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17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71985.1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17
Abstract: 灰色关联分析与改进DS推理的电子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涉及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采用简单的方式并准确的实现节点测试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故障预测能力的问题。提取被测电子设备的故障特征构建每个故障特征的参数子空间;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每个故障特征的参数子空间内每个故障特征参数与故障类型样本中特征参数的灰色关联度;从多个灰色关联度中选取关联度最大的特征参数对应的故障,作为被测电子设备的初步故障类型;对每个灰色关联度进行概率赋值,得到每个故障类型的基本概率赋值,采用改进的DS证据推理融合方法对基本概率赋值进行融合,获得被测电子设备最终的故障类型。它用于诊断电子设备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210172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589941.2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29/12
Abstract: 以太网络数据IP地址高速分类装置,涉及一种网络数据按照IP地址进行分类的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数据分类装置稳定性和可配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以66AK2E05芯片为基础,包括数据链路层以太网端口、DMA传输装置、网络数据包加速器和DSP配置程序,通过DSP配置程序的控制,数据链路层以太网端口负责嗅探包含所有MAC地址、IP地址在内的应用系统全体数据帧,DMA传输装置负责优化数据传输的速度,网络数据包加速器负责按照用户配置的IP地址分类信息将接收到的应用系统全体数据分类成各条包含不同IP地址的数据流和一条不包含所有指定IP地址的数据流。本发明用于对网络系统的数据进行分类,减小各个输出网口的数据吞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797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10665851.2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2/26
Abstract: 一种复杂电子信息网络协议数据捕获方法,涉及一种复杂电子信息网络协议数据捕获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复杂电子信息系统调试及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部传输信息难以直观监测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捕获方法的捕获数据过程为建立协议过滤模板、启动数据过滤、捕获与缓存网络数据、数据提取、协议匹配处理、协议单元数据显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系统内部高速以太网数据协议单元级别捕获,实现了数据包从数据单元级别到协议单元级别的转变,解决了目前网络数据捕获工具仅能提供数据单元级别的捕获而影响系统监测效率的问题,适用于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现场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9589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29523.5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9/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548 , G06F2209/549
Abstract: 一种基于TAO的RS422通讯模块远程访问的方法,它属于自动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在测试环境比较苛刻,测试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现代的自动测试系统难以在本地实现操作需求,同时对操作人员来说,操作存在危险性的问题。本发明定义RS422通讯模块远程操控的接口,建立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返回信息显示在客户端面板上;基于TAO的远程操控机制能够在计算机之间实现试验资源的分布式访问与控制,从而使通讯双方不再受距离的影响,达到客户程序透明地调用服务器对象、屏蔽异构网络的网络环境及实现语言和应用软件差异的目标,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自动测试技术领域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95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510829895.4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9/455
Abstract: 一种虚拟试验系统与HLA仿真系统数据交换方法,本发明涉及虚拟试验系统与HLA仿真系统数据交换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虚拟试验系统与HLA仿真系统之间数据交换依赖定制开发、缺乏通用性、对用户编程能力要求较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周期长的问题。过程为:一、获得虚拟试验系统基本信息、虚拟试验系统对象模型信息和虚拟试验系统实例数组;二、获得HLA系统基本信息、HLA对象模型信息;三、声明HLA实例信息;四、得到虚拟试验系统实例信息和HLA实例信息的映射关系;五、生成映射方案文件;六、初始化HLA邦员接口和虚拟试验系统成员接口;步骤七、执行数据交换。本发明应用于虚拟实验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94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274853.9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下的网关部署方法,涉及一种网关部署方法。本发明利用多区间扰动技术克服现有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寻找网关部署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进一步平衡各网关节点之间的负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主要步骤:网关粒子初始化、进行粒子飞行计算、更新粒子历史最优位置与粒子全局最优位置、对粒子全局最优位置进行多区间扰动、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迭代次数到达最大迭代次数P,粒子全局最优位置pg所代表的网关位置即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关的最优部署位置坐标。通过多区间扰动粒子群算法求解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网关的部署位置,比现有基于粒子群的算法相比,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30%左右,负载平衡水平提高130%,显著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83702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274852.4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优化部署方法,涉及一种网关优化部署方法。为了解决几何K中心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部署问题,以缩小覆盖半径,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主要步骤:网关位置向量初始化、网关位置向量变异操作、交叉操作、选择操作、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迭代次数到达P=500,在第500代种群中分别计算各个目标向量对应的适应值,适应值最小的一个目标向量即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关的最优部署位置坐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分进化算法求解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关的部署位置,能够比现有基于粒子群的算法收敛速度提高50%左右,覆盖半径缩小20%,因此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24329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828797.9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基于水平垂直风速最大峰值比的倾斜微下击暴流建模方法,本发明涉及最大峰值比的倾斜微下击暴流建模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多涡环模型只能诱导出垂直向下的微下击暴流场,无法诱导处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微下击暴流场,提出利用倾斜涡环模型诱导倾斜角和朝向角可设的微下击暴流场。另外,针对模型参数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嵌套微分进化算法(DE)依据水平垂直风速最大峰值比的倾斜涡环模型参数选择选择方法。本发明涉及最大峰值比的倾斜微下击暴流建模方法的主要内容为:一、建立倾斜涡环模型;二、根据水平垂直风速最大峰值比对倾斜涡环模型的参数{H,R,Γ}、倾斜角θ与朝向角φ进行选择。本发明应用于微下击暴流建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24847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192223.8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7/00
Abstract: 基于PTP协议与反射内存网的时钟同步方法,涉及虚拟仿真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通信方法由于网络的不平稳性使得时钟同步的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TP协议与反射内存网的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对虚拟仿真试验中主机和节点设备之间的时钟同步,主机和节点设备上插一块反射内存卡,反射内存卡之间通过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步骤一:构建主从时钟;步骤二:偏移校正阶段:步骤三:重复偏移校正;步骤四:数据处理算法得到偏移值;步骤五:得到最佳拟合值;步骤六:延时矫正阶段;步骤七:重复延时矫正;步骤八:数据处理算法得到延时值;步骤九:得到最佳拟合值,完成主时钟和从时钟的时钟同步。本发明适用于虚拟仿真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533779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65851.2
申请日:2015-10-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04
Abstract: 一种复杂电子信息网络协议数据捕获方法,涉及一种复杂电子信息网络协议数据捕获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复杂电子信息系统调试及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部传输信息难以直观监测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数据捕获方法的捕获数据过程为建立协议过滤模板、启动数据过滤、捕获与缓存网络数据、数据提取、协议匹配处理、协议单元数据显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系统内部高速以太网数据协议单元级别捕获,实现了数据包从数据单元级别到协议单元级别的转变,解决了目前网络数据捕获工具仅能提供数据单元级别的捕获而影响系统监测效率的问题,适用于水面舰艇作战系统现场调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