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038228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833768.7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P5/02
Abstract: 一种气体动态速度测量记录仪,涉及气体速度测量。设有动态压力信号感受模块、模拟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流速显示模块、流速数据存储模块;所述动态压力信号感受模块的动态压力信号输出端接模拟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模拟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的气体速度数字信号输出端分别接流速显示模块和流速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模拟信号接收及处理模块设有单片机单元、供电单元、晶振滤波单元、RS232通讯单元和状态指示单元;单片机单元的输入端口分别与供电单元、晶振滤波单元和RS232通讯单元连接,单片机单元的输出端口与状态指示单元连接,供电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晶振滤波单元和RS232通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474168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819661.2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双入射弯曲激波的宽速域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外压段、涡轮通道隔离段和分流板;所述涡轮通道隔离段包括依次连接的涡轮通道扩张段和涡轮通道等直段,涡轮通道扩张段入口为类矩形型面,涡轮通道扩张段的出口为圆形型面;所述分流板包括第一级分流板和第二级分流板,第一级分流板的转轴设于进气道第一级压缩型面的末端位置,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级分流板的的转轴设于进气道涡轮通道上壁面曲线的二次导数为零的位置,另一端为自由端;其中,当进气道的工作状态从设计点转到非设计点时,两级分流板联动配合,分别绕转轴向上匀速运动,根据满足起动性能及泄除多余流量的需求,两级分流板运动到匹配当前工况的最佳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4690217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714037.6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弯曲激波理论反设计法的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涉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进气道。设有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设有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压缩型面、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唇口、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肩部、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隔离段;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压缩型面于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肩部处转平进入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隔离段,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隔离段根据出口面积要求将肩部型线等直或扩张拉伸获得。兼顾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的流场特征与两级压缩内乘波进气道出口性能,实现波系结构和出口参数分布的两级压缩流场可控设计,在保证压比情况下大大提升总压恢复,压缩效率有很大提升,进气道特征长度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213450609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498075.0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C7/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弯曲激波理论反设计法的全三维内转进气道,涉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进气道领域,所述全三维内转进气道包括全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进气道唇口、进气道肩部、全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所述全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于进气道肩部处转平进入全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所述进气道唇口位于全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对应入射激波截止处;所述进气道肩部位于全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对应反射激波截止处。保证全流量捕获来流,增大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外流阻力;在低马赫数情况下又能自动调整溢流,拓宽进气道的工作马赫数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9080155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903944.X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圆锥前体激波的前掠内乘波进气道一体化装置,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设有圆锥构型前体与前掠内乘波进气道,所述前掠内乘波进气道由三维内收缩进气道经倒置安装于圆锥构型前体的后下方,利用曲面拟合得到的头锥激波面对三维内收缩进气道型面进行切割,去除伸出头锥激波面的部分后得到;所述前掠内乘波进气道设有前掠内乘波进气道压缩型面、前掠内乘波进气道下唇口、前掠内乘波进气道肩部和前掠内乘波进气道出口。实现了圆锥前体的外压缩流场与前掠内乘波进气道的内收缩流场的良好匹配;同时,该构型还具有良好的升阻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633355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446315.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基于三维弯曲激波组合进气道,涉及飞行器的超声速组合进气道。包括进气道压缩型面、分流板、亚燃火箭通道隔离段、亚燃火箭通道扩张段、涡轮通道隔离段和涡轮通道扩张段;分流板设于中心体前端入口处,滑移线将组合进气道分成上下两部分起到分流作用,上部分为亚燃火箭通道,下部分为涡轮通道,分流板用于控制涡轮通道开关,亚音速工作时分流板打开,超音速工作时分流板关闭。同时兼顾组合进气道横向流动与组合进气道的出口性能,保证全流量捕获来流,增大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外流阻力;在推力不足时,可通过亚声速通道的推力弥补,进而拓宽进气道的工作马赫数范围,拓宽组合进气道的设计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进气道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7920737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901387.3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超燃与亚燃双燃烧室的三动力组合发动机,涉及组合发动机。设有三维内转进气道、涡轮通道、冲压火箭组合通道和尾喷管;三维内转进气道设有两个出口,一个接涡轮通道,另一个接冲压火箭组合通道;涡轮通道和冲压火箭组合通道共用尾喷管;三维内转进气道和尾喷管设有2个分流板;所述涡轮通道设有涡轮发动机,冲压火箭组合通道设有冲压通道和引射火箭通道,所述引射火箭通道设有中心锥、火箭和亚燃燃烧室,所述中心锥的位置控制引射火箭通道的工作状态;冲压通道与引射火箭通道出口设有超燃燃烧室;所述尾喷管还设有喉道面积调节板,保证冲压火箭组合通道在不同来流马赫数状态下可以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6427276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101751.1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壁面压力可控的内外乘波一体化装置,涉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设有外乘波体飞行器和三维内转进气道;所述三维内转进气道设有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三维内转进气道唇口、三维内转进气道肩部型线、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和三维内转进气道横向溢流口;所述外乘波体飞行器与三维内转进气道依靠二元平面楔导乘波段连接过渡,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于三维内转进气道肩部处转平进入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三维内转进气道横向溢流口存在于外乘波体飞行器与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连接过渡处。
-
公开(公告)号:CN205990965U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620789718.8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C7/04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进气道,涉及高超声速进气道。设有弯曲激波压缩型线、入射弯曲激波、唇口以及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所述弯曲激波压缩型线分为直线段与等熵段;所述入射弯曲激波由弯曲激波压缩型线直线段产生的斜激波与弯曲激波压缩型线等熵段产生的马赫波交汇所致;所述唇口与入射弯曲激波相切;所述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包括逆向泄流槽与回流通路,所述逆向泄流槽与零攻角状态下分离包前缘点重合,端点的逆向泄流槽与最大正攻角状态下分离包前缘点重合,实现对于攻角变化的自适应。提高进气道的起动性能,拓宽进气道的工作范围,提高进气道抗干扰能力,增强进气道稳定工作的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823451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90066.X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2C7/042
Abstract: 一种带完全流向抽吸通道的三维内转进气道,涉及进气道边界层抽吸。设有三维内转进气道,所述三维内转进气道设有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三维内转进气道唇口、三维内转进气道肩部和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三维内转进气道用于实现内部乘波,三维内转进气道压缩型面于三维内转进气道肩部的型线处转平进入三维内转进气道隔离段。可以显著提升三维内转进气道自起动性能。可以保证将附面层低能流完全排除,同时不影响进气道内部流动特征。进气道为三维内转进气道可保证全流量捕获来流,增大发动机推力的同时减小外流阻力。保证三维内转进气道不会因为完全流向抽吸通道而牺牲总体性能,从而在不降低升阻比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进气道的自起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