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27483A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610151357.5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延控制装置,其中,冷却剂喷射指令运算部(51)对由形状检测器(32)检测出的压延材(2)的板宽度方向的形状偏差,和由板温分布检测器(41)检测出的压延材的板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偏差进行运算,求出应该从冷却剂喷射喷嘴(9)喷射冷却剂的程度,即冷却剂喷射程度在板宽度方向上的分布。而且,基于该求出的冷却剂喷射程度的板宽度方向的分布,对冷却剂喷射喷嘴(9)用于喷射冷却剂的控制信息进行设定,并基于此设定的控制信息,对冷却剂阀门(8)指令发出喷射冷却剂的ON/OFF。因此,通过同时控制压延材的板温和板宽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以及压延材的板形状,使其磁特性及形状质量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830588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06945.X
申请日:2006-0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nventor: 服部哲
IPC: B21B37/28
Abstract: 一种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对于一个控制对象,在多个控制系统被适用的情况下,为了达成某种控制目标,变更各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值。在控制精度的容许值内变更给多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值,通过使控制系统间发生干涉,达成和本来的控制目标不同的目的。在轧机的形状控制中,通过变更弯曲机控制和冷却剂控制的目标形状,使控制板端部的形状成为可能。保持控制精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达成和本来的控制目的不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255229C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02116106.2
申请日:2002-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21B37/38
Abstract: 一种连轧机的形状控制方法,在最终轧制机架的输出侧检测出钢板形状,对上述钢板形状信号进行二次微分,根据上述微分值并相对于轧制钢板宽度,进行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及中央部的分区,根据中央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工作辊以及中间辊弯曲控制的同时控制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压下,根据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端部钢板形状及驱动侧端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工作辊移动的控制以及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前段侧的单个或多个轧制机架的工作辊或中间辊的弯曲的控制。能够独立控制钢板端部,又能够在钢板宽度方向整体实现稳定的钢板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75994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08582.6
申请日:2005-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21B37/16
Abstract: 以往很难同时兼顾边缘损失质量、以及由板端部向辊引起的损伤造成的板表面上的辊印,进行轧制。通过将WR在宽度方向上划分为几个虚拟区域,累计板端部位于此位置的轧制长度,在边缘损失不超过允许值的WR移动区域内,并以不使用上述累计值超过某值的区域的方式,决定WR的移动位置。由此,能够实现边缘损失质量和板表面质量同时优化。此外,能使轧辊自身寿命增长,并且由于能实现轧辊的成本削減、用于轧辊交换的时间削减,因此可以使生产量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718299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79041.5
申请日:2005-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21B37/16
Abstract: 一种抑制由于辊移位而造成的表面缺陷且实施高精度的边缘减薄控制的轧制控制方法及轧制控制装置。在6级轧制机中,组合由作业辊移位与中间辊移位进行的边缘减薄控制,实施高精度的边缘减薄控制。另外,还进行作业辊轧制中移位振动和由中间辊移位进行的边缘减薄控制。再有,在边缘减薄量不能利用由中间辊移位进行的边缘减薄控制而控制时,利用作业辊移位实施边缘减薄控制。根据采用本方式,能够尽量抑制被轧制材料的表面缺陷的发生,且实施使边缘减薄偏差最小化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607045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85755.2
申请日:2004-10-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对刚开始板厚控制后的反馈板厚控制效果不抱希望的被轧制材料的前端部分,在出侧板厚偏差中也不会出现相当于自动跟踪板厚偏差的偏移的前馈板厚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设有斜坡函数产生机构(31)和输入修正机构(32),输入修正机构(32)在从板厚控制开始到斜坡函数产生机构(31)的输出数据与入侧板厚偏差相等为止的期间内,对前馈板厚控制机构(33)输出斜坡函数产生机构(31)的输出数据,其后输出入侧板厚偏差。前馈板厚控制机构(33)将输入修正机构(31)的输出作为输入,控制速度控制机构(7)及/或按压位置控制机构(8)。
-
-
公开(公告)号:CN1422708A
公开(公告)日:2003-06-11
申请号:CN02116106.2
申请日:2002-04-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21B37/38
Abstract: 一种连轧机的形状控制方法,在最终轧制工作台的输出侧检测出钢板形状,对上述钢板形状信号进行二次微分,根据上述微分值并相对于轧制钢板宽度,进行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及中央部的分区,根据中央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工作台的工作轧辊以及中间轧辊弯曲控制的同时控制上述最终轧制工作台的压下,根据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端部钢板形状及驱动侧端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工作台的工作轧辊移动的控制以及上述最终轧制工作台的前段侧的单数或复数个轧制工作台的工作轧辊或中间轧辊的弯曲的控制。能够独立控制钢板端部,又能够在钢板宽度方向整体实现稳定的钢板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240294.1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工厂设备控制装置、工厂设备控制方法及程序预测控制对象工厂设备的机械作业异常发生,适当操作控制操作端以不发生机械作业异常,提高控制效果和操作效率。对控制对象工厂设备进行针对操作的响应速度为预定响应速度的第一操作处理和针对操作的响应速度比第一操作处理慢的第二操作处理。第一操作端执行第一操作处理,第二操作端执行第二操作处理。在此设置由第一操作端的实绩决定第一操作端的第一操作处理的安全操作范围的安全操作范围决定部。该安全操作范围决定部的判断中,第一操作端的第一操作处理非安全操作范围时,校正或变更第二操作处理的指示,使第一操作端的第一操作处理的实绩位置移动到未推定出发生机械作业异常的实绩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016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881209.6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进行使用了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的实时的反馈控制的技术。用于实现预测精度高的前馈控制。控制装置具有:前馈控制方法学习装置,其学习控制控制对象的结果即控制状态量与施加到所述控制对象的干扰的关系,由此构建由输入到所述控制对象的干扰来预测所述控制对象的控制状态量的变化量的第一前馈控制神经网络;以及前馈控制执行装置,其根据所述第一前馈控制神经网络由施加给所述控制对象的干扰来预测所述控制对象的控制状态量的变化量,根据该控制状态量的变化量直接或间接校正所述控制操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