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90A
公开(公告)日:1995-09-27
申请号:CN95110914.6
申请日:1995-01-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9K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G3/04
Abstract: 一种含有单宁的土壤防渗剂,其特征是主要成分为单宁、水玻璃和铁盐。本发明所提供的土壤防渗技术,只要在施工现场具备一定的水源条件,挖一水坑即可配制施工。防渗剂的调配计量也很粗放,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可广泛用于固沙造林、灌溉用蓄水塘坝、水库、盐田和鱼池等场合的防渗处理,或者用于电厂粉煤灰处理和防止地下水污染等国土整治及水资源保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6380.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sp.)S57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9,保藏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其分类命名为: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sp.)。菌株S57在杨树根际定殖能力强,能够显著提升杨树抗盐能力,促进杨树生长发育;该菌株是用于提高杨树抗盐性细菌,活性托盘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杨树的盐胁迫反应,促进杨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达到有效提高杨树抗盐性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32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938646.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B79/02 , C09K17/40 , C09K109/00 , C09K105/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页岩裸露岩壁上喷播刺槐高效快速复绿并改良土壤pH值的方法,属于生态修复、土壤改良技术领域。采用客土喷播方法将混合微生物、有机肥、土壤喷播到页岩裸露岩壁上,覆绿植物为刺槐,实现高效快速复绿并改良土壤pH。混合微生物由库克菌属X‑22、微杆菌属X‑26、芽孢杆菌X‑28、微杆菌属X‑18组成,且混合微生物以发酵菌液添加到有机肥、土壤中。混合微生物、有机肥、土壤的重量比为1∶1∶8。该方法实现了微生物菌群与豆科固氮菌协同,促进刺槐在裸露页岩岩壁快速生长,能够显著提升刺槐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pH值,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能够为页岩裸露岩壁高效快速复绿提供一种低成本的高效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6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321435.9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9K17/40 , A01C21/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0/18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缓释型农林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林保水剂技术领域。该方法以PVA、AA、AM、Urea、KPS和MBA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具有尿素缓释功能的农林保水剂。本发明通过试验证实树脂吸水倍率达到505g/g,吸盐水倍率达到88g/g,初始吸水速率可达86.58g·min/g;树脂的释水率达到68.0%;树脂中的尿素在蒸馏水中可持续缓释13d。本发明树脂适合农林土壤的保水、释水和施肥使用,适合用于废矿、弃矿的植被恢复,对我国现代节水农林业的发展和生态修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03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393975.3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造纸黑液主要成分改性高吸水树脂的方法及其材料,方法包括:碱性木质素与水搅拌混合均匀,加入一定中和度的丙烯酸溶液,再加入丙烯酰胺,再加入引发剂60℃反应,再加入交联剂继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共聚物烘至恒重,粉碎研磨获得复合型木质素改性高吸水树脂。本发明通过木质素接枝共聚和丙烯酸/丙烯酰胺的交联,制备出耐盐性较高、高保水率的环境友好型吸水树脂,在最优条件下,复合型木质素改性高吸水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550g/g,在0.9%NaCl中的吸水率为50g/g。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82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338907.8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岩高效溶蚀细菌苏假单胞菌NLX‑4及其应用,该硅酸盐岩高效溶蚀细菌的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rotegens NLX‑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6238,保藏日期:2016年5月3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的高效溶蚀岩石菌株假单胞菌NLX‑4,对硅酸盐岩有很强的侵蚀能力,能促进硅酸岩岩石的溶蚀,加速硅酸岩成土过程;同时有很强的溶P释K功能,加速营养元素的释放;同时,可促进喷播后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39783.1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叶面积指数和多角度数据的植被覆盖与管理措施因子遥感反演方法:步骤一、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中的次因子法;步骤二、对多角度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地表反射率;步骤三、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最佳波段;步骤四、将野外实测样方的生化组份参数输入辐射传输模型,得到样方模拟反射率;步骤五、建立实测LAI值和实测C值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确定最佳C因子反演模型;步骤六、选择能反映林地LAI值变化的植被指数,确定最佳植被指数;步骤七、将植被指数和波段输入随机森林模型,输出反演得到的多角度LAI影像;步骤八、利用第五步建立的C因子反演回归方程,得到C因子的反演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LAI和多角度遥感影像信息,实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3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94810.8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289/00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F2/10 , C09K17/32 , C09K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89/00 , C08F2/10 , C09K17/32 , C09K2101/00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腐植酸基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农林保水剂。该方法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腐植酸钾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腐植酸基保水剂,实验结果证实:以单体丙烯酸质量为基准,腐植酸钾用量为3%,引发剂用量为0.3%,交联剂用量为0.02%,丙烯酰胺用量为20%,中和度为70%,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保水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821g/g,吸0.9%盐水倍率为81g/g,还具有很好的释水率,特别适合农林土壤的保水和释水使用,对我国现代节水农林业的发展和生态修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10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21452.9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包括无水土壤基质势传感器单元、锥形钻头和冲击柄;所述的锥形钻头、不少于1个无水土壤基质势传感器单元、冲击柄经过连接螺杆依次串联连接后构成圆柱状整体。本发明的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适合于长期土壤基质势研究,与以往的产品相比,可以大大简化安装、使用程序,有效提高我国土壤基质势研究领域的装备水平。有效克服了常规土壤基质势测量仪的操作繁琐、边界影响大、自动化程度低的不利因素。采用无水土壤基质势剖面测量装置可以很好实现低边界效应、剖面一体化的测量,同时还可以实现土壤基质势的自动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装置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148786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31104.4
申请日:2013-01-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一种物体高度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该测量仪包括测量仪壳体,所述测量仪壳体底部设有三角架,在所述的测量仪壳体内设有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仪壳体内的数码相机连接有颜色提取器和CCD图像传感器,所述数码相机还与运算器相连,所述运算器连接有储存器和控制面板显示屏幕,运算的结果通过储存器进行存储;所述的控制面板显示屏幕还与颜色提取器相连。该测量方法将镜头对准被测量树木的最低端,进行低点测量,然后按照同样的方式,对准被测量树木的顶部,进行高点测量,数码相机算得高点时与低点时的相距,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定理,通过运算器计算。本发明测量方便、测量精度高、针对性强、同时能适合特殊环境中树木高度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