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絮体分形成长过程原位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646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72251.X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中絮体分形成长过程原位测定方法,它涉及一种絮凝过程定量测定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水处理工程中无法对水中絮体生长、破碎等动态过程的形态变化特征进行准确测定,采用常规图像法获得的絮体分形维数值代表性差、数据规律模糊问题。它的过程为:采用数字摄像机原位拍摄获得絮体絮凝全过程的絮凝图像,分析一定时间间隔的多个絮凝图像文件中的絮体影像,获得基于絮体动态生长过程的分形维数,即絮体成长分形维数值Dfg作为测定结果。本发明能够获得絮凝全过程的清晰絮体影像,还能准确定量测得絮凝过程中絮体分形聚集特征参数及表征絮凝全过程效果。本发明获得的结果能够对絮凝剂的生产、使用、絮凝工艺设计及运行控制等过程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水体化学需氧量在线虚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4060C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610010447.2

    申请日:2006-08-28

    Inventor: 南军 孙德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水体化学需氧量在线虚拟监测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水中优控污染物智能在线监测方法。为了解决传统水体化学需氧量监测仪器成本过高、取样维护复杂、存在二次污染、无法真正实现在线检测等问题,本发明运用相似性理论,将与水体化学需氧量值有密切联系,又便于直接在线测量的水质参数作为监测输入变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对象特性、离线训练模型,并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进行非线性回归,通过网络学习来精确地在线监测出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其开发及运行成本较低,无二次污染问题,具有模块化、开放性及互换性的特点和好的资源复用性。

    水中絮体形态原位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8630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44647.1

    申请日:2007-11-21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中絮体形态原位识别方法,它涉及一种絮体的检测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水处理絮体检测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存在代表性差,絮体破碎、重叠,导致获得的絮体形态特征与真实值相差较远,致使得到的计算结果千差万别,数据规律模糊的缺陷。絮体形态原位识别方法:通过拍摄、图像处理和运算,计算出絮体形态特征参数β,絮体形态特征参数β值越小,絮体越密实,絮凝效果越好,絮体形态特征参数β值越大,絮体越疏松,絮凝效果越差。本发明方法不但可获得清晰的絮体图像,而且可以保证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对絮体生长、破碎等动态过程进行原位检测识别和准确地表述,因此可作为一种全新有效的动态识别技术手段,应用于实际水处理生产过程中。

    湿煤运输防冻复合涂料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23930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10540.3

    申请日:2006-09-13

    Inventor: 南军 南广锡

    Abstract: 湿煤运输防冻复合涂料,它涉及防冻复合涂料。它解决了现有在寒冷地区运输的湿煤与金属车厢冻粘,卸车困难,耗工误时。本发明由底漆和面漆组成,底漆由主剂与固化剂按重量份比为3~5∶1;主剂由环氧树脂25~35%、氧化铁红10~20%、滑石粉15~22%、二甲苯25~40%、消泡剂0.5~2.0%组成;固化剂由聚酰胺树脂32~40%、二甲苯28~36%、正硅酸乙酯12~20%、附着促进剂8~15%组成;面漆由主剂与固化剂按重量份比为9~11∶1;主剂由含氟树脂45~55%、酞青蓝0.5~1.4%、钛白粉15~25%、二甲苯20~30%、防沉剂0.2~0.8%组成;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本发明具有极好的耐水性、抗磨性和强自清洁抗粘污性,在零下25~45℃下湿煤与运输车的厢体不冻粘,卸湿煤干净、快速。

    水体化学需氧量在线虚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2616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10447.2

    申请日:2006-08-28

    Inventor: 南军 孙德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水体化学需氧量在线虚拟监测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水中优控污染物智能在线监测方法。为了解决传统水体化学需氧量监测仪器成本过高、取样维护复杂、存在二次污染、无法真正实现在线检测等问题,本发明运用相似性理论,将与水体化学需氧量值有密切联系,又便于直接在线测量的水质参数作为监测输入变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对象特性、离线训练模型,并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进行非线性回归,通过网络学习来精确地在线监测出水中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其开发及运行成本较低,无二次污染问题,具有模块化、开放性及互换性的特点和好的资源复用性。

    水中絮体分形脉动影像实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755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9869.8

