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态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3751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741642.7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色态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工作电极、绝缘隔离柱、Cu对电极和透明导电基底;Cu对电极与透明导电基底粘接;透明工作电极、透明导电基、绝缘隔离柱围成的密闭空间为电解液反应池;电解液反应池中灌有Bi‑Cu离子中性凝胶电解液;透明工作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表面具有贵金属纳米颗粒修饰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器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器件结构简单、变色性能优异、同时具有节能保色优点,简化了器件制备流程,显著降低了变色器件制作周期与成本;同时,通过施加正电压,透明导电基底上可以实现金属沉积,通过改变可逆金属电沉积的电压大小与极性,以及施加电压持续时间,实现变色器件在多种色态下的自由可逆切换。

    一种调控全无机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响应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07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330151.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全无机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响应性能的方法,具体是采用紫外线高压汞灯对钙钛矿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照处理,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经过紫外线高压汞灯光照处理后,响应光电流增大,响应速度提高。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性能调控提供新思路。

    一种全无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17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091054.6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无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倒置结构光电探测器包括透明导电正电极、超薄氧化铝层、全无机钙钛矿光吸收层、电子传输层、金属负电极。所述制备方法是采用ALD沉积超薄氧化铝薄膜和氧化钛薄膜,制得器件暗电流低、稳定性高,器件暴露空气超过100天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光电性能。在钙钛矿与金属电极界面引入超薄氧化钛薄膜,实现界面能带匹配,提高器件了响应速度和灵敏度。本发明制备方法适用于柔性探测器制作,为实现无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柔性器件产业化,提供一种有效、可行、低成本的方案。

    低电压、高载量的自支撑钾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4477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781717.7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高载量的自支撑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体积算按第一强酸:第二强酸=0.2~3:1配制混合强酸,将碳材料加入所述混合强酸中于50~90℃下反应1~72h,随后清洗、烘干,得处理后的碳材料;最后将所述处理后的碳材料在300~1000℃下退火0.5~5h。本发明对常见商业化碳材料进行简易酸化处理,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从而降低反应能垒,利于钾离子在碳材料表面嵌入脱出,因而提升了比容量和倍率特性,且使得碳材料本身的低电压平台特性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提升器件的电压窗口,对于设计高能量密度的钾离子电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电压、高载量的自支撑钾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4477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81717.7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压、高载量的自支撑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体积算按第一强酸:第二强酸=0.2~3:1配制混合强酸,将碳材料加入所述混合强酸中于50~90℃下反应1~72h,随后清洗、烘干,得处理后的碳材料;最后将所述处理后的碳材料在300~1000℃下退火0.5~5h。本发明对常见商业化碳材料进行简易酸化处理,在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从而降低反应能垒,利于钾离子在碳材料表面嵌入脱出,因而提升了比容量和倍率特性,且使得碳材料本身的低电压平台特性得到充分体现,有利于提升器件的电压窗口,对于设计高能量密度的钾离子电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硫化锡-石墨烯材料协同醚类电解液在钾离子电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60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11838.8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锡-石墨烯材料协同醚类电解液在钾离子电池的应用,其中所述硫化锡-石墨烯材料中碳的质量含量为10-30%。所述硫化锡-石墨烯材料协同醚类电解液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首次可逆比容量可达380-450mAh/g,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大于90%。可见,硫化锡-石墨烯协同醚类电解液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质量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倍率性能优异等优点。同时本发明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对电解液的相关优化也有简单易行,相关方法易于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应用。

    一种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17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30388.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池负极材料具体为石墨烯包覆的金属有机框架基衍生的镍钴硫化物。所述的石墨烯包覆的金属有机框架基衍生的镍钴硫化物结构为三文治夹心状结构,通过湿化学法及后续硫化法处理制得。将该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配合电解质为双氟磺酰亚胺钠/钾盐或三氟甲磺酸钠/钾盐,可获得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性能优异钠/钾离子材料。与其他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配合常规电解质相比,所述材料可有效增加负极的质量比容量,从而提升全电池中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其制备方法易于操作,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可视化的自驱动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51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1006.2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H01L31/09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的自驱动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视化的自驱动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以钛片为基底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氯化钾电解液,以FTO导电玻璃为基底的普鲁士蓝构成。在该体系中,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作为光阳极,而普鲁士蓝薄膜作为对电极。由于普鲁士蓝具有优异的光学调制特性,故可利用普鲁士蓝电极作为电致变色显示屏,实现对紫外光探测的可视化。本发明和传统的紫外光探测器相比具有的优势有:(1)肉眼可视化;(2)自驱动,无需外加偏压;(3)响应时间短;(4)灵敏度高;(5)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境友好。

    一种可电致变色、电化学储能和驱动电子设备的智能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04111568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06571.8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电致变色、电化学储能和驱动电子设备的智能玻璃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玻璃具有变色性能,同时具有储存电能并驱动电子设备的功效,可用于光线调节及电力供应。其制备方法为:(1)在透明导电玻璃基片沉积变色物质,形成电极材料;(2)通过电极材料-电解质-电极材料的叠加形式组合,得到可电致变色和电化学储能的智能玻璃。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工业化生产,所得到的智能玻璃既可用于智能窗口领域,亦可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储存和输出电能驱动电子设备,作为超级电容器,面积电容高达21.3mF·cm-2,光调节能力高达63.7%。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