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柱与叠合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20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84472.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柱与叠合梁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柱和叠合梁;所述钢管柱的侧面固定设有H型钢牛腿,所述H型钢牛腿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翼缘和垂直设置于下翼缘上的腹板,所述下翼缘上与所述腹板平行间隔布置有挡板,所述下翼缘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肋板,所述肋板与所述下翼缘固定连接;所述叠合梁的端部设有叠合钢板,所述叠合钢板插设在所述腹板与所述挡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腹板、所述挡板以及所述叠合钢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孔。本发明的钢管柱与叠合梁连接节点构件安装时定位难度低且混凝土浇筑时间短,节点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使钢管柱端部H型钢牛腿不外露,美观性高,降低了后期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一种通风型声屏障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11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244728.0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风型声屏障,包括屏障板、隔声框、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隔声框与屏障板连接,隔声框上设置有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第一通风窗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窗口中,第一通风窗仅在隔声框的外侧风下转动开启第一窗口。第二通风窗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窗口中,第二通风窗仅在隔声框的内侧风下转动开启第二窗口。本发明提供的通风型声屏障,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在同侧风的作用下不会同时开启,不仅有利于减小通风型声屏障所受的风荷载,保证通风型声屏障和桥梁等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在有效疏导风荷载时,还能够兼顾吸声和隔声效果,保证声屏障具有良好的吸声和隔声作用。

    一种基于盾构泥的溶洞填充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4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01542.1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盾构泥的溶洞填充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盾构泥的溶洞填充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0.15‑0.4份,粉煤灰0.03‑0.06份,矿粉0.013‑0.03份,絮凝剂0.01‑0.037份,盾构泥1份,减水剂0.005‑0.01份,早强剂0.005‑0.01份;所述盾构泥为包括石灰系沉积岩、泥质胶结砂岩和砾岩的废弃盾构泥。本发明的溶洞填充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水下不分散性好、抗压强度高的优点。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构件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13884.0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构件连接节点,涉及地下结构物领域。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包括多个并列拼接的环状构件节段,环状构件节段包括多个周向拼接组合的构件单元,构件单元的边缘设有楔形接头,楔形接头的长度平行于环状构件节段的轴线方向延伸,周向相邻两个构件单元的楔形接头咬合匹配;楔形接头的厚度朝远离构件单元的方向逐渐减小,楔形接头的侧面倾斜布置构成咬合斜面,咬合斜面上设有沿环状构件节段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止水压条,周向相邻两个构件单元的楔形接头之间还连接有紧固件。止水压条仅在两个咬合斜面对接到位时被压紧变形,从而有效封堵咬合缝隙,简化了整个装配过程中的防水施工,有效保证了成型后的防水效果。

    一种入侵杂草算法求解资源受限项目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10920.9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入侵杂草算法求解资源受限项目调度方法,涉及建筑工程项目调度活动的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资源受限的项目调度模型,将实际工程中的项目调度问题转化为组合优化的数学模型问题;其次以最小化项目总工期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项目活动的紧前紧后约束与多种可更新资源约束,构建项目调度模型;最后采用入侵杂草算法进行大规模项目调度情况下的求解。在求解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右移解码策略,用以修正在杂草种子产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非法解,保证所有解都严格遵从项目活动的紧前紧后约束,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求解效率。通过本方法所得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方案可有效缩短大规模项目的总工期。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11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85700.0

    申请日:2020-0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正向协同设计交互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对所涉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进行三维设计,创建BIM模型,并上传模型IFC文件至协同平台;按照IFC标准规范解析IFC文件;设计人员参考提取构件三维模型和设计参数,设计交互构件的具体参数,完成专业三维建模;协同平台完成三维模型的解析;平台的消息管理模块将交互构件三维模型上传消息发送给被提取专业的设计人员;平台解析文件后通过版本对比的方式分析新上传三维模型与原三维模型之间的参数差异;设计人员根据国家或行业的设计标准、设计规范、项目的技术需求协同交互专业确认被提取构件和交互构件的最终设计参数,完成协同设计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