    申请日:2006-03-29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中絮体分形脉动影像实时检测方法,涉及一种水处理检测方法。为了解决传统影像测定法代表性差、误差大、每次测定需要繁琐的尺寸标定步骤、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本发明的步骤是:利用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连续拍摄反应池前段絮凝水样,把采集到的絮凝图像按先进先出的原则编成队列进行处理,利用反应水中絮体脉动现象的絮体投影面积百分比标准差值ΔS和絮体长轴百分比标准差值ΔL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絮体当前时刻的统计分形维数值W。本发明采用实时脉动检测的方法和相对百分比的概念,将检测到的统计分形维数值W作为检测水中絮体自相似分形特征的实时指标,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准确稳定等优点。

    水处理絮凝效果颗粒计数分维在线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21746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9870.0

    申请日:2006-03-29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水处理絮凝效果颗粒计数分维在线检测方法,涉及一种水处理检测方法。为了解决常规水处理絮凝效果检测方法不能准确反应水中絮体动态变化过程、滞后时间长、适应范围窄等问题,本发明的步骤是:在水厂安装颗粒计数仪在线检测8个粒径通道的微絮凝水样粒子数,根据各通道的检测值N、各通道粒径中值D和颗粒总数值P进行运算得到平均粒径值M,通过平均粒径值M和粒径标准偏差值A计算得出反映微絮体分形结构特点的计数分形维数值E。本发明利用简易可行的颗粒计数法来计算微絮体的计数分形维数值E,将其作为检测水处理絮凝效果的评价指标,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滞后时间,增强了检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节省药剂投量,提高水质保证率。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絮凝投药分形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97547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43881.1

    申请日:2004-09-20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絮凝投药分形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它属于一种水处理投药检测技术。本发明灯箱(1)设置在透明的絮凝沉降槽(2)的一侧,CCD摄像机(3)设置在透明的絮凝沉降槽(2)的另一侧,CCD摄像机(3)与灯箱(1)隔透明的絮凝沉降槽(2)相对设置。CCD摄像机(3)将透明的絮凝沉降槽(2)中的被测工艺水样中絮体的光信号转化为模拟电信号,此电信号再经A/D采集卡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计算机(5)的处理系统形成数字图像信息,然后应用视觉模式识别技术结合分形理论对图像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水处理投药系统影响因子众多,不能迅速准确检测絮凝程度、滞后时间长、可使用的絮凝剂种类有限等问题。

    智能絮凝投药系统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7737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13527.4

    申请日:2004-01-17

    Inventor: 南军

    Abstract: 智能絮凝投药系统,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智能化控制的絮凝投药系统。中心控制柜(1)的(1-4)、(1-5)分别接投药泵(2)的(2-2)、投药泵(3)的(3-2),(1)的(1-6)、(1-7)、(1-8)、(1-9)分别接流量计(4)的(4-3)、原水浊度仪(5)的(5-2)、(10)的(10-2)、清水浊度仪(7)的(7-2),(2)的(2-2)、(3)的(3-2)通过投药管(13)接混合器(6)的(6-2),进水管(11)的一端接(4)的(4-1),(4)的(4-2)接(5)的(5-1)并接(6)的(6-1),(6)的(6-3)接中间参数仪(10)的(10-1)并接反应池(8)的(8-1),(8)的(8-2)接沉淀池(9)的(9-1),(9)的(9-2)接(7)的(7-1)并接出水管(12)的一端。本发明具有对水质和絮凝程度快速检测的能力、能使用多种混凝剂、能自动也能手动运行、系统稳定、造价低。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潜在致涝管段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9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5872.3

    申请日:2025-01-06

    Inventor: 南军 何黎 叶雪松

    Abstract: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潜在致涝管段的识别方法,它属于城市排水管网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结构中存在引发内涝风险的管段进行识别的准确性差、效率低,以及识别方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发明基于排水管网的拓扑结构图文件,将检查井、排水口、管道等构件抽象为点和边,并构建二维矩阵以表征排水管网系统中管道的连接关系与拓扑特征,在不使用水力模型的情况下,利用排水管网的拓扑图快速、准确定位出逆坡管道以及大管接小管的管道,即定位出可能引发城市内涝的关键问题管段,为城市管网优化设计和内涝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实现对排水管网潜在致涝管段的快速、准确识别。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城市排水管网潜在致涝管段识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