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自动计数光纤绕线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5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91855.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式自动计数光纤绕线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光纤绕线盘、动力提供与传动装置、定位拨纤装置、自动计数装置、光纤提供盘、图像采集与监控装置以及智能控制系统;光纤绕线盘包括绕线轴、动力作用盘及绕线轴半径调整模块;动力提供与传动装置带动动力作用盘转动;定位拨纤装置的拨纤器沿着导轨滑动;自动计数装置对光纤绕线盘转动圈数进行计数;光纤提供盘用于提供待测光纤,图像采集与监控装置监测整个光纤绕线器。本发明可根据需要通过组装绕线轴与绕线轴半径调整模块来改变光纤绕线半径,满足了易操作、易组装、易转运的使用要求,适用于不同种类光纤的弯曲损耗实验,方便实验人员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分段耦合式模分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20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35953.7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结构光纤的分段耦合式模分复用器,包括基底材料和中心少模纤芯;中心少模纤芯内设有高折射率环;第一光纤段中分布用于向中心少模纤芯进行LP01模式转换、进行LP21模式转换、进行LP02模式转换的第一、二、三单模纤芯、向外围少模纤芯进行LP11模式转换的第四、五、六单模纤芯和用于传输LP11模式的第七、八、九少模纤芯;第二光纤段分布用于向中心少模纤芯进行LP11模式转换的第十少模纤芯、用于向中心少模纤芯进行LP12模式转换的第十一少模纤芯和用于向中心少模纤芯进行LP31模式转换的第十二少模纤芯。本发明具有转换模式数量多、空间利用率高、插入损耗低以及通量高等特点。

    一种基于五芯光纤的低损耗五模模分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4554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036119.9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五芯光纤的低损耗五模模分复用器及D型传感器,包括基底材料、高折射率掺杂棒;高折射率掺杂棒位于基底材料内;高折射率掺杂棒包括五根高折射率掺杂棒;第一高折射率掺杂棒位于基底材料的中心位置,第二、三、四、五高折射率掺杂棒按顺序依次分布在第一高折射率掺杂棒的外围;第二、三、四、五高折射率掺杂棒的直径相等,第一高折射率掺杂棒直径大于第二、三、四、五高折射率掺杂棒直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高折射率掺杂棒与第一高折射率掺杂棒的几何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大,对该五芯光纤进行抛磨并在抛磨面镀金后,利用旁芯中传输的LP01模式光与抛磨面上所镀的金发生SPR反应,使该器件在实现模式复用的同时具备传感检测能力。

    基于空分-模分复用技术的双沟槽环绕型多芯少模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2346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992808.8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空分‑模分复用技术的双沟槽环绕型多芯少模光纤,属于通信光纤领域,光纤横截面内包括13个少模纤芯;所述的少模纤芯从内而外依次相间分布有少模芯区、两个石英包层和两个沟槽包层;单个少模纤芯的传输模式数量为5‑8个;其中一个少模纤芯放置在光纤横截面的正中心,其余12个少模纤芯以双环排布中心对称方式分布在中心少模纤芯四周,任意相邻的三个少模纤芯等距。本申请的多芯少模光纤通过调整纤芯直径、纤芯间距、控制材料折射率差、沟槽深度和宽度,调整优化光纤性能,并尽可能减小光纤尺寸,在此基础上控制芯间/模间串扰及差分模式群时延,以满足通信要求,提高通信容量。

    一种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3777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75835.9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为了应对光纤通信领域快速发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串扰大容量少模光纤,包括光纤包层,光纤包层内设置有少模单元,少模单元从内到外依次为少模纤芯、内包层和沟槽,所述少模纤芯内设置有高折射率环;少模单元包括第一少模子单元、第二少模子单元和第三少模子单元,第一少模子单元、第二少模子单元和第三少模子单元间隔排布;第一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一少模纤芯,第二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二少模纤芯,第三少模子单元包括第三少模纤芯,第一少模纤芯、第二少模纤芯和第三少模纤芯半径与折射率均不相同。能够很好的符合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低串扰大容量高稳定性要求。

