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4051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756992.6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模型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桩、反力锚固系统、加载系统、千斤顶保护盒和测量系统,所述模型箱内底部浇筑有模拟岩层,所述模拟岩层上方设有填土层,模型桩包括上段桩和下段桩,上段桩和下段桩之间通过锚索和桩顶反力端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上段桩和下段桩均为预制的空心管桩,其中下段桩顶部、上段桩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封端板;本发明在浇注时,下段桩埋设在模拟岩层中,利用两个千斤顶分别施加上段桩和下段桩相向运动及相背运动的载荷,并通过测量系统测量模型桩及模型箱的应变和位移。本发明可以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适用性及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可为今后相关模型试验的设计提供指导。

    一种桥塔横梁智能融雪化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61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82412.X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塔横梁智能融雪化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不锈钢板、安装于不锈钢板的碳纤维发热电缆、隔热膜,隔热膜贴敷于不锈钢板上安装有碳纤维发热电缆的一面,不锈钢板安装于桥塔横梁表面;智能融雪化冰系统包括温云数据库、云服务器、智能控制器、电路检测模块、终端系统、布置在不锈钢板的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结冰探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布置在桥塔横梁上方的高清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结冰探测器、湿度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分别与云数据库连接,云数据库通过云服务器与智能控制器连接,电路检测模块与碳纤维发热线串联。本发明可实现全自动化的主动式和预防式的精准、节能、高效的融雪化冰,以解决桥塔横梁结冰问题。

    一种预制拼装施工波形钢腹板桥短线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8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640091.0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施工波形钢腹板桥短线施工方法,首先桥墩基础施工,并在桥墩基础上完成0#节段和1#节段现浇施工,对2#节段及后续节段采用预制施工,在1#节段施工过程中预埋预制波形钢腹板至混凝土腹板内;在工厂内将混凝土预制底板、混凝土预制顶板、钢横隔板和预制波形钢腹板组装起来形成预制波形钢腹板梁,然后将工厂整体拼装的预制波形钢腹板梁吊装至桥上,然后依次焊接预制波形钢腹板,浇注混凝土底板后浇带,浇注混凝土顶板后浇带,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桥梁悬臂段施工;最后对桥面施工,完成整个桥梁施工。本发明采用全预制化建造,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缩短现场高空作业的时间,减低工程风险。

    一种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8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639602.7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法,第一阶段,拉索之前施工:首先桥墩基础和索塔施工,然后吊装预制波形钢腹板和钢横隔板进行安装施工,之后依次吊装混凝土预制底板和混凝土预制顶板,分别现浇形成底板后浇带和顶板后浇带;之后第二阶段施工,按照前述方法吊装预制波形钢腹板,并安装拉索,对拉索进行第一次张拉,之后吊装混凝土预制底板,对拉索进行第二次张拉,最后吊装混凝土预制顶板,对拉索进行最后张拉固定,第三阶段施工,按照第一阶段方法进行施工,直至完成整个桥梁悬臂施工;最后对桥面施工,完成整个桥梁施工。本发明采用全预制化建造,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缩短现场高空作业的时间,减低工程风险。

    一种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964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337616.8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的预测方法,包括首先确定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泥石流冲出体积和泥石流流域高差的最优一维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基于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泥石流冲出体积和泥石流流域高差的最优一维概率分布模型建立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与泥石流冲出体积、流域高差间的三维联合概率分布;最后,基于所建立的三维联合概率模型给出一定条件概率下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的预测值。计算结果表明,此种方法预测的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泥石流最大冲出距离确定方法未能考虑泥石流自身变异性与不确定性的局限,从不确定性角度研究泥石流危险区的概率预测方法。所提供的概率预测方法,对于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种防止化学浸出的室内土工饱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2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35961.8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一种防止化学浸出的室内土工饱和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装配在一起的储液箱、饱和箱、气压调节箱;所述储液箱内设置有储液室,所述储液室中安装有螺旋升降机,所述储液室上部开有贯穿储液箱的进液孔,下部开有贯穿储液箱的出液孔,所述升降机的升降杆底端安装有与出液孔适配的防水塞;所述饱和箱内设置有土工室用以放置试验土样,所述土工室上部和下部均贯穿饱和箱且其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透水石;所述气压调节箱内部设置有贯穿其左右两侧的大气管道和抽气管道,还设置有与土工室连通的气压调节管道,所述气压调节管道与所述大气管道和抽气管道相连通。本发明还包括利用所述土工饱和装置试验方法。本发明采用了模块化组合式设计,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一种具有加载功能的复合污染重金属离子迁移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92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80542.9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加载功能的复合污染重金属离子迁移试验装置,包括支撑架、供水装置、加载装置和多个迁移管道,支撑架上下分别设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多个迁移管道可拆卸的安装在下支撑板上,每个迁移管道上方设有一个加载头,相邻每两个迁移管道之间均通过带切断阀的连通管相连;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注水管与进水口相连,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依次设有排水阀和水流量传感器,排水管出口设有能测量所接液体积的液体储存室,每个液体储存室上均设有一个能检测其内液体浓度的浓度测量仪。本发明结构简单,是集附加荷载,复合重金属交互污染,浓度检测,渗透性测量于一体的装置。

    一种污染土壤改良剂联合植物固化稳定化土壤中重金属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0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89197.2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改良剂联合植物固化稳定化土壤中重金属铜的方法,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领域。本发明中的污染土壤改良剂以质量份数计包含70‑60份草木灰和40‑30份锯末,其可直接用于固化稳定化土壤中重金属铜,或与铜富集植物联合用于固化稳定化土壤中重金属铜。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秸秆烧尽后的草木灰,研磨过筛;取经过粉碎机粉碎的锯末过筛,再做干燥处理;将过筛的草木灰施入土壤中,进行翻耕;待土壤pH稳定后,将过筛的锯末施入土壤中,再进行翻耕;待锯末施入土壤稳定3‑5天后,再将头花蓼种植于土壤。本发明方法简单,污染土壤改良剂原料为固体废弃物,价格低廉,修复成本低。

    一种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63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63862.2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和地质资料,根据现场工程情况确定溶洞位置和形状;之后根据溶洞形状制作模具,将磁流变材料和导电线圈放入模具内,对导电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使得磁流变材料固化成型,拆除模具,得到溶洞芯模;之后根据地质资料选择相似材料浇注地质模型,在浇注过程中将溶洞芯模预埋在地质模型内,在此过程中一直保持溶洞芯模内导电线圈通电;最后对溶洞芯模内导电线圈断电,磁场消失,磁流变材料恢复成流体,使得溶洞成型,即完成地下溶洞模型制备。本发明所用到的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溶洞芯模溶解过程中对结构无损,所制得的地下溶洞模型模拟效果好。

    棚顶融雪化冰系统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132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818167.7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棚顶融雪化冰系统,包括棚顶、支撑架和温控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棚面支架和立柱,所述棚顶固定在所述棚面支架上,所述棚顶包括织物纤维层、超疏水纳米涂层、发热层、导热层、隔热层和基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导热层和所述基层之间,所述导热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层和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发热层设置在所述超疏水纳米涂层和所述导热层之间,所述导热层传导所述发热层产生的热量,所述发热层与所述温控装置连接,所述温控装置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温控装置控制所述发热层产生热量。通过棚顶融雪化冰系统,可以让积雪在构成垮塌风险的厚度前使积雪融化成水流出棚顶,防止积雪压塌棚顶,对棚内人员和车造成损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