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辅助双氧水分解制备多级孔沸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735144.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波辅助双氧水分解制备多级孔沸石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微波辐照的作用下,以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快速分解产生气体对沸石产生瞬时猛烈冲击,从而在beta沸石中引入二次孔。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二次孔的引入,增加了beta沸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同时使β沸石的晶体缺陷中的减少因而骨架更加完美。这种微爆破造孔的沸石材料可在大分子受限的一些沸石催化领域,例如石油重整、催化裂解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微波辅助双氧水分解制备多级孔沸石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8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5144.7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波辅助双氧水分解制备多级孔沸石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微波辐照的作用下,以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快速分解产生气体对沸石产生瞬时猛烈冲击,从而在beta沸石中引入二次孔。本发明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二次孔的引入,增加了beta沸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的同时使β沸石的晶体缺陷中的减少因而骨架更加完美。这种微爆破造孔的沸石材料可在大分子受限的一些沸石催化领域,例如石油重整、催化裂解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高氧还原性能的氮掺石墨烯-五氧化二铌插层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76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06812.6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氧还原性能的氮掺石墨烯-五氧化二铌插层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五氧化二铌和碳酸钾按照3:1-3:1.5的摩尔比例混合,加热至600-1000℃并维持1小时,继续加热至1050-1300℃并维持1-10小时;用热水洗涤;并在100-500℃干燥1-72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置于10-68wt%的硝酸溶液中,搅拌1-7天;重复2-5次;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之后30-80℃干燥1-72小时;与4-乙烯基吡啶以质量比1:0.2-1:5混合后分散到水中;在室温下搅拌1-7天;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并在室温下真空干燥1-72小时;在氩气氛下加热至700-900℃并维持1-10小时,冷却后得到目标催化剂。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显示了极佳的催化效果,展示了比目前代表性的Pt/C催化剂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甲醇耐受性以及相当的起始电位。

    一种制备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及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6302B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0910199748.8

    申请日:2009-12-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制备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及纳米管的方法。本发明以钼酸盐作为钼源,通过与苯胺的相互作用,得到氧化钼-苯胺杂化纳米线前驱体,在氧化剂的引发下,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分别得到钼氧化物-聚苯胺复合纳米线或纳米管。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线、纳米管具有纳米尺度的复合结构、可调控的物化性质、大的比表面积、均一的一维形貌以及粗细及长短可调控的特性,制得的复合的钼氧化物-聚苯胺纳米线、纳米管在先进催化剂的设计、电催化、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传感器、热电材料、以及先进光学、电学和磁学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等诸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水相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绿色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36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9590.X

    申请日:2012-02-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物理化学交叉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相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绿色催化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初始原料溶解于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01%-90%的溶液;(2)将催化剂加入步骤(1)所得的溶液中,混合均匀,其中,初始原料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00∶1-0.01∶1;(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置于微波加热反应器中,在80℃-240℃进行加热,反应时间为1秒-360分钟。本发明可以高效、简便、快速、绿色的得到5-羟甲基糠醛。此外,该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催化剂易于与产品5-羟甲基糠醛分离,可以方便的重复使用。

    一种有机体腙的制备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385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4879.6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体腙的制备方法。腙是一种重要有机中间体,本发明将封装有贵金属Pt的空心沸石微囊(记为Pt@S1)作为催化剂,在空气气氛下直接由醇合成腙。本发明将传统合成腙的方法所必经两步过程:醇氧化成酮,之后与肼缩合,合并为一步:直接由醇合成腙。本方法不仅能更有效的利用反应原料,提高反应效率,还可以降低分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产物分离、提纯、产物转移等步骤所导致的系列耗损。使用的沸石微囊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循环使用性以及很高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位数目(Pt含量)可调,壳层厚度可控、分离方便、稳定等特点,使得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

    一种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的氧化锗单晶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09102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044722.7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有机-无机复合的氧化锗单晶纳米线的方法。该方法是以氧化锗作为锗源,与氧化铁进行混合研磨后,通过有机胺的液-固相处理,最终获得有机-无机复合的单晶氧化锗纳米线。其成分主要包括无机部分(GeO2),以及有机部分(如乙二胺、1,6-己二胺、乙醇胺、正丁胺)。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纳米线具有规律的有机-无机复合亚纳米周期性结构、可调控的物化性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粗细、长短可调控的特性,因此这种复合的氧化锗纳米线可在许多领域,例如纳米器件组装、先进催化剂的设计、生物荧光标记、微观传导以及先进光学、电学和磁学材料的合成中有应用价值。

    氧化钼-聚苯胺复合单晶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76745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201104.3

    申请日:2008-10-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为一种氧化钼-聚苯胺复合单晶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钼酸盐溶于水中,钼原子的摩尔浓度为0.05-1.0mol/L;将苯胺单体注入钼酸盐溶液,苯胺单体与钼酸盐溶液中钼原子的摩尔比为4.0-1.0∶1;溶液中滴加无机酸,调节pH至2-5,至白色沉淀出现,制成反应液;反应液移至30-60℃的油浴中,反应2-12小时;产物洗涤抽滤,烘干。优点是:制备的复合纳米线具有规整的有机-无机复合亚纳米周期性结构、可调控的物化性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粗细、长短可调控的特性,可应用于许多领域,产率达到95%以上,制备条件简单易控,成本低,制备效率高,产品质量及成品率高,有良好的应用和产业化前景。

    一种高浓度大量合成银纳米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05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046510.2

    申请日:2007-09-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浓度大量合成银纳米线的方法。该方法以硝酸银为银源,以不锈钢为辅助剂,在不活泼气体保护下,在回流装置中于100℃-200℃油浴反应30-300分钟,制备得具有直径为50~800纳米,长度为1~100微米的银纳米线,产物的成分为纯银。该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线具有规律的晶体结构、大的比表面积以及粗细、长短可调控的性质。这种银纳米线在导电导热、放电磁辐射、放经典、抗菌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银纳米线在纳米器件组装、先进催化剂的设计、生物荧光标记、微观传导、纳米记忆材料、增强荧光、增强拉曼光谱等光学、电学和材料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高稳定可再生的负载型纳米硫化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5025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10031027.2

    申请日:2006-09-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稳定可再生的负载型纳米硫化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巯基修饰的介孔氧化物或介孔碳为载体,通过在载体孔道中在位生成硫化镉而达到负载的目的,并将外表面用聚电解质包覆,最终获得负载型纳米硫化镉光催化剂。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硫化镉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反应活性和稳定性,使用寿命长,便于再生、能反复循环使用,操作便易,并且合成方法简单,能大量生产。本发明在紫外光、可见光和自然太阳光催化的反应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见光或自然太阳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裂解水制氢、光催化合成反应、制造光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