    一种基于三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宽带模分复用器

    公开(公告)号:CN11346698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07136.6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三芯光子晶体光纤的宽带模分复用器,其包括基底材料、多层包层空气孔以及高折射率掺杂棒;多层包层空气孔从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层空气孔、第二层空气孔、第三层空气孔、第四层空气孔以及第五层空气孔,第一层空气孔、第二层空气孔、第三层空气孔、第四层空气孔以及第五层空气孔均为正六边形结构。其通过调整掺杂棒的材料折射率、空气孔的排布和直径大小,在光子晶体光纤中设计了三个局域光传输的纤芯,本发明通过对光纤长度的选择,使得在输出端同时完成旁芯LP01模向中心纤芯LP21和LP31模的最佳转换,从而实现LP01、LP21和LP31三种模式的光在中心纤芯中的复用。

    沟槽气孔叠加的低串扰多芯少模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2764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24624.7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气孔叠加的低串扰多芯少模光纤,其包括多个少模单元、包围各个少模单元的多芯光纤包层和完美匹配层;少模单元采用阶跃折射率分布设计,折射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少模纤芯、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嵌在第二沟槽中的空气孔,每个少模纤芯在1550nm处能够支持4~6种传输模式;整个光纤有一个少模单元处于光纤包层的中心位置,其余少模单元环绕中心位置排列形成正六边形结构,任意三个两两相邻的少模单元构成一个正三角形结构;本发明设计的沟槽和空气孔叠加辅助结构,使纤芯在更低的掺杂浓度条件下就可以实现与主流技术结构同等的低串扰性能;且结合气孔个数、掺杂浓度等参数的优化,使光纤在提高系统通信容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

    一种使用双损耗峰检测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6161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630093.9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双损耗峰检测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包括基底材料,包层空气孔,金属膜,待测分析物液体及完美匹配层。基底材料为石英;包层空气孔由呈上下五层平行排列的25个空气孔和位于光纤圆心下方的1个大空气孔组成。本发明在D型光纤的抛光面上沉积了一层金膜,用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发生的诱导材料;最外层是液体分析物,传感器使用时要求将光纤全部浸没在待测分析物里。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本传感器即可以使用两个损耗峰来检测待测分析物,也可以针对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应用需求来灵活选取不同类型的光谱探测器、或者从两个损耗峰中来任意选取其中的一个单峰来进行检测。

    一种使用双损耗峰检测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61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30093.9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双损耗峰检测的D型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包括基底材料,包层空气孔,金属膜,待测分析物液体及完美匹配层。基底材料为石英;包层空气孔由呈上下五层平行排列的25个空气孔和位于光纤圆心下方的1个大空气孔组成。本发明在D型光纤的抛光面上沉积了一层金膜,用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发生的诱导材料;最外层是液体分析物,传感器使用时要求将光纤全部浸没在待测分析物里。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本传感器即可以使用两个损耗峰来检测待测分析物,也可以针对具体的实验条件和应用需求来灵活选取不同类型的光谱探测器、或者从两个损耗峰中来任意选取其中的一个单峰来进行检测。

    真空负压式智能黑板擦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70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24832.0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压式智能黑板擦,其包括黑板擦主体、吸附装置、控制模块、通信模块、识别模块、驱动模块以及清除模块,识别模块、驱动模块以及清除模块借助于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进行通讯,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黑板擦主体底部的底座、风机、电机以及真空腔,电机带动风机快速旋转,短时间内排空真空腔内部空气形成压强差,从而产生吸附力对黑板擦本体进行吸附,清除模块包括擦除装置,擦除装置包括毛刷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有变频器,变频器内部设置有第一频率以及第二频率,变频器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选择以第一频率或者第二频率驱动毛刷工作,吸附装置利用静电原理吸附灰尘或是利用电动机吸气将已擦除灰尘吸到灰尘收集器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