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0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91736.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根瘤促生和提高益生微生物种群丰度的解磷促生菌耐盐节杆菌X‑1(Arthrobacter pascens)。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耐盐节杆菌X‑1促进大豆植株生产、促进植株根瘤增生、改善益生微生物和营养环境。本发明提供的耐盐节杆菌X‑1施用后有效释放岩石粉末中的钾、钙和镁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加速岩石侵蚀成土、同时促进大豆有效固氮,提供大豆生长所需的氮素,使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固氮能力得到明显发挥,促进根瘤总重增加150.00%,改善水解氮含量增加11.58%,使共生固氮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同时提高土壤中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的相对丰度,由0.21%提高到52.47%,且慢生根瘤菌相对丰度增加的数量和对植株体产生的促进作用优于慢生根瘤菌直接施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27653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938195.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刺槐结瘤固氮的混合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混合菌由库克菌属(Kocuria sp.)X‑22,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X‑26,芽孢杆菌(Bacillus sp.)X‑28组成,各菌均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19237;CCTCC No:M 2019238;CCTCC No:M 2019239。本发明将混合菌添加到刺槐幼苗周围,与单菌处理组和无菌处理组相比,能够产生增效的叠加效果,明显提高刺槐的结瘤率和共生固氮的水平,促进刺槐的光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61274.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禹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流泥沙自动监测采样装置,包括一横向设置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桩,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一与底板平行的横向采样杆,而该横向采样杆的右端则通过可锁紧的铰接组件相应铰接安装有一竖向采样杆;所述的横向采样杆和竖向采样杆内均设置有采样孔,所述的横向采样杆上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间隔均匀的采样管,该采样管相应与横向采样杆内部的采样孔连通;所述的竖向采样杆上则设置有向左侧横向伸出的间隔均匀的采样管。本装置整体采样的范围比较广,采样的数据比较准确,而且通过变换可实现多种采样模式,实现水流底部以及坡体的采样,使用较为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20715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060932.3
申请日:2018-01-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01B79/00 ,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一种盐碱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需要改良的盐碱土壤表面均匀撒施盐碱土壤改良剂,并使盐碱土壤改良剂与厚度为5~10cm的盐碱土壤混合均匀,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的施用量为盐碱土壤质量的6~10%,所述盐碱土壤改良剂由黄腐植酸钾,粉煤灰,1~2mol/L硼酸,魔芋粉,钙基膨润土,硫酸铝,水组成;(2)将盐碱土壤进行翻耕20~30cm,得到耕层;(3)将盐碱土壤表面平整后,用水浇透;然后在浇水15~20天后,将盐碱土壤再次进行翻耕20~30cm,得到种植层。本发明持续调解了土壤的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含盐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孔隙度的作用,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从而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1185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07910.7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树木修剪装置,包括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的地面控制装置,所述无人机的下端部设置有一横向放置的横向电动滑台,而该横向电动滑台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一横向电动滑块;而这两个横向电动滑块的一侧下端部分别还安装有弧形支架;而所述的弧形支架的内侧还分别设置有弧形电动滑台,而两侧的弧形电动滑台内还安装有弧形电动滑块;本装置的修剪锯片的位置是可以通过设置的结构多方位进行调节,大大减少修剪锯片的修剪死角,对于高空树木修剪的范围更广,修剪的位置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435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08843.0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南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5B1/26 , B05B13/02 , B05B15/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设有平行导流槽的模拟降雨均洒喷头,包括上端的螺纹接头、与螺纹接头连接安装的喷头管以及与喷头管相适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设置为阶梯状盖体结构,包括上端的螺纹连接部和下端的密封部;而所述的喷头管从上而下设置有相对应的螺纹连接体和密封圈。本发明中在喷头管的底部设置一圈凸出的导流圈,该导流圈的直径略小于盖体密封部的内径,导流圈底部设置导流槽,从喷头管流入的水分从导流孔流出后与盖体内部碰撞再经由导流槽导流至盖体的底部,由于导流槽是设置成具有倾斜角度的斜坡状或弧形状结构,水流直接激射到盖体的底部,经由喷孔喷出后,形成强大的雾状水体结构,达到水分均洒,模拟降雨的目的,均洒效果好,范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290186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533622.4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孔水平分流装置,包括径流桶、导流管、分流器和分流孔;所述的分流器为圆筒形结构,通过导流管与径流池相通,在分流器的圆筒壁上设有分流孔,多个分流孔均匀环绕圆筒壁一周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本发明的智能多孔水平分流装置,在各个分流孔设置自动开关,水位10cm时开启全部分流孔及排水孔,在水位5cm时候关闭排水孔及分流孔,能有效提高野外径流场径流监测精度,特别是中、微小径流监测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87953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018569.6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9K17/14 , C12R1/11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岩高效侵蚀细菌巨大芽孢杆菌NL-7及其应用,所述高效侵蚀细菌的分类命名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NL-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NO:M2012452,保藏日期:2012年11月9日;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高效侵蚀岩石菌巨大芽孢杆菌NL-7,对石灰岩有很强的侵蚀能力,能促进岩石中Ca、Mg等主要离子的释放,加速石灰岩侵蚀成土;同时兼有很强的解K、P的潜能;能降低喷播基质容重,增强喷播基质的抗冲性和抗剪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52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093176.X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1N21/2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碳排放遥感监测系统,本发明通过将监测年度进行季节时段划分,并在利用红外遥感设备监测各季节时段的工业地区碳排放量时增加气象条件的获取,使得在识别出碳排放量突变时能够结合气象条件进行真实性甄别,大大提高了碳排放量突变数据剔除的准确性,为分析结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与此同时将各季节时段得到的碳排放量数据按照气象类型进行归类,由此分析反演模型对各种异常天气的敏感度,进而能够基于分析敏感度分析结果从各季节时段得到的碳排放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碳排放量数据,使得碳排放量数据的取用更加灵活,有利于降低分析结果的误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1261274.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江苏禹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流泥沙自动监测采样装置,包括一横向设置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桩,底板的上端安装有一与底板平行的横向采样杆,而该横向采样杆的右端则通过可锁紧的铰接组件相应铰接安装有一竖向采样杆;所述的横向采样杆和竖向采样杆内均设置有采样孔,所述的横向采样杆上还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间隔均匀的采样管,该采样管相应与横向采样杆内部的采样孔连通;所述的竖向采样杆上则设置有向左侧横向伸出的间隔均匀的采样管。本装置整体采样的范围比较广,采样的数据比较准确,而且通过变换可实现多种采样模式,实现水流底部以及坡体的采样,使用较为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