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672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05464.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配电盒及管理系统,属于配电物联网技术领域。其中配电盒包括控制模块、接口模块和通信模块,并且在通信模块中增加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使得数据能够通过现有电力线进行传输,有效节约了成本、节省了空间,并且有线与无线通信结合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而管理系统基于ARM核心板运行,通过设置状态显示模块、运行维护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用电设备信息的采集以及对用电设备的管控,并且采用ARM架构,其精简指令集相较于x86的复杂指令集,具有格式统一、种类少、寻址方式少等优势,同时其相应的硬件线路可以做到最佳化,以提高执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4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14319.3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电力载波通信的信道分配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信道分配方法包括:通信控制器接收用户发送的用户请求信息;将用户请求信息按照数据集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将所有的传输信道按照传输速率进行降序排列;将降序信道序列中的传输信道按照顺序分配给降序用户序列中的用户,即第一分配信道;判断降序信道序列中是否存在未分配的剩余传输信道,若是,则根据预计数据传输延时对所有用户进行降序排列;将降序信道序列中的剩余传输信道按照顺序分配给降序时延序列中的用户,即第二分配信道,返回判断步骤,直至传输信道分配完。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因受不同因素影响而存在较为明显的汇聚时延,导致无法快速获取到数据价值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49624.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巡检及消防机器人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隧道内的环境信息;将环境信息与火源判定条件进行比对,判断隧道内是否出现火源;若出现火源,则将火源位置处的图像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物体识别模型中,输出物体的识别结果;根据物体的识别结果采取对应灭火措施,并发送警报信息至远程控制台。本申请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隧道内物体进行类别判定,使得能够及时发现被困人员,及时通报,加快救援进程;还可以根据物体类别,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灭火、清理工作,节约搜索、灭火成本,具有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33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48796.7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武建平 , 彭志荣 , 程洋 , 陈锦洪 , 杨玺 , 赖奎 , 陈剑平 , 桂盛青 , 黄龙 , 谭迪江 , 薛菲 , 谢晓磊 , 赵爽 , 楚剑雄 , 陆庭辉 , 李瑞德 , 林希 , 夏华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传输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输电线路的实时图像数据和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将实时图像数据和实时运行状态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故障识别模型中,计算出对应的故障特征值;将故障特征值输入至构建好的目标识别网络模型中进行初步识别,输出目标识别结果;利用专家库数据对目标识别结果进行故障缺陷类型辨别,完成故障识别。本申请能够快速识别输电线路故障区域,并提高供电安全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9804.7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Inventor: 吴飞鹏 , 李广华 , 蔡德华 , 李豪天 , 梁嘉颖 , 陈锦洪 , 郭亮 , 梁标 , 谢海骏 , 李天福 , 黄伟杰 , 梁毅强 , 姚绮明 , 赖奎 , 梁剑雄 , 岑耀扬 , 邹巍 , 徐伟斌 , 杨玺 , 张伟堂 , 矫健 , 孔争 , 冯贵勤 , 伍梓超 , 陈润宇 , 梁炜 , 梁永本 , 伍荣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变量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用光纤电流传感器采集装置,包括采集装置,采集装置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散热管;采集装置包括有采集装置主体;采集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采集装置固定板;采集装置固定板与固定底座连接,采集装置固定板用于将采集装置固定于固定底座上端面;采集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的左右两方分别固定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接口,解决了现有采集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热,且当出现灰尘进入装置内部,会影响装置的散热效率,进而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82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320159.8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5G低压用户用能调度方法及装置,本申请通过5G通信网络与低压用户的用能设备交互,并通过D2D通信技术与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捕获用能设备的运行工况信息;根据5G通信网络,测量能源控制单元以及用能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得到目标信号质量;根据目标信号质量,利用预设的5G交互应用模型,在预设的约束条件下进行自适应迭代优化求解,得到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集合;根据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集合与运行工况信息,结合设备运行应用决策量、运行工况与交互控制指令的对应关系,确定用能设备对应的应用交互控制指令,使得用能设备按照应用交互控制指令执行用能调度提高了交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4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68497.5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豪天 , 吴飞鹏 , 蔡德华 , 李广华 , 陈锦洪 , 郭亮 , 梁标 , 谢海骏 , 李天福 , 黄伟杰 , 梁嘉颖 , 梁毅强 , 姚绮明 , 赖奎 , 梁剑雄 , 岑耀扬 , 邹巍 , 徐伟斌 , 杨玺 , 张伟堂 , 矫健 , 孔争 , 冯贵勤 , 伍梓超 , 陈润宇 , 梁炜 , 梁永本 , 伍荣达 , 吴晟昊 , 周凯俊 , 梁晓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光纤传感器组网设备,通过第一安装柜和第二安装柜的设置可以将多个光纤传感器本体进行组合安装,从而容纳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和分立式光纤传感器,提高光纤传感器组装容量,并通过锁定组件对光纤传感器本体进行锁定,便于拆卸和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199189.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线通信的发送端、接收端、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发送端对发送信号进行信源编码和概率分布匹配,得到对应的具有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的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并以脉冲形式发送至电力线信道,并由接收端对传送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对解码信号进行信号恢复。本发明利用脉冲信号进行信号传输,利用其极高的时域分辨率对抗电力线信道严重的多径效应,通过对发送信号的幅度进行概率整形,能够降低通信误码率,实现可靠高效的电力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320142.2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值业务管理方法和装置,涉及多个处于不同增值业务场景下的业务客户端,每个业务客户端均存有预设的标注数据向量,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到至少一个业务管理请求信息和各个标注数据向量,确定业务管理请求信息在每个业务客户端所占的信息熵权重;基于各个信息熵权重中的最大值,确定业务管理请求信息对应的目标业务客户端;检索预设的业务场景‑网络切片关系库,确定业务管理请求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切片;调用目标网络切片发送业务管理请求信息至目标业务客户端,输出对应的目标增值业务管理方案。实现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业务客户端的请求准确投放,且通过5G切片满足不同业务所需求的不同网络性能,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899285.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源聚合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S1、获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聚合体的目标出力曲线;S2、获取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在聚合目标时段的预测出力曲线,并统计在聚合目标时段可调节资源的上下调节范围;S3、根据目标出力曲线,结合预测出力曲线和上下调节范围,从时间和功率两个维度,分别计算时间匹配度指标和功率匹配度指标;S4、基于综合匹配度指标计算公式,根据时间匹配度指标和功率匹配度指标计算得到综合匹配度指标,不断重复步骤S3‑S4,直至确定最小综合匹配度指标;S5、将最小综合匹配度指标作为聚合策略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源进行聚合。解决了现有技术可再生能源并网出力不可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