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5429.5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通过将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从而使室内机的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室内机需要安装风管才能使出风方向向下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制热的舒适性。回风口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从而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回风需求。

    室内机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5174.2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前蜗壳与后蜗壳之间的夹角向出风侧张开,形成扩压部的扩压角γ,其中,10°≤γ≤40°。本发明通过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使出风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下侧面上,使出风方向直接向下提高出风量,降低噪音,提高风噪比。

    室内机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5112.1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前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1,其中3mm≤δ1≤13mm,贯流风轮的边缘距离后蜗壳的最小间隙为δ2,其中3mm≤δ2≤15mm。本发明使出风方向直接向下,并提高风噪比。

    室内机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6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343951.X

    申请日:2012-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风机,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换热器,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上、或者上侧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壳体的后侧面和上侧面上,风机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的扩压部朝向下方设置;贯流风机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贯流风轮和蜗壳,蜗壳配合设置在壳体内部;蜗壳包括形成扩压部第一侧面的前蜗壳和形成扩压部第二侧面的后蜗壳,扩压部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下侧面之间呈夹角φ,其中,30°≤φ≤170°。本发明通过对扩压部的外轮廓线与壳体的下侧面之间的夹角优化,从而调节出风方向,满足不同送风区域的送风要求。

    离心风机部件及空调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60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3430.0

    申请日:2012-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部件及空调器,风机安装板采用折弯板状结构,包括有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即:所述出风口安装板部件和回风口安装板部件相交呈夹角θ;出风口位于出风口安装板部件上,回风口安装板部件设置有一个以上回风口;空调器,包括有上述的离心风机部件;通过风机安装板角度θ(90°-180°)调节出风方向,解决出风方向可调的问题,效提高机组舒适性;风机安装板通过折边和压型加强强度,使风从风机安装板回风口吸入,通过风机后从排风口排出。同时,在同一风机安装板上设计出风口和回风口,减少机组零件数量、,且强度高、安装方便,提高装配效率;该结构的空调器,可大大减小机组尺寸,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贯流风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1150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710282963.9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贯流风叶包括安装支架、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和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安装支架可沿第一方向或者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和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第一方向出风叶片组用于在安装支架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产生沿第一方向吹出的气流,第二方向出风叶片组用于在安装支架沿第二方向旋转时产生沿第二方向吹出的气流。本发明的贯流风叶就能产生沿第一方向吹出的气流和沿第二方向吹出的气流,使得贯流风叶的出风方向多样化。将该贯流风叶应用于空调器时,可以实现空调器出风方向的多样化。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277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329806.X

    申请日:2015-06-15

    Inventor: 谭建民 岳耀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压缩机包括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和换热装置;换热装置位于一级压缩腔与二级压缩腔之间的腔体内;且换热装置的冷媒出口端与一级压缩腔的吸气口连通;换热装置的冷媒进口端,适用于连通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其通过换热装置将室外换热器的冷媒引入换热装置中,与经过一级压缩腔压缩后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调节压缩机的二级压缩腔内压缩的冷媒的温度。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压缩机采用R32冷媒排气温度偏高导致压缩机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分水装置及空调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777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92728.9

    申请日:2017-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水装置以及空调,包括分水器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分水器上,所述分水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室外机的冷凝器组件上,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出水孔,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分水器连通。本发明采用在连接件上设置出水孔的方式,即便水压很小,水流也可以直接流到冷凝器组件上,因此,冷凝水可以持续性给冷凝器组件降温,避免了脏污积累过多导致冷凝管过热的问题,提高了冷凝器组件的换热效率。

    空调器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23818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98575.4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风机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中风机工作的当前风档;获取空调器中表征过滤部件堵塞程度的参数;判断表征过滤部件堵塞程度的参数是否超过当前风档下允许的阈值,如果是并且当前风档不是最高风档,将当前风档提高一档。此种控制方法能够在空调器的过滤部件脏堵较严重时,通过提高风档来提高风量,避免空调器进入防冻结、防高温或者压缩机保护状态,从而保证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提高使用舒适性;而且还能保证压缩机工作的可靠性,以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