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873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0971582.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4B35/565 , F26B5/06 , B28B1/00 , B28B11/24 , B28B23/00 , C04B35/58 , C04B35/597 , C04B35/583 , C04B35/584 , C04B35/622 , C04B35/80 , C04B38/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功能梯度层状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纤维预制体,制备水基陶瓷浆料,将水基陶瓷浆料浸渍到纤维预制体中,后进行冷冻干燥,在保护气氛下反复进行3~6次浸渍裂解,再将其放入热压炉中进行热压处理,最终得到纤维增强功能梯度层状陶瓷基复合材料,该功能梯度层状纤维陶瓷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外层致密层和内层疏松层。本申请通过料浆工艺、冷冻干燥法、浸渍裂解法以及热压辅助多种工艺的混合使用,能够快速实现致密化,同时,制备周期缩短、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同时,该功能梯度层状纤维陶瓷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烧蚀能力优异且在满足防热需求的同时重量较轻。
-
公开(公告)号:CN119609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2639.6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脉冲局部加载连续缩口成形方法,采用薄壁管材作为初始坯料,沿轴向连续设置至少两组阵列式锤头进行脉冲径向加载运动,锤头工作面构成的轮廓适配于连续变形段的结构变化。坯料沿轴向进入高频脉冲加载区域,前端壁部在高频、局部小变形量脉冲加载作用下径向尺寸减小。随后继续使坯料沿轴向进给,未变形区前端部分不断进入加载区域,连续均匀累积变形量。本方法可适用于变径、变曲率等不同复杂特征的构件,相比传统缩口方式可改变变形模式,抑制失稳起皱缺陷,提高缩口成形极限。尤其对大长径比、大径厚比极端尺寸特征复合、长距离连续变形段等复杂结构的大尺寸构件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922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61003.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IPC: B23K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强变形原位粉末冶金改善镁合金构件表面耐蚀性的方法,包括:镁合金构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调节焊机的主轴倾角使主轴轴线与镁合金构件表面法线之间呈设定倾斜角度;启动送粉装置和冷却设备,送粉装置用于往加工部位压入稀土元素粉末,冷却设备用于对加工部位进行冷却;启动搅拌摩擦焊机,控制加工工具以设定旋转速度压入镁合金构件内,并沿预设轨迹移动;停机、冷却。采用本发明能够使构件表层组织稀土合金化、晶粒细化即组织均匀化,有效改善镁合金构件表面的耐蚀性,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制备成本,同时该方法可灵活调整加工工具尺寸以实现不同尺寸、不同厚度镁合金构件的加工处理,可实施性强、灵活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1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000018.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22C47/12 , C22C49/06 , C22C49/14 , B22D18/02 , C22F1/057 , B22D23/04 , C22C101/10 , C22C101/14 , C22C101/04 , C22C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耐热高刚度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s)、碳化硅晶须(SiCw)和二硼化钛(TiB2)制备三元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各增强体性能优势以及多元异质增强体协同强化效应提升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技术原理是采用CNTs·SiCw混杂预制件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制备—挤压浸渗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路线,首先将CNTs和SiCw混合后采用模压法压制CNTs·SiCw混杂预制件,并进行烘干和烧结,之后采用原位自生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最后采用含有增强体的TiB2/Al复合材料熔体浇注多孔混杂预制件并进行挤压铸造液态浸渗制备CNTs·SiCw·TiB2/Al铝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020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226835.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盲孔壳体脉冲电流辅助局部镦锻连续成形方法与装置。采用热挤压成形的盲孔件作为预制坯,通过两组径向位置梯次递进的旋转锻造锤头对壁部预制坯进行局部高频脉冲镦锻加载。“锻”即锤头沿构件径向加载,单组锤头作用的变形区可视为轴向拔长,“镦”即两组锤头之间的预制坯由于轴向流动受阻而发生的轴向镦粗变形;预制坯变形区为“拔长‑镦粗‑拔长”复合的剧烈塑性变形,可有效提升累积变形量,细化构件微观组织,并提高单道次成形过程的径向压缩/轴向延伸效率;同时对预制坯镦锻变形区在线施加脉冲大电流,利用电塑性效应降低材料变形抗力、提高成形性,且难变形的薄壁处相对电流密度大,电致塑性效果更好,有利于薄壁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4190.8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钽合金轧制变形复合自阻加热退火快速细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得矩形的粗晶钽合金板料;步骤2、通过异步轧制设备对所述粗晶钽合金板料进行室温异步轧制变形;步骤3、对所述钽合金轧制板坯进行高温防氧化喷涂处理;步骤4、对经防氧化处理的所述钽合金轧制板坯采用高能脉冲直流电源进行自阻加热等温退火处理;步骤5、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轧制;步骤6、对所述钽合金退火板坯进行旋转处理;步骤7、对步骤4最终获得的钽合金板坯进行矫直处理,获得晶粒组织均匀细小的钽合金板坯。本发明解决常规冷变形+炉热退火晶粒组织细化程度有限、周期长、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0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26835.9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盲孔壳体脉冲电流辅助局部镦锻连续成形方法与装置。采用热挤压成形的盲孔件作为预制坯,通过两组径向位置梯次递进的旋转锻造锤头对壁部预制坯进行局部高频脉冲镦锻加载。“锻”即锤头沿构件径向加载,单组锤头作用的变形区可视为轴向拔长,“镦”即两组锤头之间的预制坯由于轴向流动受阻而发生的轴向镦粗变形;预制坯变形区为“拔长‑镦粗‑拔长”复合的剧烈塑性变形,可有效提升累积变形量,细化构件微观组织,并提高单道次成形过程的径向压缩/轴向延伸效率;同时对预制坯镦锻变形区在线施加脉冲大电流,利用电塑性效应降低材料变形抗力、提高成形性,且难变形的薄壁处相对电流密度大,电致塑性效果更好,有利于薄壁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5706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0327.6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模具及精冲方法,所述精冲模具,包括冲头、反冲头、V形齿圈压板和凹模,其中,凹模底部带有与压板齿圈位置相对的V形齿圈,凹模侧壁高度不高于钢板厚度且入模口处开有外倒角;所述兼具整体强度和冲裁面加工硬化的精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均质化热处理:在真空炉中对钢板进行完全退火;2)强化热处理:对钢板进行淬火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实现碳化物球化,获得强度和塑性的良好配合;3)精冲成形,得到具有整体强度和表面硬化的精冲件。本发明可以实现高强度中碳钢的精冲成形,免除精冲件后续热处理强化工艺,保留精冲件加工硬化效果,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21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38718.7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球棒混合形貌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合成的球棒混合形貌镍锰酸锂材料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球形和棒状混合前驱体,干燥后混锂进行高温烧结,得到球棒混合形貌镍锰酸锂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合成的镍锰酸锂材料球棒形貌保持较好,分布较为均匀,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组装电池进行测试,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大倍率性能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96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46031.3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棒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高锰酸钾和聚乙二醇(200‑1000)采用水热法得到棕色纳米线状MnOOH产物;然后将锂盐、镍盐、纳米线状MnOOH按照Li:Ni:Mn的摩尔比为1.05:0.5:1的比例均匀混合、干燥、碾磨后采用高温固相法进行烧结,得到棒状锂离子正极材料镍锰酸锂。本发明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等优点。该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由于一维方向上的棒状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减弱锂离子嵌脱过程中材料结构的变化,能更好的提高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