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5478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770018.4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阳离子型壳聚糖仿生衍生物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阳离子型壳聚糖仿生衍生物含有:①具有局域分枝双正电荷结构的磷酸二胆碱基团(PdC),可兼顾改善水溶性、细胞毒性和血液相容性,且有利于保持蛋白质构象;②具有pH敏感性的乙酰组氨酸基团,可促进载体系统胞内溶酶体逃逸,协同PdC提高蛋白质药物的胞内传输效率。该衍生物可与蛋白质药物在温和条件下经简单工艺自组装形成纳米复合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入胞效率,且可维持蛋白质活性,用于蛋白质药物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39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7620.2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16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凝固浴剪切法制备的聚合物载药微球及其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一种凝固浴剪切装置,包括微量注射泵,注射器,旋转电机,搅拌棒,盛放凝固浴的容器;所述的注射器中的乳液由微量注射泵推动并注射入盛放凝固浴的容器中,搅拌棒在旋转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带动凝固浴旋转。旋转的液体产生剪切作用。乳液在剪切力作用下逐渐拉长变细,分散为球状液滴,在凝固浴中扩散,逐渐固化为固态微球,最后加入过量凝固液,使微球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安全,温和,便捷,简易,易于实现;所制备微球粒径均一度高,分散性能优良;可控包封率;使用沉淀代替离心收集微球,避免微球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1035368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51917.9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蛋白质药物传输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两亲性磷酸胆碱化壳聚糖衍生物溶解于水中,并用有机溶剂稀释;(2)将蛋白质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配置成溶液;(3)将步骤(2)制备所得溶液加入步骤(1)制备的溶液中,超声分散,并旋转蒸发成膜;(4)将步骤(3)所成膜加入溶剂重新分散,得纳米粒子溶液,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包载蛋白质药物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仿生纳米载体系统可保持蛋白质药物的活性,提高蛋白质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且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能够在蛋白质药物制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4269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22101.9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增强双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双键活化的透明质酸制备、透明质酸微球制备、双键活化的透明质酸微球的制备、自增强双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制备。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自增强双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由双肩活化的透明质酸微球作为增强颗粒与双键活化的透明质酸分子反应制得,具有双交联网络结构。其中,双键活化的透明质酸微球的直径大小为1μm~10μm,双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孔径大小为10μm~70μm;双键取代度为2.8%~65%。与一次性交联透明质酸水凝胶相比,其胶弹性能良好,而且较好地延长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持续控制释放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184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90589.5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异氰酸酯溶解于邻二氯苯与甲苯配制的溶剂中,得到溶液A;将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衍生物溶解于邻二氯苯与甲苯配制的溶剂中,得到溶液B;将聚氨酯材料浸入溶液A中,微波辐照反应,得到处理后的聚氨酯材料,再将之浸入溶液B中,微波辐照反应,得到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该方法显著减少反应时间,降低生产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所用设备简单且技术成熟,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实用前景;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进一步改善材料的表面生物性能,在植入器械、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184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1110090589.5
申请日:2011-04-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异氰酸酯溶解于邻二氯苯与甲苯配制的溶剂中,得到溶液A;将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的衍生物溶解于邻二氯苯与甲苯配制的溶剂中,得到溶液B;将聚氨酯材料浸入溶液A中,微波辐照反应,得到处理后的聚氨酯材料,再将之浸入溶液B中,微波辐照反应,得到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该方法显著减少反应时间,降低生产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所用设备简单且技术成熟,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实用前景;得到的表面改性的聚氨酯材料进一步改善材料的表面生物性能,在植入器械、与血液接触的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170380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93944.4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支架的基体是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均匀分布有壳聚糖纳米纤维。制备步骤包括:首先利用第一次相分离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然后将其内孔充满壳聚糖醋酸溶液;利用第二次相分离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并均匀分布在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的外壁与内孔,得到仿生聚乳酸/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相类似,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有效地促进骨细胞的迁移、生长和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467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28159.9
申请日:2008-05-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药物或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浓度为0.01%~3%(g/ml)的壳聚糖己二酸溶液中,然后加入胶原或明胶溶解;将生物降解性的聚阴离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与壳聚糖具有相同浓度的溶液;将壳聚糖混合溶液缓慢加入聚阴离子溶液中,室温搅拌均匀后,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即得负载生物活性物质的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壳聚糖基纳米纤维可生物降解,具有仿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并可实现生物活性物质的控制释放,胶原或明胶的加入可改善纳米纤维的细胞相容性及调控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速度,在组织工程、临床创伤修复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778399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100021.1
申请日:2005-09-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向聚合物/液晶复合膜血液相容性生物材料,由聚合物和液晶化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制成,所述聚合物是医用聚醚型聚氨酯和医用聚氯乙稀,液晶化合物是胆甾型液晶;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物与液晶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的混合液倒入连有电极的下层铜板中,待溶液在模板框格内流延均匀后,在其上方平行放置另一块连有电极的铜板,电场作用下通过混合液中的溶剂挥发形成复合膜;减压干燥除去残留的溶剂;得到的生物材料表面液晶畴的取向排列接近于血管内膜液晶分子的取向性能,最终使材料的抗凝血性能达到人体器官抗凝血性能的要求,并使材料表面与人体组织界面之间的生物相容性接近人体组织之间的生物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2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245988.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组织修复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醛基化海藻酸钠与明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分别将IL‑4和IFN‑γ细胞因子包覆在明胶‑醛基化海藻酸钠双层微滴液的内层和外层,采用定向热诱导组装的方法构建板层状结构的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然后通过液液相分离的方式将包裹着IL‑4和IFN‑γ细胞因子的明胶‑醛基化海藻酸钠双层微滴液沉积在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内部空间结构中,从而可以在骨缺损区域顺序且适时释放IL‑4和IFN‑γ细胞因子,精准调控骨缺损区域免疫反应,有序激活M1巨噬细胞和M2巨噬细胞,释放成血管相关因子VEGF和PEGF‑BB,实现血管的内源性再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