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3943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10514979.4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01J27/057 , B82Y30/00 , B82Y40/00 , C07C213/02 , C07C215/76 , C02F1/70 , C02F1/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对硝基苯酚氢化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所采用的石墨烯状非整数比硒化钴(Co0.85Se)的厚度不大于10纳米,负载其上的二氧化钛粒径为10纳米左右。该催化剂比表面积大,对对硝基苯酚氢化还原催化效率高,不使用贵金属,成本低。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使用有机模版及表面活性剂,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得的二氧化钛/硒化钴物相纯净,比表面积大,对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效果好,重复利用性高,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86030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16602.5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1/04 , C01G49/08 , C01B19/00 , C01G9/08 , C01B33/12 , C09K11/02 , C09K11/88 , H01F1/01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60~150mg氧化石墨烯加入到乙二醇中,超声15~60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悬浮液;加入0.5~1g氯化铁,搅拌10~30min使其溶解;再加入1.50~2.00g醋酸钠,搅拌30~90min使其溶解;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60~180℃反应6~24h,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洗涤三次,60℃真空干燥,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将上述产物分散到0.1~0.5%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中,超声30~60min,用去离子水洗三次后,再加入去离子水配成0.5mg/mL的溶液。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溶液与CdSeTe@ZnS@SiO2量子点按体积比1∶2~1∶5混合,振荡5~30min,再静置6~24h,获得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CdSeTe@ZnS@SiO2复合物溶液。
-
公开(公告)号:CN103433044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00889.8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B01J23/755 , C07C215/76 , C07C2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过水解过程制备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无需加热和控温装置,以蒸馏水为溶剂,利用硼氢化钠的水解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合成步骤简单,产率高,得到的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为类石墨烯结构;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对硝基苯酚氢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3500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09737.8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K36/074 , A23L1/29 , A23L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074 , A61K2236/333 , A61K2236/51 , A61K223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粉物理化学溶壁方法,向灵芝孢子粉中加入处理剂,在超声、冷冻下反应,再次超声,加入乙醇溶液,常温反应,-10℃下再冷冻反应,超声,离心分离出固体物,加入抗坏血酸和保护剂溶液,搅拌均匀,干燥得产品。本发明借助物理促进作用,利用少量化学物质与灵芝孢子粉壁反应,灵芝孢子粉溶壁率高达99.8%,实现了物理法与化学法的优势互补,使灵芝孢子粉壁溶解形成网状结构,有利于灵芝孢子粉内部有效成分溶出;通过溶壁处理及保护剂封孔,将孢子壁由疏水性转化为亲水性,有利于形成灵芝孢子粉悬浮溶液,促进人体吸收;而且由于封孔保护,可以减少灵芝孢子粉有效成分在存放过程中的损失,本发明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0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291502.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GCA的荧光传感器及其方法和应用。该荧光传感器为金属有机凝胶材料Eu‑MOG。称取0.0541~0.2162mg 1,4‑NDC、0.1115~0.4461mg Eu(NO3)3·6H2O,分别溶于DMF中,向1,4‑NDC的DMF溶液中滴加150~300μL三乙胺待全部溶解后,将1,4‑NDC的DMF溶液和Eu(NO3)3·6H2O的DMF溶液两溶液混合,摇晃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得到金属有机凝胶Eu‑MOG;首先,可以在血清中对分析物进行检测且检测过程简便,响应时间快。其次,相比较其他文献报道的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费用低。最后,在其他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的干扰下,仍然不影响检测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910573740.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02 , B01J20/30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硒化钴吸附重金属铅离子和刚果红染料的方法,属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染料吸附处理技术领域。将合成的硒化钴用于吸附重金属铅离子和刚果红染料,实验发现硒化钴具有高效吸附重金属铅离子和刚果红染料的作用,将适量硒化钴加入不同浓度的铅离子溶液和不同浓度的刚果红溶液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试吸附容量。根据测试结果,硒化钴对铅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021 mg/g,对溶液中刚果红染料的最大吸附量达1563 mg/g。而同样条件下,活性炭对溶液中铅离子和刚果红的吸附量仅分别为22 mg/g和320 mg/g。因此利用硒化钴作为吸附剂,可以高效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属铅离子和刚果红染料。本发明制备的硒化钴物相纯,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可重复利用。本实验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使用有机模版,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6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75776.8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双网络凝胶及制备方法,利用乙二醇和氯化锂组成的深共晶溶剂中,分别将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持续加热搅拌至形成透明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随后将该溶液在离心机离心2‑5分钟消除气泡,最后将透明的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倒入玻璃硅胶模具中置于冰箱中冷冻保存8‑12小时至其完全冻结后于室温下解冻形成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双网络水凝胶;最后利用溶剂交换法制备高强度共聚凝胶;在该深共晶溶剂中,聚乙烯醇倾向于与溶剂相分离,通过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从而使其与聚乙烯醇形成丰富的氢键相互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大量小尺寸的聚乙烯醇晶畴会均匀分布在共晶层中,这对提升凝胶材料的抗疲劳能力和机械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162037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506349.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硫密封胶硫化用高活性δ型花状二氧化锰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球形碳酸锰作为前驱物模板,使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添加少量金属盐后在反应釜中通过高温水热反应数个小时,得到花状δ型二氧化锰。本发明中的花状δ型二氧化锰用于聚硫密封胶的硫化时,硫化速率是市售二氧化锰的3倍,且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此外,这种制备方法很少有废气、废液、废渣产生,污染极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6909.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G53/04 , C25B11/077 , D04H1/43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比表面管径可控的磁性金属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置镍盐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超声处理30‑60分钟,制成前体溶液A;使用聚丙烯腈配置纺丝前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从无纺布上撕下静电纺丝膜;将静电纺丝膜放入甲醇溶液中,将烘干后的静电纺丝膜放入配置好的前体溶液A中,超声处理15‑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最后放入高压反应釜中进行高温高压反应,制成纳米管前体膜;将纳米管前体膜在氧气气氛下进行碳化反应制成氧化镍纳米管即磁性金属纳米管。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能够制作超长磁性金属纳米管,能够控制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和孔径,且制作方法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