。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5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54825.0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许昌学院
IPC: C07D405/06 , C12Q1/44 , C07D405/14 , C07D409/14 , C09K11/06 , A01N43/38 , A01P1/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羧酸酯酶兼具抑菌活性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结构式如下:#imgabs0#其中R选自#imgabs1##imgabs2#本发明探针以半花菁衍生物为母核,引入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抑菌活性基团,以含有不同R基团的酸酯作为识别基团用于检测羧酸酯酶。羧酸酯酶诱导的酯基的裂解伴随着荧光信号的显著增强,同时探针可以从不同蛋白酶,氨基酸和阴阳例子中有效检识羧酸酯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该探针作用于羧酸酯酶检识时伴随明显的颜色变化肉眼可见,并且探针表现出一定的抑菌能力,成功应用于生物体系中羧酸酯酶的检测与成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