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高韧纳米梯度孪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45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271202.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强高韧纳米梯度孪晶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将半连续铸造后的镁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切取铸锭中间部分的胚料通过热挤压技术挤压成棒材,从镁合金棒材中切取直径20mm,厚度1.5~2mm的圆盘状试样进行固溶处理,再在室温下通过上模压头施加静水压力5~8GPa,下模转动,控制转速0.8~1r/min和扭转圈数8~12下进行高压扭转剧烈塑性变形。结合后续时效优化处理,获得的合金材料室温下抗拉强度≥650MPa,屈服强度≥580MPa,断裂延伸率≥9%。

    一种全固态锂-空气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6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1685.X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柔性特性的全固态锂‑空气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正极结构的合理设计,引入聚合物电解质为锂离子传输骨架,制备出具有高锂离子传输能力、高电子电导性、丰富孔隙结构的正极,并以此提升固态锂‑空气电池的性能。且制备出的正极具有柔性特质,可以满足在柔性固态锂‑空气电池上的应用。本发明为全固态锂‑空气电池正极高效、可控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SOC在线估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93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410740.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SOC在线估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池SOC-OCV关系;建立双温度气液动力学电池解析模型:建立双温度气液动力学模型,使用双温度气液动力学模型模拟双温度气液动力学电池解析模型,通过双温度气液动力学电池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电池端电压值的估算值;通过安时积分法获得当前实时电池SOC先验估计值;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获得SOC最优估算值:将所述电池端电压值的估算值与采集的端电压作差,获得误差值,通过误差值和卡尔曼增益,修正所述SOC先验估计值,获得SOC最优估算值,提高SOC估算精度。

    一种基于双模串联复合电源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0140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12771.X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串联复合电源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属于电动汽车制动技术领域,该控制系统包括蓄电池、电机、整流桥、双电容装置、电机控制器、开关、电机和控制器,其中驱动电路可以切换为单电池驱动、单电容串联驱动、并联电容串联驱动三种模式,制动能量回收电路可以切换为单电容回收和双电容串联回收两种模式,两个超级电容可以通过晶闸管均衡端电压。本发明可以分段回收汽车减速时产生的制动能量,提高电动汽车能量利用率。

    一种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251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54090.6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聚合物壳层磁性复合微球的合成对菠萝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酶性能研究,属于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Fe3O4@SiO2并修饰双键,再通过蒸馏沉淀聚合反应合成了Fe3O4@SiO2@P(NIPAM-co-AIM)微球,鳌合Ni2+,用于吸附菠萝蛋白酶,Fe3O4@SiO2@P(NIPAM-co-AIM)/Ni2+中NIPAM对温度的特殊敏感性,可作为对酶热保护的响应型开关,对菠萝蛋白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一种表面展示家蚕乙醇脱氢酶重组芽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455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3273.7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75 C07K14/32 C12N9/0006

    Abstract: 将家蚕乙醇脱氢酶作为外源蛋白展示在枯草芽孢杆菌表面,属于重组融合蛋白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衣壳蛋白基因cotC为分子载体,与家蚕乙醇脱氢酶基因Bmadh重组,构建出融合表达家蚕乙醇脱氢酶BmADH的整合型重组质粒。以之转化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同源重组使外源基因整合于染色体上特定位点的淀粉酶基因amyE中,使淀粉酶基因被破坏而导致重组菌株无淀粉酶活性,以此成功地筛选出含有融合表达CotC-BmADH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通过诱导表达该重组菌株得到表面展示有家蚕乙醇脱氢酶融合蛋白的芽孢。本发明使原本对温度和pH不稳定的乙醇脱氢酶成为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活性的乙醇脱氢酶融合蛋白,所产生的重组芽孢可用于动物直接口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