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网相间平衡的城区电网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2916.5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配网相间平衡的城区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通过部署在配电网关键节点的智能传感器和测控装置,实时获取配网运行数据;根据采集到的配网运行数据,进行负荷预测并通过聚类算法进行负荷聚类,根据负荷聚类结果和负荷结果,评估负荷状态;计及电网拓扑、配网运行数据、负荷预测结果和负荷评估结果,采用多智能体协同优化,确定最优的负荷调度指令;将得到的最优调度指令转化为基于相间平衡的实际控制动作,对电网进行优化控制。本发明可将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度从23.6%降至8.4%,有效提升了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

    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4588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22526.2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孤岛划分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配电网内联络线的建设情况和配电网区域内各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建立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根据主动配电网运行连通分量模型,建立考虑网络结构限制与微网控制器限制的负荷恢复模型;求解所建立的模型,获取故障时间内配电网的动态孤岛划分方案;建立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并根据动态孤岛划分方案,求解配电网线性潮流模型,得到各发电机的发电规划,结合动态孤岛划分方案进行故障恢复。本发明可以协同分段开关、断路器与分布式电源,实现配电网在大停电后的快速恢复,统一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孤岛划分与网络重构过程,提升配电网运行弹性。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2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3465.9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评价方法,用于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评价,其特征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目标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用于评价综合能源系统的若干项评价指标;步骤二: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步骤三:求得经过数据标准化的评价指标的相关矩阵;步骤四:求解相关矩阵的特征根、特征向量,并确定主成份;步骤五:依据主成份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并获得评价结论。本发明能够科学地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量化评估并给出全面、系统的评价,既可应用于综合能源系统项目规划阶段,也可应用于运行阶段,具有适用性广的优点。

    一种电力无线测温系统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7482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1214.7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无线测温系统,其包括云服务平台、数据采集模块、智能终端、警示模块、数据库和温度管理预测模块,云服务平台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智能终端的输入端、警示模块的输入端、数据库的输入端和温度管理预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智能终端的输出端、温度管理预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云服务平台的输入端相连接,智能终端的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出端相连接,数据库的输入端与智能终端的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对温度监测进行分级警示处理,并对温度警示相关数据进行储存和发送,可以建立温度预测模型,可实时预测高压电气设备的后期温度变化,实现了高压设备热故障预知维护。

    一种基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78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41682.X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负荷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区域内每一条中压配电线路、每一台变压器、每一个变电站逐线逐站自下而上进行精细化的负荷预测,反映了不同区域的负荷分布情况。对每一条中压配电线路,研究其历史负荷数据,考虑所供电力用户的负荷特性及气温对负荷的影响,拟合最大负荷‑气温敏感曲线,找到气温与电力负荷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入气温概率置信区间,拟合出各个置信区间的权重。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线路的增长趋势,得出其负荷预测结果,并把所有线路累加得到变电站乃至区域负荷预测数据。再将自下而上的预测结果与自上而下的宏观预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运用数学方法计算误差系数,进行校核修正,使负荷预测结果更加精细准确、真实客观,同时每条线路的负荷预测结果对该线路具体规划方案的编制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基础,为规划方案的精确性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