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273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192659.4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H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空调,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两条上风道、第一温度检测机构、两条下风道和第二温度检测机构。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设置两个上风道和两个下风道,能够增加出风的均匀程度,进而增加温度分布的均匀程度,利用两个温度检测机构能够实现空调根据外壳内温度分布自动调节送风,而且空调安装车尾部,且部分驾乘腔处于工作腔的上方,能够不改变车辆外形和后窗通透性,降低因杂物落入空调导致的故障,利用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对上风道和下风道,能够根据不同季节自动调节送风模式,解决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47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13625.2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空调废水利用系统及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空调废水利用系统包括制冷废水利用子系统;所述制冷废水利用子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一接水盘、第一换热管和加湿喷头;所述第一接水盘设于车内换热器上,所述换热管内嵌于车辆的车身内,所述加湿喷头设于车辆的车内。冷凝水靠重力流经所述第一换热管,第一换热管内的冷凝水与车内需要制冷的热空气进行换热,车内空气换热过程实现了降温,第一换热管内的冷凝水换热后可以在车内空气需要加湿时通过加湿喷头为车内加湿,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冷凝水既降低了空调制冷的冷负荷,且同时能够为车内加湿。
-
公开(公告)号:CN109334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41843.2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涉及汽车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动力源冷却系统彼此之间互不关联或关联性不够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为:车辆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热泵空调回路、动力源冷却回路和中间换热器;其中,动力源冷却回路用于对车辆的电机系统散热或回收利用电机系统的热量;热泵空调回路通过中间换热器与动力源冷却回路换热,以使热泵空调回路内的冷媒与动力源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热交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论车辆在行驶或者充电时,都可以对系统内的热量进行分配,实现对动力源装置、空调系统的综合热管理,有效回收了电机在高负载下产生的高温废热,实现废热利用,提高了热泵空调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78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547603.2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冷凝器出口处的液管温度、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及其对应的高压饱和温度以及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根据高压饱和温度和冷凝器出口处的液管温度计算实际过冷度;根据排气温度和高压饱和温度计算实际排气过热度;根据压缩机的实际排气过热度获得目标过冷度;判断实际过冷度是否大于目标过冷度,若是,则通过调节节流装置的开度以降低实际过冷度;若否,则通过调节节流装置的开度以增大实际过冷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本发明的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热泵系统,提高了系统补气带液检测及判断的准确性,以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从而可以保证压缩机的长期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9904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025153.1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00 , F24F11/89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检测机组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在确定所述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小于预设结霜温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空调机组的外环温度和所述低压对应的饱和温度,确定是否进行除霜。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的除霜控制方式存在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除霜控制精度的目的,且不是一旦确定低于预设结霜温度就除霜,而是进一步确定是否进行除霜,从而避免了无霜时除霜问题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225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31915.6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2 , F25B13/00 , B60H1/00392 , F25B41/062 , F25B2313/02741 , F25B2400/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设有该空调系统的电动汽车,包括室内侧换热器、室外侧换热器及设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与所述室外侧换热器之间的压缩机组,所述压缩机组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压缩机,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可选择地同时连通两个所述压缩机或仅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压缩机以形成主回路。上述空调系统包括两个并联的压缩机,从而可根据压缩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两个压缩机同时运行还是仅采用其中一个压缩机运行,当压缩机组的负载较低时,可仅运行其中一个压缩机,当压缩机组的负载较高时,可选择同时运行两个压缩机,从而优选能效高的运行方式,具有较高的制冷及制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66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4097.3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谭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其中,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压缩机构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三换热器,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并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相连通;补气管路,补气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路相连通,补气管路的第二端与压缩机相连通,部分的补气管路与第三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通过补气管路与第三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补气管路中冷媒的补气干度,有效地避免液态冷媒从补气管路中进入压缩机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1109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317492.7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包括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和蒸发冷凝器,高温级系统为单级压缩系统,低温级系统为双级压缩系统,高温级系统和低温级系统分别与蒸发冷凝器连接。本发明的三级压缩复叠循环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高温级系统、低温级系统以及蒸发冷凝器组成三级压缩循环热泵系统,降低压缩的压缩比,提升循环的吸气效率和压缩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制热量和制热效率,从而解决低温下产热量与用热量的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05371548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926140.6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62 , F25B13/00 , F25B49/02 , F25B2341/0661 , F25B2400/074 , F25B2500/19 , F25B2500/28 , F25B2600/01 , F25B2600/2513 , F25B2700/1933 , F25B2700/21151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压缩机的补气增焓控制方法、设备和装置,该补气增焓控制方法包括:在需开启补气电子膨胀阀时,控制器按时序逐步增加补气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补气电子膨胀阀开启之后,获取检测到的双级压缩机的补气过热度;基于双级压缩机的补气过热度调整补气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补气电子膨胀阀设置在中压储液罐和双级压缩机之间,补气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不为零时,中压储液罐中的气态冷媒为双级压缩机补气增焓。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级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426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49545.8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5B4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断气液分离器中液位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第一饱和温度、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第二饱和温度和排气口温度;计算气分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和排气过热度;判断气分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判断吸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气液分离器中无液态冷媒,如果否,有液态冷媒,且冷媒的液位呈上升趋势;如果否,判断吸气过热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否,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液位呈下降趋势,如果是,判断排气过热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果是,有液态冷媒,液位呈上升趋势,且液位低于吸气口,如果否,气液分离器中有液态冷媒,且液位高于吸气口,从而可以根据判断结果避免回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