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88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94126.0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10/10 , G06Q50/26 , G06F16/29 ,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规划一体化城市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验证模块、文件管理模块、数据编辑模块、城市三维模型构建模块、规划目标确定模块、城市资源确定模块、规划分析模块、参考图生成模块、校验模块、评价模块、结果输出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本发明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结合城市规划部门对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进行城市的规划决策,同时对于城市的规划决策从规划目标完成度、城市资源耗费度、城市智能化以及便捷化程度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价,能够保证决策的可靠性,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设计单位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城市地理空间对象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10028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321259.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热管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电量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绝缘强度检测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温度管理模块、电压管理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能耗计算模块、续航计算模块、性能测试模块、安全监控模块、故障报警模块、故障保护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故障保护模块使得在电池管理主控器和电池管理从控制器发生通信故障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充电过程中,完成故障模式向安全模式的转化;同时,通过性能测试模块可以预测动力电池系统的温度适应性,测试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性能,为评估动力电池系统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可靠的评估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97989.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N25/2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围护结构热阻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墙体热阻的爬墙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方法,车身主体嵌装有摄像头,车身主体通过转轴与滚轮连接,滚轮之间套接有履带;车身主体设置有导轨,导轨位于履带两侧;车身主体底部通过液压杆与热阻箱连接,热阻箱滑接在导轨上,使液压杆、热阻箱和导轨与车厢主体连接在一起;车身主体下侧两滚轮连杆上放置多个直径较大的负压吸盘,负压吸盘与真空泵连接。本发明负压吸盘会将机器人下部空气抽走,使机器人稳固在被测位置,热阻箱在液压杆的作用下沿着导轨运动至被测墙体外表面,测试墙体热阻。本发明同时具备履带式、负压吸附式,可以应用现场围护结构热阻测量的方法或者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651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20516.4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业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业化系统及方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建筑工业化系统包括:建筑数据导入模块、主控模块、数据生成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建筑样式设计模块、建筑模型构建模块、配件制造模块、建筑装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数据生成模块简化了BIM的业务数据的复杂度;BIM业务数据采用数据库文件管理,解决BIM数据量大,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同时,通过数据融合模块将原始数据发送到本地处理软件(异构数据处理程序),本地处理软件将原始数据处理成特定统一的JSON数据,从而消除数据的异构性,最后将JSON数据存储至关系型数据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48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06001.X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M99/00 , G01N25/20 , G01R31/367 , G01R3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管传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热管传热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温度检测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热管温度数据,热损耗检测模块通过热管监测设备检测热管热损耗数据;根据检测的数值,中央控制模块控制传热效率计算模块,计算程序计算热管传热效率数据;控制故障诊断模块通过诊断电路对热管连接电池故障进行诊断;根据传热效率和电池故障数据结果,通过热管寿命预测模块利用预测程序对热管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故障诊断模块能够在短路发生的初始阶段、尚未出现高温之前诊断电池的短路及漏液情况,准确预测短路引起的最大温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21257.6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管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导热材料的热管散热系统,用于实现数据运算和控制的主控模块;热管温度采集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多孔导热材料的热管温度数据;导热系数计算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计算程序对多孔导热材料的热管导热系数进行计算;阈值设定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设定程序设定温度阈值数据。本发明通过导热系数计算模块可根据材料内部有无湿相变选择对应模型求解相应的导热系数,适用于材料导热系数的准确计算;同时,通过散热测试模块可以在用户非工作时段进行测试,使得散热测试的周期降低,进而使得散热测试效率提高,降低了产品散热开发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955306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811101391.0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线用换热器,包括外壳、换热管和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套环、固定在套环下端的环形刮板和第二环形齿轮,第二环形齿轮通过固定在其上端的T型滑块与设置在套环内侧的环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齿轮内侧设置有刷毛,相邻的套环通过连接杆固定,换热管上的多个第二环形齿轮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传动带和套环均与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所述套环之间设置有刷球,与刷球固定的转轴贯穿连接杆且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传动带啮合,相邻的刷球的朝向交错相反设置。本发明设计新颖,设置的传动带转动时通过齿轮带动刷球转动,从而对换热管的内弧处进行刷洗,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刷洗装置无法对换热管内弧处进行刷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40953.7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装置,包括消音器本体;所述消音器本体呈L形设置,其水平端的端部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上固定有用于连接的法兰盘,消音器本体的竖立端下部设置为出气口,所述消音器本体的内侧固定有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斜行孔,所述第二汇流板与第一汇流板之间安装有锥形汇流板。本发明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第一汇流板和第二汇流板,及设置在其上的斜行孔,使得经过多个斜行孔内的气体会向第一汇流板或第二汇流板中心线上吹动,从而将进入消音器本体内的气体向中间位置处聚集,大量减少气体吹向消音器本体的侧壁上,减少气体与侧壁之间的撞击,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9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993286.6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管廊项目的自动巡检系统。包括轨道、输电线缆和巡检机器人,其中轨道和输电线缆分别吊设在管廊上部,沿管廊进行布设,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上运行,通过受电弓与输电线缆的接触接收电能。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巡检系统是针对城市综合管廊的巡检设计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高效率,采用悬挂式运行模式,能适应综合管廊内部的复杂条件,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能够实现综合管廊的全面快速检测及24h循环动态巡检,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综合管廊巡检的安全性和巡检效率,保证了巡检任务的饱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77786.2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清洁能源供能系统的评估方法及应用,所述基于大数据的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包括性能数据采集单元,用于收集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在运行期间的性能数据;数据传输单元;分类单元,用于确定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在运行期间产生的环境影响类型;评估单元,用于得到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对环境影响的评估;供能单元,用于使用供能评估程序根据评估单元的评估结果确定供能信息;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本发明可以定量、客观、较为准确的分析不同清洁能源系统的各类型环境影响,探寻各能源系统主要环境影响,通过对比清洁能源系统与传统能源系统间的环境影响差异,评估清洁能源系统的相对环境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