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线性谐振式磁场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642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500775.9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线性谐振式磁场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旋转单元,包括可旋转永磁体和至少一个轴;至少一组环绕线圈;至少一个固定永磁体,将可旋转永磁体约束在平衡位置,工作时,可旋转永磁体受载流导线产生的磁场作用围绕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摆动,其摆动时产生的运动磁场在至少一组环绕线圈中可感应出足以支撑传感节点正常工作的电能,通过调节直流偏置磁场的大小,使得可旋转永磁体在工频条件下达谐振状态,该谐振状态具有非线性特性。该采集装置具有高功率密度、宽频带、高可靠性、非侵入式和低成本等优点,更能适应导线周围磁场能量采集的应用需求,可实现传感装置的可靠供能。

    一种新型自修复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100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91325.7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自修复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目前,针对环氧树脂基体,往往采取引入可逆共价键的方式构建类玻璃态的聚合物,其能够在加热的情形下发生交联结构的重构,实现裂纹的修复,但同时也会使材料的形貌结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其修复更接近于回收,无法在修复后满足维持绝缘材料原本结构的要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自修复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固化剂包括酸酐基团、羧基以及可以发生逆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基团。为一种新型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用来固化环氧树脂,同时赋予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本征自修复的能力,可以自我恢复微小的机械裂纹或电树枝缺陷。

    基于逆压电效应的电容-悬臂梁微型式电场测量传感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1017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0973278.X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逆压电效应的电容-悬臂梁微型式电场测量传感器件,包括衬底,所述衬底可以由玻璃、硅等材料制备。所述衬底与半导体薄膜一端连接固定,所述衬底上覆盖有半导体薄膜,所述半导体薄膜的顶面设有上电极、压电层,所述衬底的顶面中部设有矩形的腔体,所述腔体内部设有下电极,所述压电层沿所述腔体的边缘设有“C”形结构的缝隙,所述腔体通过所述缝隙与外接连通。其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够提高测量灵敏度以及响应线性度、结构与微加工方式兼容,可以进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器件温度稳定性高、适用于不同电场测量环境。

    一种输电线路直流-冲击联合加压试验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10988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2586.5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直流-冲击联合加压试验回路,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一端接地,另一端与隔直电容相连;隔直电容一端与冲击电压发生器相连,另一端与保护电阻相连;保护电阻一端与隔直电容相连,另一端与直流电压发生器和避雷器相连;直流电压发生器一端与保护电阻和避雷器相连,另一端接地;避雷器一端与保护电阻和直流电压发生器相连,另一端接地;在隔直电容和保护电阻之间的输电线路上设置一个电晕笼,输电线路穿过电晕笼。该回路可以模拟雷击直流输电线路时线路上的电压分布,实现线路上冲击电压与直流电压的联合加压,在冲击电压发生器未动作时,线路上为直流电压,当冲击电压发生器动作时,线路上为直流电压和冲击电压的叠加。

    一种冲击暂态过程中变电站内二次电缆过电压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777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191307.2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暂态过程中变电站内二次电缆过电压的计算方法,将位于电缆沟内的长电缆分成多个小段,采用π形等效电路模型;长电缆首末端铠装层直接与地网相连,而电缆中间每一小段则通过电容与地网相连,每一小段电缆与无穷远地之间等效成一个对地支路,据此将接地网等效成多端口模型;本发明将接地网等效成多端口模型,与电缆模型相结合,通过解电路的方法计算二次电缆暂态过电压;本发明考虑了暂态到地电位不均匀对二次电缆的影响以及接地网在电缆两接地端之间的互阻抗,其计算方法简单,计算结果准确。

    基于面内轴向逆磁电效应的多层复合材料电场测量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4978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73887.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面内轴向逆磁电效应的多层复合材料电场测量传感装置,包括铁电材料相,铁磁材料相,粘结层,所述铁电材料相和铁磁材料相之间通过粘结层相互耦合,所述粘接层起到界面连接及应变耦合作用,所述电材料相,铁磁材料相,粘结层处于直流偏置磁场下,电场导致铁电相材料产生形变,铁电相材料的形变耦合至铁磁材料相,利用磁场传感器对材料附近磁场变化进行测量,优化偏置磁场可优化传感装置的灵敏度。其有益效果是:应用逆磁电效应实现磁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因此装置可以测量的电场的带宽很大,可方便地测量高强度、高频率的电场,所测电场工作范围可达100kV/cm以上。

    用于氧化锌压敏电阻的液体高阻层

    公开(公告)号:CN108503392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314337.8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一种用于氧化锌压敏电阻的液体高阻层,其配方包括,Bi(NO3)3、Co(NO3)2、Mn(NO3)2、CH3COOLi,其配置方法为,将配方中个原料与溶剂混合,并通过加热溶解,其使用方法为,将配方溶液涂覆于电阻片侧面。其有益效果是:通过高阻层配方调整,以及工艺的控制,使得电阻片的本体与釉层的收缩率匹配,既解决了电阻片的侧面绝缘问题,同时提高了电阻片的方波通流容量。减少了原来因预烧收缩率不一致带来的釉层厚度的波动,电阻片不出现裂纹,工艺上更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