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2852C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710008331.X

    申请日:2007-01-19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包含带状的正极集电器和位于正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包含带状的负极集电器和位于负极集电器每个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其中正极集电器和负极集电器中的至少一个在纵向的实际中心部分上形成不载有活性材料层的裸露部分,集电导线与裸露部分相连,并且形成第一耐热层以使第一耐热层面对至少一部分集电导线,形成有第二耐热层以使所述第二耐热层面对位于所述集电导线对面的活性材料层的整个表面,并且所述第二耐热层为多孔结构,所述第一耐热层比所述第二耐热层更厚。

    电池评价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4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10070256.0

    申请日:2005-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9 H01M10/0525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评价装置,其通过短路检测部检测由加压部的加压所致的钉刺或压垮了的试验电池的内部短路,加压控制部根据短路输出而使加压部的动作停止,电池信息检测部收集记录电池温度等电池信息,通过使用这样的电池评价装置,来特定误用试验中产生内部短路的地方并使伴随内部短路的电池温度上升的偏差减小。

    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42013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9440.8

    申请日:200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及所述方法所用的评价装置,所述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是具备电极组、和包覆所述电极组的外装壳体的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所述电极组包含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膜;所述评价方法具有:(I)从所述电极组的外侧朝内侧地将所述电极组加工直到所述电极组的规定位置的工序、及(II)使位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规定位置的内侧的正极部分和负极部分短路,测定因所述短路而变化的电池信息的工序。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电池内部的目的位置上实施短路试验。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正确地指定电池的安全性水平。

    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装置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77107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80001927.7

    申请日:2010-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 G01R31/025 H01M2/34 H01M2/345 H01M1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的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考虑了电极群所受的压力的基础上评价电极群中是否发生了内部短路的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内部短路评价装置至少具有能够独立地工作的、对电极群表面的至少规定位置进行加压的加压体和按压到上述规定位置的短路体。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内部短路评价装置具有一体化有短路体的加压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