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式止回阀、压缩机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500552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21539145.4

    申请日:2017-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式止回阀、压缩机及空调设备。所述的止回阀包括阀体、阀板。一转轴由阀板的外缘侧面偏心穿过并将该阀板铰接于阀体中,转轴一侧的面积小的阀板,其重量大于转轴另一侧的面积大的阀板的重量;当在重力的作用,阀板平面绕转轴向面积小的阀板一侧转动,转到垂直阀体的轴线位置而被限定不动时,该阀板封闭阀体;当在外力作用下,阀板反向转动开启阀体时,阀板开启的角度不大于900。所述的止回阀依靠自身重力就能复位封闭。降低了机组因气体流向不能使用重力复位型止回阀的局限性,便于整机结构布置和机组开发。还取消了弹簧等易损件,提高了机组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电气柜及电气设备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29692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1338027.3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柜及电气设备,包括柜体、主横梁、主纵梁,电气柜还包括设置于柜体外侧的固定件,固定件使得电气柜具备抵抗柜体移动、弯折、旋转的能力。横条设置于柜体后端面,所述横条设置有用于支撑柜体的斜拉支架。电气柜还包括固定所述主横梁与所述主纵梁的相对位置的主梁连接件;固定所述柜体表面的加强筋;固定所述柜体相邻表面连接处的端面连接件。电气柜还包括散热装置、除湿装置、温度传感器。电气设备安装于上述电气柜。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气柜加强了柜体各个方向移动和旋转的约束,并增强了电气柜的抗扭力能力,并添加散热装置等,保证了电气柜内部的安全。

    连接管路及制冷机组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446978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713491.6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管路及制冷机组。该连接管路包括:管件和法兰件。管件包括管本体以及一一对应设于管本体两端的两个法兰盘,每一法兰盘均具有一连接端。其中,两个法兰盘的连接端中一者通过法兰件与被连接体密封连接,另一者通过法兰件或自身与被连接体密封连接,法兰件背离法兰盘的一端被构造为与被连接体的表面适配。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法兰件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钢管和法兰盘配焊形成的结构,省去了钢管与法兰盘焊接工序,减少焊缝的形成,由此避免了因焊接不当引起的结构缺陷,大大提高了整个连接管路和与之连接的设备的承载能力,连接管路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更好的力学性能,能够提高设备的抗震性。

    可靠性高的提纯装置、负压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2327847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597126.9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提纯装置、负压冷水机组。提纯装置包括:壳体;至少两个折流板,所述吸附机构对进入所述气体流道内的待提纯气体进行吸附提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靠性高的提纯装置、负压冷水机组,实现增加冷媒与其他渗入设备内的气体、杂质的流通距离并降低流速的效果,利用折流板划分多个提纯区域,单独设置电热机构和温度检测机构,以更加精确的采集各提纯区域的温度,检测吸附机构的吸附能力,从而判断所对应的吸附机构是否处于“饱和”状态,并对应控制电加热,设置导热件使吸附机构快速被加热到相应温度,重新恢复吸附、过滤的能力,达到快速“再生”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2475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2292488.0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该蒸发器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形成有腔体,蒸发元件设置在腔体内。气液过滤件设置在腔体内,将腔体隔离为蒸发空间和气态冷媒空间,蒸发元件位于蒸发空间内。冷却系统回气管设置在主壳体上,用于连通蒸发空间和冷却用回流管路。排气口设置在主壳体上,并与气态冷媒空间相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气液过滤件的作用下,可以将液态制冷剂过滤掉,仅让气态制冷剂通过与气态冷媒空间相连的排气口供给压缩机的吸气端,防止因压缩机吸入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剂造成的吸气带液异常,避免吸气带液所导致的机组性能和可靠性下降、使用寿命减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离心式冷水机组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45996U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721476160.9

    申请日:2017-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冷水机组,包括冷凝器、冷却塔和储油箱,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却塔连通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所述储油箱内设置有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串联至所述冷却水循环回路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式冷水机组,通过在储油箱中设置换热盘管,能够直接利用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冷却,不损耗压缩后的液态冷媒,直接通过冷却塔将润滑油的热量散掉,有效提高机组性能。

    冷水机组的支撑结构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5930095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713277.0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水机组的支撑结构及冷水机组,冷水机组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冷水机组的机身,包括连接组件、安装底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持板,连接组件用于承托冷水机组的机身,安装底座与连接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沿第一方向支撑设于连接组件和安装底座之间,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持板在第二方向上相互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如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实现了多方向对冷水机组机身的支撑,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连接组件及安装底座之间形成多个T型承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支撑刚度,保证冷水机组即使处于震中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提升机组抗震性能。

    空调系统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71115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094458.8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冷媒循环,还包括油箱、油分离器、第一引射器,所述第一引射器具有第一引射口、第二引射口、第三引射口,所述油箱的油箱平衡管与所述第二引射口连通,所述油箱的油箱冷却管与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压缩机具有的排气管与所述第一引射口连通,所述油分离器具有的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三引射口连通,所述油分离器具有的排气口与所述压缩机具有的吸气管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所述油分离器的冷媒与油分的分离效率,进而提升所述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果。

    油分离器、空调系统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50231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3092516.3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分离器、空调系统,其中的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壳体内设有第一气流引导件,第一气流引导件包括相互同轴设置的第一筒壁、第二筒壁,第一筒壁处于第二筒壁的径向外侧,且第一筒壁的第一端与第二筒壁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环板连接,第二筒壁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环板与壳体的侧立壁连接,第一筒壁的第二端与第二环板之间形成环状间隙,环状间隙对应的壳体处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气流引导件能够极大地增大第一进气口中的冷媒流动路径长度,从而使第一进气口中的冷媒能够沿着第一气流引导件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与第一气流引导件的壁体接触形成油分的分离析出,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油分离器的油分离效果。

    可调节的用于冷凝器的内置集气装置及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11876430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22292677.8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用于冷凝器的内置集气装置及冷凝器,所述集气装置,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冷凝器内,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吸收不凝气体并排出;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冷凝器内,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抽气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抽气组件移动至不凝气体聚集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集气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抽气组件在冷凝器中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不凝气体聚集的位置调整抽气组件的位置,从而提高不凝气体的排出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