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707278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368291.0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福建省闽环水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拼接式自动化红土控藻船,包括船体及安装在船体上的红土喷洒机构,船体包括船身及设置在船身两端的船头和船尾,船身有数个U型的船板拼接成型,且船头和船尾通过拼接的方式安装在船身两端。通过将船体设计成拼接式,降低了船体的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通过使用输送机、全自动拆包机、集料斗和红土喷洒泵作为红土的喷洒机构,人工利用机械助力机将红土包放到输送机后,全自动拆包机、集料斗和红土喷洒泵可完成后续对红土的喷洒作业,使船体在行进过程中快速高效的对水域进行红土喷洒作业,效率高,连贯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15715166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326486.6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藻水华防治设备,涉及蓝藻水华治理的技术领域,蓝藻水华防治设备位于泄洪坝具有水流的一侧,泄洪坝具有水流一侧处具有蓝藻水华水域,蓝藻水华防治设备包括排管结构和水泵,排管结构与泄洪坝连接,且排管结构漂浮在泄洪坝处的蓝藻水华水域内;排管结构与水泵连通,排管结构设置有排水孔,且排管结构通过排水孔与蓝藻水华水域连通;水泵通过排管结构将蓝藻水华水域内的蓝藻水华排出。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水库内的死水区蓝藻水华抑制滋生和清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247844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214434.X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能够抑制附着藻类生长的实验桶。装置包括:实验桶、刷子、支架、连杆和电机;所述支架和所述连杆分别与所述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刷子的刷头,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连杆转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刷子转动,所述实验桶的桶壁上包含有附着藻类。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机带动支架和刷子转动,对实验桶内壁进行洗刷,破坏附着藻类的正常生长,有效地降低附着藻类的生物量,提高对浮游藻类野外实验测定的误差和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7295668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0986356.6
申请日:2017-08-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常州市清水碧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功能应急除藻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置有水藻收集装置、加药装置、混合器、藻水分离器、过滤机、压滤机和电控柜;水藻收集装置设置在船体的边缘,水藻收集装置包括用于从水面提取藻水混合物的藻水提升机构和用于吸取水藻并以藻浆的形式输送到混合器的泵送装置;加药装置用于往混合器中添加含有絮凝剂的药水,藻水分离器的入口对接混合器的出口,藻水分离器的漂浮物出口对接过滤机的入口,过滤机的固体物出口对接压滤机的入口。由此,当水藻被打捞到船体上后,直接在船体中进行藻水分离、过滤、压滤后形成藻泥,便于后续对藻泥回收利用,而不再需要将水藻打捞上岸后再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5634979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20832681.8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包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作业,有效杀死蓝藻的超声波控藻船。它包括两个漂浮的船体,两个船体之间以连接体相连;在连接体上设置至少一列与船体相平行的、由多个伸入水面下的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列队;在连接体上设置有收集收缩仓;收集收缩仓包括位于前部的用于收集漂浮在水面上的蓝藻的收集仓、位于后部的对收集后的蓝藻进行收拢的收缩仓、收集仓和收缩仓之间的过渡段;收集仓宽度大于收缩仓,深度小于收缩仓;收集仓的顶端具有没入水面下、以使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能够进入的蓝藻入口;收缩仓上有伸入收缩仓内的一列由多个超声波发生器组成的超声波发生器纵列;在收缩仓的后端有用于将收缩仓内的水抽出并排入水体中的排水泵。
-
公开(公告)号:CN218968963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3148724.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理蓝藻水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藻水华防治装置。该装置设置于水流的上游,包括竖向导流管、风机以及连接竖向导流管和风机的气管,竖向导流管的两端开口,且竖向导流管的下端伸入水体内,竖向导流管的上端设置于水体表层或水面上方。该装置能够在导流管的上端周围形成较快的流场环境,由于蓝藻形成水华需要流动性低的水动力条件,因此较快的流场环境能够抑制蓝藻水华生长和水华形成。此外,本装置通过抽下层水至水面,可以显著降低水面pH值,使水质能够保持在标准值以下。相比于现有人工打捞水华的治理方式,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装置治理蓝藻水华时,不需要人工操作,劳动强度低,安全性高,且操作起来方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217996858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1881425.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福建省闽环水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区湖库控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红土快速应急控藻系统,包括有船体、红土投料装置、红土输送机和红土喷洒装置,红土投料装置包括有投料罐,投料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投料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吨袋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卸料口通过连接绳闭合,投料罐内腔设置有投料支架,投料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使卸料口打开的尖锐部。红土从生产粉料工厂装袋,到达作业现场后,由随车吊直接吊入船体上的投料罐中。在重力作用下,吨袋的卸料口将被尖锐部顶开,完成红土的自动装填。全过程无需人工搬运,减轻了人力工作量,并且彻底解决粉尘飞扬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397716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366616.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2F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底复氧装置,涉及水底充氧技术领域,包括抽水装置、漂浮容器、输水管和重物,漂浮容器位于水面上,抽水装置的第一端位于水表面下,抽水装置的第二端位于漂浮容器的上端,抽水装置将水面下的水输送到漂浮容器的上端入口,输水管的上端与漂浮容器的下端相连通,输水管的下端固定有重物,重物位于水底处。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水体表层的富氧水抽出,并沿着输水管输送到水底缺氧水层,从而增加目标水层的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206985839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639975.8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态浮床,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该生态浮床包括:浮床本体、一个或多个种植板;所述浮床本体上包括提供浮力的承载框;承载框中包括多个直通水面的方形孔;各所述种植板均匀设置在所述承载框上方;所述种植板的种植孔与所述承载框的方形孔上下对应;所述生态浮床还包括导线板;悬挂在水体中的悬挂绳以及配重;所述悬挂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线板,并通过所述导线板连接所述承载框;所述悬挂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所述悬挂绳通过所述导线板调节长度。以此通过悬挂绳以及配重的设置,提高了生态浮床的稳定性,此外,还通过导线板的设置,使得悬挂线可调,进而使得可以方便的适应各种水深的水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5636693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20832636.2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南京包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IPC: E02B15/10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够自动作业,效率高的蓝藻处理船。它包括两个漂浮的船体,两个船体之间以连接体相连;在连接体上具有收集仓,收集仓的顶端具有没入水面下、以使得漂浮在水面的蓝藻能够进入的蓝藻入口;在收集仓内还设置有用于将收集仓内的蓝藻抽出并排入混合器内的抽藻泵;在连接体上设置有混合器、藻水分离器、对经过藻水分离后的蓝藻进行过滤的过滤器、对过滤后的蓝藻进行压滤的压滤机;在连接体上还设置有化药系统和蒋药液送入混合器内的加药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