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23888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16221.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C12N15/66 , C12N15/820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甘蔗条纹花叶病毒P3N?PIPO构建的植物亚细胞定位试剂盒,包括4个分别标记绿色、红色、黄色和青色荧光蛋白的胞间连丝定位载体:SCSMV?P3N?PIPO?GFP、pSCSMV?P3N?PIPO?RFP、pSCSMV?P3N?PIPO?YFP和pSCSMV?P3N?PIPO?CFP;4个无特异亚细胞定位的对照载体:pSAT6?EGFP?C1、pSAT6?ERFP?C1、pSAT6?EYFP?C1和pSAT6?ECFP?C1;限制性内切酶Xho I、Hind III、无RNase水和侵染液。使用本试剂盒可以快速明确目的基因表达产物是否具有胞间连丝定位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9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271677.8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定甘蔗抗褐锈病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分别以待鉴定甘蔗和“POJ287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1、引物2、引物3、引物4进行扩增,将扩增的PCR产物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aeIII进行酶切,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与抗褐锈病甘蔗品种POJ2878的酶切产物(分别为389bp和606bp)进行比较,来判断所待鉴定甘蔗的抗病性。本发明方法可用于甘蔗抗褐锈病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检测抗褐锈病基因位点来预测待鉴定甘蔗对褐锈病的抗性,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大大提高选择效率,进而加速甘蔗抗褐锈病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8594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4007.7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皮石斛化学消毒组培方法。铁皮石斛的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铁皮石斛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利用化学试剂达到灭菌或抑菌的目的,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铁皮石斛组培环节;并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还可以有效降低铁皮石斛的组培成本,一般可降低成本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92981.1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4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4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8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84113.1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寿花抑菌组培方法,包括抑菌剂配制、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采用本发明的长寿花的抑菌组培方法,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一方面降低了长寿花组织培养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尤其不需要高温高压灭菌所需配置的高压锅设备,缩减了投资成本,电能消耗也将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采用这种培养基开展长寿花组织培养,组培环节大为简化,人工操作的速度大幅提高,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发明的长寿花抑菌组培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本发明的抑菌组培方法可以在其它植物的组培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05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715572.3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抗生素四价抗病虫和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及应用。所述载体的T-DNA区结构为:右边界-35S启动子-正向双价抗病序列-内含子-反向双价抗病序列-OCS终止子-Ubi启动子-抗虫基因-NOS终止子-NOS启动子-抗除草剂基因-NOS终止子-左边界,T-DNA区左右边界内无抗生素基因,其中正向双价抗病序列即甘蔗花叶病毒和甘蔗黄叶病毒双价干扰序列,其DNA序列如SEQIDNO.1所示。得到的植物表达载体可用于转化获得同时具有4种抗性的转基因作物,并且获得的转基因作物没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提高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并且同一次转化中可获得同时具有4种抗性的转基因作物,与单一抗性的遗传转化相比,可以提高效率3倍以。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7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2319.0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表达载体pGⅡ0229-GUS的构建及应用。植物表达载体pGⅡ0229-GUS的构建方法,包括引物设计、PCR扩增和载体构建。本发明设计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的目的片段,包含有35s启动子、GUS瞬时表达基因和NOS终止子,是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植物表达载体pGⅡ0229-GUS只有7333bp,载体质粒小,含有左右边界,可以在农杆菌侵染转化上应用,也可以在基因枪轰击转化上应用。在遗传转化甘蔗时,GUS的瞬时表达率达到65%以上,适用于甘蔗,也适用于其他植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45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5703.7
申请日:2013-01-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或黄锈病菌的PCR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一种检测甘蔗褐锈病菌或黄锈病菌的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和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高效和实用性好等优点。为甘蔗褐锈病菌和黄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和高效率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褐锈病菌和黄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抗褐锈病或抗黄锈病甘蔗育种和抗褐锈病或抗黄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798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97011.9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黄锈病菌的PCR检测方法,包括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体系建立和PCR扩增产物的检测。本发明的甘蔗黄锈病菌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要的DNA用量少的特点;与常规的根据病菌培养后的孢子形态特征鉴定或根据田间种植后病害表型症状鉴定的方法相比,具有实用性好、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为甘蔗黄锈病菌的鉴定,提供了高灵敏度的快速检测体系,可用于田间甘蔗黄锈病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对我国抗黄锈病甘蔗育种和抗黄锈病甘蔗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312015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316556.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甘蔗中寄生白条病菌拷贝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先提供了一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甘蔗中寄生白条病菌的引物及探针,所述的引物为以下序列的引物对:正向引物序列5’-GGTTCCATTGCTTACCGATT-3’,反向引物序列5’-CAAGTTTCGACAGGAACAGC-3’,探针序列是FAM-5-CCACGGCTACGTCAATTCGGG-3-TAMRA,然后采集和处理甘蔗蔗汁并提取总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甘蔗中感染的白条病菌HrpB基因,通过扩增过程生成的C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转换成起始反应的DNA分子拷贝数,从而达到定量检测甘蔗中感染白条病菌数量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