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场地测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106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0153767.7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移动平台的场地测试方法,包括:根据自动驾驶指令,控制可移动平台设有的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探测数据,并控制可移动平台设有的自动驾驶系统根据探测数据,生成自动驾驶车辆匹配的第一驾驶控制信号;将第一驾驶控制信号转换为可移动平台匹配的第二驾驶控制信号,第二驾驶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可移动平台在目标路段进行驾驶,目标路段设置有交通参与者;获取可移动平台响应于交通参与者的驾驶数据,并根据驾驶数据确定所述自动驾驶车辆与交通参与者的测试数据。该方法能够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场地测试的真实性。

    自动驾驶测试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61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80087993.9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一种自动驾驶测试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车辆(100)包括:车辆平台(10)、第一驾驶系统(11)和第二驾驶系统(12);第一驾驶系统(11)和第二驾驶系统(12)均与车辆平台(10)连接,第一驾驶系统(11)用于使第一驾驶员通过第一驾驶系统(11)驾驶车辆;第二驾驶系统(12)用于使第二驾驶员通过第二驾驶系统(12)驾驶车辆;第一驾驶系统(11)能够将第一驾驶员对第一驾驶系统(11)触发的第一自动驾驶指令发送给第二驾驶系统(12),以使第二驾驶员能够通过第二驾驶系统(12)驾驶车辆(100)。

    用于智能汽车避撞安全性验证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41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9277.1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智能汽车避撞安全性验证的测试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待测试车辆的避撞安全性的宏观测试需求,确定与当前测试相适应的测试原语,测试原语为用于提取测试场景的指导媒介;根据测试原语,从测试场景库中匹配及衍生不同危险度等级的测试场景;将待测试车辆在不同危险度等级的测试场景中进行测试,生成相应的测试数据,从而根据测试数据确定待测试车辆避撞安全性的评分。本发明可作为验证智能驾驶汽车避撞安全性的测试评价框架。

    一种用于建立针对智能车辆的测试场景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0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14724.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建立针对智能车辆的测试场景库的方法,包括:基于自然驾驶数据(NDD)提取真实测试场景的关键特征集合,根据部分关键特征对NDD分类以形成若干类逻辑场景,进而建立逻辑场景与部分关键特征之间的第一关联映射;确定部分关键特征与智能车辆的各个智能特性之间的联系,形成智能化程度评价体系,以建立部分关键特征与智能化程度分级之间的第二关联映射;基于第一和第二关联映射建立逻辑场景与智能化程度分级之间的第三关联映射,并通过自动标记并提取真实测试场景来获取包含待测特征分级信息的测试场景;基于第三关联映射进行场景重构,以得到模拟测试场景,并将其与真实测试场景进行组合以形成包含待测特征分级信息的测试场景库。

    一种车辆胎压速降应急防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872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10842180.0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胎压速降应急防护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接口与胎压及车辆状态监测模块相连,输出接口与控制模块和报警器相连。执行模块的核心执行机构:胎压速降应急防护装置,包括平行四边机构、气囊组件和防撞块等,气囊组件包括气体发生器和防护气囊等。在车辆发生胎压速降等异常时,本发明能根据胎压下降速率、车速、路况等信息报警或同时执行应急防护操作:以合适的方式引爆各悬架处的防护气囊,并在平行四边机构的作用下,垂直嵌入固定在各车轮顶处车身上的防撞块凹坑内,起到类似主动悬架调节车身姿态和车轮定位参数等作用,重新分配作用在各车轮上的垂直载荷,从而调节各车轮受力,使车辆迅速趋于理想运动状态。

    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3282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517733.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由驱动模块、馈能模块和支撑模块组成,采用对称结构,所述的驱动模块在外力作用下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驱动馈能模块,馈能模块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单向旋转运动并进行发电,支撑模块对驱动模块和馈能模块进行导向和支撑;所述的驱动模块中的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副将直线运动转化为馈能模块中内转子的旋转运动;馈能模块中的外转子为永磁体,内转子与外转子通过锥面的接触与分离实现动力单向传递;外转子和定子组件相对旋转进行发电;所述的定子组件由线圈支架和线圈组成。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振动能量回收装置的效率,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机械传动损失。

    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54165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10377383.4

    申请日:2014-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式馈能交联悬架系统,包括结构相同的四支泵式馈能减振器,其均具有液压发电模块,悬架系统在路面激励下产生油液单向流动,进而驱动液压发电模块进行发电;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改变交联形式,实现不同的油液流动模式,例如“左右交联、前后连通”、“对角交联”或“单轮自连通”;通过增加控制阀块,还可在上述交联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达到不同的车身控制性能。本发明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充电管理电路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充电,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此外,通过发电机外接负载控制,可实现悬架半主动控制,同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双作用磁流变压力流量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32671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60775.0

    申请日:2013-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作用磁流变压力流量控制阀,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上端盖和下端盖,两者中间形成的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力轴;推力轴的两端与上端盖和下端盖的中空内部形成两个空腔,分别安装有上流量控制腔和下流量控制腔;上端盖和下端盖通过活塞固定在一起,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分别加工有上辅助阻尼孔、下辅助阻尼孔,活塞内环开有与阻尼孔连通的辅助通道;辅助通道的开度由推力轴的滑动行程来决定。本发明采用的磁流变液屈服强度变化响应快,范围广,可以使本发明获得响应速度快和承压范围极大的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可移植性强,能够接入电控单元实现智能化控制,且能够实现对双向流量的无级化控制。

    一种囊式磁流变液挤压流动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6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57910.X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式磁流变液挤压流动动力学特性测试装置,包括柔性囊,所述的柔性囊上边沿通过同轴安装的上端盖和上导向座夹紧密封,柔性囊下边沿通过同轴安装的下端盖和下导向座夹紧密封,柔性囊的外侧、外缸筒内部设有励磁线圈;所述柔性囊、上端盖及下端盖之间形成工作腔,工作腔中注入磁流变液或者其他待测液体;所述柔性囊、上导向座及下导向座之间形成导向空腔,引导柔性囊的挤压变形。本发明可用于测试磁流变液挤压或拉伸流动动力学特性,特别是高频激励下的磁流变液挤压或拉伸流动动力学特性;亦可用于其他流体等体积或等面积挤压流动动力学特性的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