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0914445.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QCM‑D仪器,以污泥稀释液为吸附层基底,构建污泥‑污泥调理剂‑污泥的层层组装结构,实时监测层层组装过程中振荡频率和耗散因子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标准化耗散因子评价污泥调理剂对污泥的絮凝效果、骨架构建能力以及管道泵送性能。该评价方法从单层絮体的角度对调理剂絮凝效果进行评价,直观地对比了调理剂在骨架构建方面的功能倾向和管道泵送性能,为新型调理剂的研发和调理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无需进行高压过滤或板框脱水实验,依赖从业人员的经验通过观察絮体形态或脱水性能来判断。

    一种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8516.8

    申请日:2022-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水浴桶、拉拔器、加载器和控制器。机架固定设置;水浴桶可拆卸安装于机架的底板上,用于对沥青混合料试样进行水浴控温;拉拔器穿过机架的中层隔板,拉拔器下端伸入水浴桶内,拉拔器上端与加载器输出端连接;加载器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中层隔板上,可传动拉拔器在装有水和沥青混合料试样的水浴桶中做往复压拔运动,模拟雨天车轮对沥青路面泵吸作用造成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水冲刷;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板上,与加载器和水浴桶电连接,可实现对沥青混合料试样水浴控温与动水冲刷的系统控制。通过测定试验前后沥青混合料试样的质量,利用公式计算沥青与集料的剥落率来评价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以解决现有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试验存在的测试条件脱离实际、试验结果受实验员主观影响大及评价指标代表性差的问题。

    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7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14445.6

    申请日:2020-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CM‑D的污泥调理剂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QCM‑D仪器,以污泥稀释液为吸附层基底,构建污泥‑污泥调理剂‑污泥的层层组装结构,实时监测层层组装过程中振荡频率和耗散因子的变化曲线,并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标准化耗散因子评价污泥调理剂对污泥的絮凝效果、骨架构建能力以及管道泵送性能。该评价方法从单层絮体的角度对调理剂絮凝效果进行评价,直观地对比了调理剂在骨架构建方面的功能倾向和管道泵送性能,为新型调理剂的研发和调理参数的优化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无需进行高压过滤或板框脱水实验,依赖从业人员的经验通过观察絮体形态或脱水性能来判断。

    一种一维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33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08246.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维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源和氨水分别盛放在两个容器中备用;准备载玻片为生长衬底,清洗、干燥后备用;将盛放硅源和氨水的容器和干燥后的载玻片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密封并抽真空,将真空干燥器置于恒温箱中,恒温保存;将真空干燥器从恒温箱中取出,冷却至室温,将载玻片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载玻片表面的薄膜即为一维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得到的一维纳米二氧化硅由直径为46~53nm的非晶态二氧化硅组成,并且该一维纳米二氧化硅具有疏水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合成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气相沉积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59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191935.1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反应腔体(1),还包括反应物注入组件、真空减压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所述的反应物注入组件和真空减压组件均与反应腔体(1)连通;将基底物(2)放入反应腔体(1)中,用真空减压组件将反应腔体(1)抽真空后,关闭真空减压组件,通过反应物注入组件将反应物注入反应腔体(1)中,通过温度控制组件控制反应腔体(1)内的温度,使得反应物气化并沉积在基底物(2)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气相沉积过程可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等优点。

    一种具有均匀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87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191962.9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均匀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基底材料置于反应腔体中,抽真空使反应腔体内呈真空状态;(2)将催化剂注入反应腔体中,调控温度使催化剂气化,沉积在基底材料的表面;(3)将反应腔体中多余的催化剂除去,再次抽真空使反应腔体内呈真空状态;(4)将包覆材料注入反应腔体中,调控温度使包覆材料气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基底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包覆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坯料;(5)将坯料取出,20~160℃真空干燥0.5~24h,去除坯料上残留的催化剂和包覆材料,得到具有均匀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步骤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

    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宽光谱减反射膜

    公开(公告)号:CN10499298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310766.4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宽光谱减反射膜。该宽光谱减反射膜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种纳米金属氧化物(TiO2、ZrO2、MgO、HfO2、Al2O3等)、非金属氧化物(SiO2等)或氟化物(MgF2等)溶胶,通过浸渍提拉法镀膜,将不同的纳米膜层按折射率梯度变化的规律堆叠。经过一定的表面处理后,可实现多结太阳能电池在300~1700nm光谱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达到5%左右。该镀膜工艺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可大幅提高多结太阳能电池的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多结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一种高采光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8720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19924.8

    申请日:201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凝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采光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即采用有机硅元经过酸碱两步催化形成二氧化硅湿凝胶,经老化结合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出超高采光率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反应过程简单、成本低等特点。所得到的材料具有纳米尺度多级结构,最高透光率为91.8%,在超级隔热采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耐候性太阳能玻璃表面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0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07684.8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太阳能玻璃表面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耐候性减反射膜由镀在太阳能玻璃表面的结构致密的高折射率膜层和低折射率膜层形成的W型(λ/2-λ/4)光学膜系组成。所述的致密高折射率膜层材料是折射率为1.7~2.1的ZrO2或TiO2或HfO2薄膜之一,膜层厚度为130~145nm之间。所述的致密低折射率膜层材料是折射率为1.35~1.43的SiO2或MgF2薄膜之一,膜层厚度为85~100nm之间。镀膜后的超白玻璃在400~800nm波段的平均透过率大于6%;薄膜硬度大于5H,耐摩擦测试和酸溶液浸泡后的薄膜透过率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使用一年后薄膜的平均透过率仅仅降低了0.05%。另外,镀膜用的镀膜液均为有机醇盐的单一体系,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均保持较高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规模化生产的重复性和可行性。

    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233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310000374.9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低成本制备方法。即以廉价的水溶胶为前驱体,去离子水为溶剂,添加酸性催化剂,并在其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不需要进行任何表面修饰和溶剂替换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该气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其热导率可降至较低水平,弹性模量可达6Mpa以上,同传统的纤维复合气凝胶机械强度相当。这种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于工厂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