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北斗系统的四螺旋分布加载振子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2769183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3559.8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北斗系统的四螺旋分布加载振子微带天线,涉及一种微带贴片天线。提供一种主要应用于北斗系统的四螺旋分布加载振子微带天线,不仅回波损耗低,干扰小,增益、对称性和集成度较高,小型化,而且具有定向辐射特性的应用于北斗系统的四螺旋分布加载振子微带天线。设有基板,在基板的两面覆有铜,基板的上表面设有四螺旋振子臂结构,所述四螺旋振子臂结构的各边回绕形式形成螺旋振子,在螺旋振子中设有加载孔和馈电孔,所述四螺旋振子臂结构向各边的中心回绕720°;基板的下表面为接地板,接地板与馈电铜轴线的外芯相连,加载孔与馈电铜轴线的内芯相连。

    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双目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29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0984034.1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双目摄像头的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控制可见光摄像头进行人脸检测,并控制近红外摄像头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可见光摄像头检测到可见光人脸时,唤醒近红外摄像头,并通过近红外摄像头对当前场景进行拍摄以获得近红外图像;采用预设的校准模型对可见光人脸区域进行校准,获得近红外人脸区域;如果近红外人脸区域有人脸,则将可见光人脸区域的图像与近红外人脸区域的图像进行融合;分别对可见光人脸区域的图像、近红外人脸区域的图像和融合图像进行活体判别;由此,本发明自动校准两个摄像头的人脸区域,避免在双路视频流中的重复工作,并将图像融合以辅助活体检测,从而提高活体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涡轮叶栅流道拓扑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11945.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体拓扑优化的涡轮叶栅流道拓扑设计方法,属于涡轮气动设计领域。建立发动机涡轮叶栅流道拓扑优化的几何模型,确定设计域和出入口位置;构建关于流体的能量耗散、涡轮转动方向动量以及流体所占体积分数等三个目标函数;调整目标函数之间数量级确保量级相近,以此构建修正的多目标函数;定义相应边界条件并求解流场,利用伴随法求解伴随流场,输出伴随乘子,进行灵敏度分析计算;将目标函数值及其灵敏度代入MMA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更新设计变量;判断目标函数是否收敛,若否,则将更新的设计变量代入MMA优化算法继续迭代,若满足,则输出最终拓扑结果。无需给定几何信息及初始叶型,为发动机涡轮叶栅构型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扳手型谐振环加载北斗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93471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10362277.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扳手型谐振环加载北斗微带天线,涉及一种微带天线。设有介质基板、上下表面良导体层和同轴馈电结构;上下表面层分别涂敷于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上表面层为正方形贴片,正方形贴片设于介质基板中部,在正方形贴片的一组对角上对称加载2个扳手型谐振环,扳手型谐振环由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矩形缝隙和带缺口的圆环刻槽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顶点与正方形贴片所选加载对角的顶点重合,两条直角边位于由此顶点引出的正方形贴片两条边上,矩形缝隙的一条短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的斜边重合,矩形缝隙的另一短边为圆环刻槽外圆的一条弦,圆环刻槽的圆心位于正方形贴片所选加载的该组对角的对角线上;同轴馈电结构的同轴内导体接正方形贴片。

    工形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多频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86823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180722.4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工形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多频段天线,涉及宽带印刷天线。设有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表面敷有良导体层。上表面良导体层设有带宽缝的接地板、带工形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的辐射贴片和微带馈线。带宽缝的接地板轮廓为矩形,宽缝结构形状也为矩形,接地板顶端内侧加载倒置的短T形枝节,接地板底端与馈线邻近处设计为弧形缺陷地结构;带工形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的辐射贴片采用类矩形结构,类矩形底端形状为渐变弧形结构;工形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设计为在辐射贴片左右两侧对称刻蚀两个T形缝隙形成工形缝隙,介质基板下表面上加载两个矩形枝节分别与上层两个工形缝隙对应;微带馈线为矩形结构,与辐射贴片相连。

    带斜梯式调谐臂及耳状耦合圆环的北斗双频宽频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61739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019639.9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带斜梯式调谐臂及耳状耦合圆环的北斗双频宽频微带天线,涉及一种双频微带天线。设有介质基板,介质基板上下表面分别敷有良导体层,所述上表面良导体层为正方形贴片,所述正方形贴片中心沿对角线方向刻有矩形缝隙,所述正方形贴片外沿挖有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梯形宽槽,所述梯形宽槽内设置有斜梯式调谐臂的辐射结构,所述斜梯式调谐臂上刻有多个平行四边形状耦合孔;通过斜梯式调谐臂调节天线高低频频比,以精确产生所需的高低频频段,斜梯式调谐臂末端设有耳状耦合圆环,通过耳状耦合圆环可控制天线频点,并有效实现匹配阻抗,展宽天线频带,所述下表面良导体层为正方形接地板。双频易调谐、宽频带、高增益、结构简单,可应用于北斗收发一体终端。

    扳手型谐振环加载北斗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9347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2277.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扳手型谐振环加载北斗微带天线,涉及一种微带天线。设有介质基板、上下表面良导体层和同轴馈电结构;上下表面层分别涂敷于介质基板的上下表面;上表面层为正方形贴片,正方形贴片设于介质基板中部,在正方形贴片的一组对角上对称加载2个扳手型谐振环,扳手型谐振环由一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矩形缝隙和带缺口的圆环刻槽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顶点与正方形贴片所选加载对角的顶点重合,两条直角边位于由此顶点引出的正方形贴片两条边上,矩形缝隙的一条短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切角的斜边重合,矩形缝隙的另一短边为圆环刻槽外圆的一条弦,圆环刻槽的圆心位于正方形贴片所选加载的该组对角的对角线上;同轴馈电结构的同轴内导体接正方形贴片。

    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的多频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488267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9289.0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对称双偶极调控缝隙耦合谐振器的多频段天线,涉及一种微带贴片天线。设有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敷有良导体层,上表面良导体层设有带缝隙结构的辐射贴片和微带馈线,所述带缝隙结构的辐射贴片结构轮廓为类U型结构,所述类U形底端为斜梯型渐变结构,类U形顶端加载T型枝节,用于产生3.5GHz的谐振频点;缝隙结构为在辐射贴片的左右两侧刻蚀两个对称的“箭头”型缝隙,微带馈线的形状为矩形结构;下表面良导体层设有接地板和加载枝节结构,接地板为矩形接地板,矩形接地板上设有两个对称L型槽,加载枝节结构为两个对称的轮廓为类U型结构,在类U型加载枝节上设有两个对称的耦合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