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209159.9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H02J7/32 , H02J7/35 , H02J7/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C25B1/04 , C25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氢储综合充电站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能够同时为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动汽车提供服务的包括光伏、储能电池和氢储能系统的综合充电站系统模型;根据综合充电站系统模型,基于综合充电站各个设备间能量流动配合关系确定综合充电站的能量流动策略;根据能量流动策略,基于能量平衡约束、元件约束、电网供电功率约束,建立以综合充电站的年运行成本和自主运行能力为目标的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采用NSGA‑II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综合充电站设备的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提高了综合充电站的自主运行能力,可为充电站设备优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4163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313185.7
申请日:2020-04-20
IPC: H02J3/06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加权潮流熵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包括:针对故障后的配电网络进行孤岛划分,以得到区域网络,其中,若存在孤岛,则区域网络为配电网除去孤岛以外的网络,否则整个故障后的配电网即为区域网络;以传统供电指标和潮流熵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网络重构优化模型,其中,传统供电指标包括网络损耗和节点电压降,潮流熵用于定量评价线路负载分布的不均匀性;基于CBPSO算法以及构建的网络重构优化模型,对区域网络进行求解,以得到全局最优解,即为重构网络拓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加权潮流熵作为系统鲁棒性评价指标引入寻优目标函数,能够提升重构网络的鲁棒性、满足重构网络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808216.5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快充站负荷实时可调节能力及可用电量预测方法,基于实测电动汽车快充功率随电池荷电状态的变化特性数据进行分类、分段线性拟合,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获得电动汽车快充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有效构建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快充负荷的特性及参数的异质性;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期网络模型对快充站的电动汽车负荷数据进行预测;最后,基于充电站历史负荷曲线和预测负荷,通过一种非侵入式识别方法获得快充站每个时刻在充电的电动汽车类型及数量,同时得到每辆电动汽车的实时充电功率和电池荷电状态,从而预测出快充站的实时可调节能力及可用电量,为电网的实时运行、调度优化以及故障恢复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801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811568063.1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新编码器结构的图像修复方法,对于一幅有缺失像素的图像,训练一个由编码器和译码器组成的卷积神经网络来回归缺失的像素值。编码器捕捉图像上下文得到一个紧凑的特征表示,译码器使用这些表示产生缺失图像内容;Alexnet可提高运行速度、网络运行规模和性能;而Densenet可减轻最大梯度消失问题,加强特征利用,减少参数数量。本发明考虑结合两者的优点,将添加使用Densenet架构。相比于原始编码译码器使用的Alexnet网络架构,本发明能够提取更加紧凑和真实的特征,同时使用WGAN‑GP对抗性损失代替传统的GAN对抗损失,提高了特征学习的速度和精度,增强了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41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1548203.9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基础负荷削减策略的用户负荷分类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用户负荷数据,对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选取削减负荷基准值,以聚合度为评价参数,采用削减基准负荷数值的方法区分负荷类型;步骤3,根据负荷类型区分结果,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负荷数据进行聚类。本发明针对当前负荷聚类方法中因为用户规模而错误识别用户类型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负荷聚类算法处理技巧,利用模糊算法,验证本发明所提出的算法的精确性。本发明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地排除用户规模对用户类型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95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563144.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容量可信度的柔性负荷可调节能力分析方法,使用等效带负荷能力、等效发电容量、等效常规发电容量和等效发电量替代这四个容量可信度指标构建柔性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分析框架。本发明结合当前城市电网柔性负荷发展现状,以电动汽车作为典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研究对象,使用序贯蒙特卡洛算法模拟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并采用电力供应不足期望计算不同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并采用二分法求解出8种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可信容量和容量可信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有效分析电动汽车在不同充放电模式和规模下的可调节能力,为典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分析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09159.9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H02J7/32 , H02J7/35 , H02J7/0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C25B1/04 , C25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氢储综合充电站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能够同时为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动汽车提供服务的包括光伏、储能电池和氢储能系统的综合充电站系统模型;根据综合充电站系统模型,基于综合充电站各个设备间能量流动配合关系确定综合充电站的能量流动策略;根据能量流动策略,基于能量平衡约束、元件约束、电网供电功率约束,建立以综合充电站的年运行成本和自主运行能力为目标的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采用NSGA‑II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综合充电站设备的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提高了综合充电站的自主运行能力,可为充电站设备优化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548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7701.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40/295 , G06F40/284 , G06F40/30 , G06N3/0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多特征的电力调度文本实体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非结构化的电力调度文本进行降噪清洗处理,进行字粒度实体标注和词性特征标注,得到字级别的语料库,语料库中有三列序列,分别是字、实体标签、词性;将得到的语料库中第一列进行字粒度的预训练得到字的向量表示,第二列和第三列按独热向量表示方法得到词性特征向量表示;在字向量和词性特征向量的基础上加入由第一列序列得到的左邻字熵值,进行多特征融合;将特征融合后所得向量输入双层神经网络模型后得到输出;将双层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结果输入条件随机场模型,得到预测的标签序列,进而实现序列的命名实体识别。本发明提高了电力调度文本命名实体识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63144.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容量可信度的柔性负荷可调节能力分析方法,使用等效带负荷能力、等效发电容量、等效常规发电容量和等效发电量替代这四个容量可信度指标构建柔性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分析框架。本发明结合当前城市电网柔性负荷发展现状,以电动汽车作为典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研究对象,使用序贯蒙特卡洛算法模拟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并采用电力供应不足期望计算不同情况下的电力系统可靠性,并采用二分法求解出8种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式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的可信容量和容量可信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有效分析电动汽车在不同充放电模式和规模下的可调节能力,为典型城市电网柔性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分析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81472.0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负荷可塑性的柔性负荷可调节能力量化方法及系统,通过居民不同用电行为特性下的空调负荷曲线,计算了某一调控温度范围、特定情况下的空调负荷可塑性大小得到了其可上下调节容量。针对当前居民用电行为特性,通过对其家庭结构、出行活动的分析,研究对比了居民负荷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的空调负荷曲线及空调不同设定温度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并对一定温度范围、特定情况下的柔性负荷可塑性大小进行了计算,有效评估了柔性负荷的可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制定合理调度计划、参与需求侧响应等提供了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