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静载梯度拉应力下扩散氢动态分布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171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33791.3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获得静载梯度拉应力下扩散氢动态分布的装置及方法,它涉及一种获得金属在静载梯度拉应力场中扩散氢分布的装置及方法。为解决目前缺乏简单直观研究拉应力与扩散氢分布情况的装置及方法的问题。装置方案:每个加载块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开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第一槽和第二槽均为长方形凹槽,第一槽的长度大于第二槽的长度,第一槽与第二槽沿宽度方向贯通,加载螺栓穿过加载块且与加载块螺纹连接;方法方案:试样处理及加载,应力测量,电化学充氢,扩散氢收集。本发明用于研究金属在静态梯度拉应力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充氢以后,扩散氢在应力场中的动态分布行为。

    纳米贝氏体钢的再纳米化焊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01502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96057.7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纳米贝氏体钢的再纳米化焊接装置及方法,属于高强钢焊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纳米贝氏体钢常规焊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极易转变为硬脆的马氏体组织,从而引发冷裂纹的问题。工件焊缝的两侧布置有红外线电加热片,红外线电加热片的上端面上安装有冷却器,多个电加热片个体沿焊缝中心线方向排布且首尾相连,每个电加热片个体靠近焊缝的侧面的前端和后端各安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冷却器通过信号线与下位机连接,下位机与上位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高温金属进行快速冷却,在发生铁素体相变和珠光体相变之前冷却到贝氏体相变区间,进行一定时间的等温处理,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组织。本发明用于焊接。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对接接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3243B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10615818.6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实现等承载的对接接头设计方法,属于焊接技术领域,解决了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承载能力低于母材的问题。对于焊缝含I型中心裂纹同时母材也存在裂纹的对接接头,主要步骤为:计算接头断裂韧度匹配比、求得母材区的应力强度因子、确定满足母材与焊缝区都存在裂纹时的等承载的焊缝区的应力强度因子、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K因子公式、获得所需的焊缝几何参数值。对于焊缝含中心裂纹而母材无缺陷的对接接头,主要步骤为:测量母材金属的抗拉强度以及焊缝熔敷金属的断裂韧度、求出含I型中心裂纹对接接头的K因子公式、确定等承载的接头几何参数满足的条件、获得所需的焊缝几何参数值。本发明适用于双面施焊的平板对接接头。

    可使焊接接头按母材承载能力承载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1893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615842.X

    申请日:2010-12-30

    Abstract: 可使焊接接头按母材承载能力承载的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焊缝形状设计方法,解决了焊接接头的承载能力低于母材的问题。对于母材和焊缝都出现裂纹的情况,通过焊缝形状设计使焊缝与母材的K因子比值与接头的断裂韧度匹配比相等实现等承载;对于母材无缺陷而焊缝出现裂纹的情况,通过焊缝形状设计使焊缝中裂纹发生失稳扩展的临界应力与母材的抗拉强度相等实现等承载;对于母材中出现裂纹而焊缝中无缺陷的情况,通过焊缝形状设计使母材中裂纹发生失稳扩展的临界应力与焊缝中的峰值应力相等并且不高于焊缝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实现等承载;对于母材和焊缝都不存在缺陷的情况,通过焊缝形状设计使焊缝中的峰值应力和母材平均应力的比值与接头的抗拉强度匹配比相等实现等承载。适用于任何形式的焊接接头。

    一种用于薄壁多通复合管件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0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62179.7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薄壁多通复合管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板坯轮廓形状尺寸,得到曲线轮廓双层板坯;S2:将双层板坯卷曲成横截面非封闭的双层开式筒坯;S3:将双层开式筒坯充液预成形,实现非搭接区域内外层表面的一次复合,得到双层预制筒坯;S4:沿直线去除双层开式筒坯的余料并焊接,得到截面封闭的双层预制管坯;S5:内压整形,完成内外层表面的二次复合,获得最终的薄壁多通复合管件。本发明可以达到制造出大径厚比、壁厚分布均匀、支管高度较大、成形精度高的薄壁多通复合管件的目的。

    一种液面受力测定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479496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253063.2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一种液面受力测定实验平台,它涉及一种受力测定实验平台。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没有动态情况下的液面受力测定装置或方法的问题。水平导轨安装管的一端固装有张紧带轮固定座,圆弧齿同步带安装在主动带轮和两个从动带轮上;水平导轨固装在水平导轨安装管的侧壁上,水平滑块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水平移动座通过同步带压板固装在圆弧齿同步带上,水平移动座与水平滑块固装为一体;两个压力传感器并列固装在水平移动座上,测量座固装在两个压力传感器悬臂一端的上端面上,力臂安装座的中部安装在测量座的上端面上,两个测量力臂安装在力臂安装座上,每个测量力臂的下端安装有一个螺纹夹套,两个重心调整块安装在力臂安装座上。本发明用于液面受力测定。

    一种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417622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421821.2

    申请日:2014-08-25

    Abstract: 一种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水面机器人不能实现滑行与跳跃状态自由转换的问题。包括结构对称的机架、沿机架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组直流电机、蜗轮齿轮减速组、销轴、凸轮组、主动腿、弹簧和支撑腿;蜗轮齿轮减速组包括蜗杆、蜗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销轴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第六转轴、支撑轴、转轴和连接轴,凸轮组包括第一凸轮底座、转动体和凸轮顶盖,主动腿包括凸轮连接杆、耳形连接件、主动腿杆和主动腿足部,支撑腿包括第一支撑腿杆、第一支撑腿足部、第二支撑腿杆和第二支撑腿足部。本发明用于仿水黾水上运动机器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