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648951U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21385004.7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边抛磨光纤以及湿度传感器,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面覆盖有一层重铬酸盐明胶薄膜,且重铬酸盐明胶薄膜形成纳米多孔结构。由于纳米多孔包层结构的侧边抛磨光纤样品的纤芯模式和包层模式之间的模间干涉,样品的透射谱有两个波谷,对应波长位置分别是1183.2nm和1324.8nm。当相对湿度升高时,灵敏度为1.02nm/RH%,线性相关系数为99.31%。当相对湿度降低时,灵敏度为1.12nm/RH%,线性相关系数为98.4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这种重铬酸盐明胶薄膜包层结构的光纤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与光纤系统有潜在的良好的兼容性。充分的证明了纳米多孔包层结构的光纤具备良好的湿度传感特性,它在光纤传感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738974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88449.3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112 , H01L31/0224 , H01L31/0232 , H01L31/032 , H01L31/03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探测、非线性光学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集成光学倍频光电探测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基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光电探测器探测光波段的范围较窄的问题,具体包括衬底以及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栅极、绝缘层、叉指电极、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和具有双锥形结构的微纳光纤,叉指电极的上表面紧贴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下表面,具有双锥形结构的微纳光纤对应紧贴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薄膜的上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210037606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605055.3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干涉型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粘有金属圆柱的载玻片和两根单模光纤,两根单模光纤分别经过金属圆柱的两侧并相向弯曲,形成两个交叉耦合点,单模光纤的两端固定在载玻片上,所述单模光纤中部拉锥,锥腰区位于两个交叉耦合点之间,其中一根单模光纤的锥腰区覆盖还原氧化石墨烯膜层,以覆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单模光纤的两端分别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本方案结构简单紧凑,制备容易,无需特殊种类的光纤相互熔接,因此成本低。本方案提出的光纤干涉结构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种类气体的传感以及生物、化学传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54719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3234334.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F1/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线性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米光纤集成的高效倍频器件。包括:衬底、叉指电极、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和微纳光纤;所述叉指电极设置在衬底上表面,所述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覆盖在叉指电极上表面,所述微纳光纤紧贴于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薄膜上表面。本实施例将具有良好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材料薄膜覆盖在叉指电极上,微纳光纤与材料薄膜耦合激发二阶非线性的同时满足准相位匹配以及局域场增强,可以实现高效的倍频转换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1793138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089220.2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传感器系统,包括超连续光源、光谱分析仪,以及连接在超连续光源与光谱分析仪之间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包括两段单模光纤,熔接在两段单模光纤之间的空心光纤;空心光纤:开设有样品槽,其端部与相接的单模光纤端部形成熔接端面,与单模光纤同轴心设置;待测样品:填充在样品槽内;超连续光源发送信号光,信号光通过任一单模光纤从其端部熔接端面进入空心光纤、在空心光纤内部形成多模波导传输,之后在另一单模光纤端部的熔接端面产生多模干涉后耦合回其内部输出至光谱分析仪,本实用新型直接将样品槽内待测样品作为多模波导,可以实现更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219302263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519849.4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微纳光纤和多孔薄膜;其中:所述微纳光纤,其形成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多孔薄膜,涂覆于所述弯曲部的表面;所述多孔薄膜表面具有多个孔,其配置为能够通过吸水产生溶胀,使得孔的占空比变小。本发明利用U形的微纳光纤的倏逝场与多孔薄膜耦合实现湿度传感。在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U形微纳光纤表面的多孔薄膜的孔的大小不同,以至于通过其散射的能量大小不同,光纤输出端光功率的变化不同,从而实现湿度传感。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827161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33781.5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0392 , H01L31/032 , H01L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效应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响应场效应管,包括:从上自下依次设置的二硫化钨薄膜、电极、绝缘层、栅极和衬底,所述衬底为玻璃衬底。本实用新型的光响应场效应管具有高的电流开关比;同时,与传统硅基光电探测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为衬底降低了可见光入射的角度限制,可接收正反两面的光信息传输,此外,由于玻璃衬底的折射率与光纤相近,还可有利于光纤与该光响应场效应管的集成。
-
公开(公告)号:CN217542850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377237.8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2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介质衬底和微纳光纤;介质衬底:具有调制微纳光纤倏逝场耦合的下沉式耦合区域;微纳光纤:腰部悬空于下沉式耦合区域上方,与介质衬底的下沉式耦合区域之间形成倏逝场调制空间;信号光从微纳光纤一端输入,在其腰部外壁产生倏逝场后从另一端输出,倏逝场耦合入介质衬底上的下沉式耦合区域底部,使微纳光纤的输出信号光功率降低,当环境相对湿度增大时,由于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较多的水分子会在微纳光纤腰部表面形成一层几十至几百纳米厚的水膜,因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使得倏逝场范围进一步增大,导致更多能量耦合至介质衬底,进一步降低微纳光纤输出端光功率,从而实现湿度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高的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