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74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82458.9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机组。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进气换热区和储液换热区;所述进气换热区和所述储液换热区内均设置有换热管。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及空调机组,利用第一隔板对进气换热区的换热管与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进行分隔,并能够对壳体内的气流进行导流,使得气流不会直接流动至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从而避免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产生非相变换热,也即在储液换热区的换热管处能够进行相变换热,从而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

    干式蒸发器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69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610978731.2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及管板,还包括设置于筒体内且靠近管板的内壁面的防冻折流板组件;防冻折流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防冻折流板、挡液板及第二防冻折流板,筒体的冷冻水口位于第一防冻折流板、挡液板及第二防冻折流板围成的空间内;第一防冻折流板位于第二防冻折流板靠近管板的一侧,第一防冻折流板靠近筒体内壁的一侧具有折流板缺口;第二防冻折流板靠近筒体内壁的一侧与筒体连接。本发明公开的干式蒸发器,优化了冷冻水流经管板附近的路径,有效提高了冷冻水流经管板内壁面的流速,避免了管板内壁面附近区域冷冻水结冻的问题,有效避免了该区域换热管冻裂的情况,提高了干式蒸发器的使用可靠性。

    罐式蒸发器及空调器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3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73179.7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蒸发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罐式蒸发器降膜区内,蒸发出的气态制冷剂干扰液态制冷剂的分布,导致罐式蒸发器内的换热管布液不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式蒸发器,通过在罐式降膜蒸发器内的降膜区设置气液分离结构,使得气态冷媒能及时从降膜区内排出,有效提高降膜区上布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牺牲阳极装置和水室结构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00029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952419.6

    申请日:2016-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牺牲阳极装置和水室结构。该牺牲阳极装置包括牺牲阳极(1)、螺塞(2)和测压装置(3),螺塞(2)固定连接在牺牲阳极(1)上,测压装置(3)固定连接在螺塞(2)上,牺牲阳极(1)、螺塞(2)和测压装置(3)围成测压腔(4)。根据本发明的牺牲阳极装置,可有效防止牺牲阳极频繁拆卸带来的泄漏问题,同时可以防止牺牲阳极腐蚀完后由于未及时检测导致水室腐蚀加剧的问题。

    满液式蒸发器的均液板和满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52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510837524.0

    申请日:2015-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均液板和满液式蒸发器,均液板上设置多个均液孔,多个均液孔在均液板上非均匀布置,以使得所述均液板下方承受较大流体压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下方承受较小流体压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和/或使得所述均液板上方具有较小流体阻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上方具有较大流体阻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均液板和换热管,所述均液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上方,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均液板之间,所述均液板为前述的均液板。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均液板上的多个均液孔的开孔方式实现流体流量更合理地分配。

    布液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6681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399520.8

    申请日:2017-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液器,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一布液层和第二布液层,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层上,且出口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布液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下方,且入口与所述第一布液层的出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布液器,通过设置第一均液层实现布液器周向的布液均匀,通过设置二级布液层,实现整个布液器的布液均匀,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实现在进液处实现气液两相的分离,保证全液相均匀降膜。

    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67132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28844.1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液板结构以及空调设备的蒸发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除液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挡液板结构包括挡液板结构,用于阻挡空调装置的冷媒气体中的液滴,其特征在于,挡液板结构包括具有液滴阻挡区和液滴下落部的挡液板本体部,液滴阻挡区被构造成能够使得其上凝结的液滴汇集到液滴下落部,液滴下落部低于液滴下落部周围的区域。该空调设备的蒸发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气液分离器、本发明提供的挡液板,挡液板本体部位于气液分离器的上方,且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用于提高挡液板结构的除液效率,进而改善压缩机的性能。

    满液式蒸发器的均液板和满液式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37524.0

    申请日:2015-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F25B2339/0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液式蒸发器的均液板和满液式蒸发器,均液板上设置多个均液孔,多个均液孔在均液板上非均匀布置,以使得所述均液板下方承受较大流体压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下方承受较小流体压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和/或使得所述均液板上方具有较小流体阻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小于所述均液板上方具有较大流体阻力的部位单位面积内的开孔面积。满液式蒸发器包括壳体、均液板和换热管,所述均液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上方,所述换热管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均液板之间,所述均液板为前述的均液板。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均液板上的多个均液孔的开孔方式实现流体流量更合理地分配。

    冷凝器和制冷设备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80537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719180.9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和制冷设备。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进气管、冷凝管束以及油分离器。进气管设置于冷凝器壳体上。冷凝管束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油分离器设置于冷凝器壳体内且与进气管连通,油分离器位于冷凝管束的下方。本发明的冷凝器将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管束的下方,油气混合物在进行油气分离后,润滑油直接从冷凝器壳体的下方离开回到压缩机,气态冷媒向上运动并扩散到冷凝管束内部以与冷凝管进行充分接触换热,与相关技术中气态冷媒需要与位于油分离器下侧的冷凝管进行换热相比,气态冷媒的覆盖区域更大,换热更充分,进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