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机器人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377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1071569.9

    申请日:2020-10-09

    Inventor: 邵萌 赵磊 韦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机器人,包括主端、从端以及与主端和从端连接的控制装置,主端包括操作装置、操作检测装置和阻力发生装置,操作装置与阻力发生装置通过单向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操作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采集操作检测装置的测量信号控制从端;从端包括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导轨,以及与导轨对应的导轨驱动机构,导轨上设置输送机构,导轨驱动机构驱动输送机构沿导轨滑动,从端还包括阻力检测装置,阻力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采集阻力检测装置的测量信号控制阻力发生装置。本发明通过没有方向的阻力发生装置模拟出有方向性的阻力。

    快速交换球囊系统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7748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96007.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交换球囊系统,所述快速交换球囊系统包括:导管(1),包括位置固定的导管近端(101);快速交换球囊导管(2),插装入所述导管(1)内并包括可移动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远端和位于管壁上的导丝快速口;和导丝(3),包括位置固定且可旋转的导丝近端(301)以及可移动的导丝远端(304),所述导丝远端(304)能够贯穿所述导丝快速口和所述快速交换球囊导管远端;导丝的旋转和移动能够实现导丝的螺旋线走位,能够精准复制医生的动作。通过导管近端和导丝近端间隔且位置固定设置,使得导丝始终呈弯曲状态。无需根据导丝远端的移动而适配性地调节导丝近端的位置,保证介入手术的快速、精准与便捷。

    管腔介入系统
    43.
    发明公开
    管腔介入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177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93803.4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腔介入系统,包括医用管丝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医用管丝的医用管丝驱动器,所述医用管丝驱动器包括:基座(110);和调控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10)上并包括间隔布置的用于驱动所述医用管丝旋转和移动的第一调控组件(200)和第二调控组件(300);基座和调控机构的组合方式,调控机构和医用管丝集成在基座上,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位置固定的调控机构驱动医用管丝旋转和移动,既无需根据医用管丝远端适配性地调节医用近端,又能够使医用管丝叠加旋转和移动作用力,使得其能够进行螺旋式的走位方式,以能够精准复制医务人员的动作。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操作简单管丝输送效率高。

    导丝输送机构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733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71318.0

    申请日:2020-10-09

    Inventor: 邵萌 赵磊 韦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丝输送机构,包括导丝固定座和设置在导丝固定座上的导丝转动机构,导丝转动机构包括导丝转动轮和驱动导丝转动轮转动的导丝转动驱动机构,导丝转动轮具有由侧面延伸至轴心的导丝开口槽,以及将导丝固定在导丝开口槽底部的导丝固定装置。本发明的导丝输送机构,导丝转动轮具有由侧面延伸至轴心的导丝开口槽,也即导丝可以由导丝开口槽直接安装到导丝转动轮的轴心位置,相比现有技术中导丝从一端穿入的方式,安装更简单。更重要的是,导丝也可以从导丝开口槽直接脱出,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从一端脱出而导致导丝脱出必须先将导丝从体内拔出的问题。

    一种弹片自动检测机构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94589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018521.3

    申请日:2023-11-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弹片自动检测机构,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座和转弯座,检测弹片的第一端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二端安装在转弯座上,第一气缸与检测弹片的第一端连接并带动检测弹片伸缩,第二气缸与转弯座连接并带动转弯座相对于固定座转动。通过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控制固定座和转弯座上的检测弹片进行拉伸或者弯曲,从而实现对弹片伸缩性能及弯曲性能的检测。该检测通过气缸机构能够实现对弹片的反复多次检测,且检测过程更加自动化且高效,实现了持续不断的对弹片进行检测,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检测所需的时长人工操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此外,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员可以通过直接实时的观测外露的弹片来观察弹片的状态。

    导丝输送机构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630811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2231169.1

    申请日:2020-10-09

    Inventor: 邵萌 赵磊 韦巍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丝输送机构,包括导丝固定座和设置在导丝固定座上的导丝转动机构,导丝转动机构包括导丝转动轮和驱动导丝转动轮转动的导丝转动驱动机构,导丝转动轮具有由侧面延伸至轴心的导丝开口槽,以及将导丝固定在导丝开口槽底部的导丝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导丝输送机构,导丝转动轮具有由侧面延伸至轴心的导丝开口槽,也即导丝可以由导丝开口槽直接安装到导丝转动轮的轴心位置,相比现有技术中导丝从一端穿入的方式,安装更简单。更重要的是,导丝也可以从导丝开口槽直接脱出,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从一端脱出而导致导丝脱出必须先将导丝从体内拔出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力感知操作终端及遥操作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2630894U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22226889.9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力感知操作终端及遥操作机器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力感知操作终端,包括操作装置和阻力发生装置,操作装置与阻力发生装置通过单向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力感知操作终端及遥操作机器人,操作装置与阻力发生装置通过单向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也即在力的传输路径上通过设置的单向传动机构,从而通过没有方向的阻力发生装置模拟出有方向性的阻力,从而是给予操作端有方向的反馈力,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精准度。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单向传动机构,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解决方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手术器械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92246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907189.X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术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术器械。一种手术器械,包括操作部以及依次相连的探杆、转动部和执行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转动部相连,所述操作部与执行器相连;所述操作部设置为能够控制转动部带动所述执行器相对于所述探杆转动并能够控制执行器执行操作,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探杆之间通过转动销铰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术器械,利用转动部和探杆之间的铰连接使得转动部带动执行器可以在转动部较短的情况下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曲,缩小了转弯半径;该手术器械扩大了手术可操作的范围,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全交换球囊系统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63273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2888487.X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交换球囊系统,所述全交换球囊系统包括:基座(110);导向结构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10)上的用于调节导丝(1)转向的导丝导向结构(210)和用于调节全交换球囊导管(2)转向的导管导向结构(220);和输送组件;导丝导向结构和导管导向结构,能够对导丝和全交换球囊导管进行导向调节,使得二者始终呈弯曲状,无需根据导丝远端的移动而适配性地调节导丝近端的位置;导丝旋转驱动座、导丝导向结构和导丝移动驱动座,共同限定导丝的运动路径,使得导丝有序移动,输送组件使得导丝能够旋转和线性移动,以实现螺旋式的走位方式,保证导丝能够精准复制医务人员的动作,高效准确地完成手术治疗。

    快速交换球囊系统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963272U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22888405.1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交换球囊系统,所述快速交换球囊系统包括:导管(1),包括位置固定的导管近端(101);快速交换球囊导管(2),插装入所述导管(1)内并包括可移动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远端和位于管壁上的导丝快速口;和导丝(3),包括位置固定且可旋转的导丝近端(301)以及可移动的导丝远端(304),所述导丝远端(304)能够贯穿所述导丝快速口和所述快速交换球囊导管远端;导丝的旋转和移动能够实现导丝的螺旋线走位,能够精准复制医生的动作。通过导管近端和导丝近端间隔且位置固定设置,使得导丝始终呈弯曲状态。无需根据导丝远端的移动而适配性地调节导丝近端的位置,保证介入手术的快速、精准与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