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铜绿假单胞菌S46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6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736396.X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46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8,保藏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其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S46在杨树根际定殖能力强,能够显著提升杨树抗盐能力,促进杨树生长发育;是用于提高杨树抗盐性细菌,活性托盘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杨树的盐胁迫反应,促进杨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达到有效提高杨树抗盐性目的。

    一株铜绿假单胞菌S46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6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6396.X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S46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8,保藏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其分类命名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该菌株S46在杨树根际定殖能力强,能够显著提升杨树抗盐能力,促进杨树生长发育;是用于提高杨树抗盐性细菌,活性托盘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杨树的盐胁迫反应,促进杨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达到有效提高杨树抗盐性目的。

    一种植物根表微生物组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54306.6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根表微生物组的获取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植物的根系浸没于表面活性剂中,进行超声波处理,收集含有植物根表微生物组的悬液。本发明采用表面活性剂弱化植物根表胞外膜蛋白或多糖层的粘附,从而降低微生物在根表的吸附能力。进一步通过超声波的震荡作用,可以使微生物从根表脱落,从而获得根表微生物悬液。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收集效率高等优点,有助于广泛应用于绝大多数种类土壤和(或)植物的根表活体微生物组的获取。

    一株耐低温促进烟草早生快发的恶臭假单胞菌YC15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0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40070.1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低温促进烟草早生快发的恶臭假单胞菌YC15及其应用,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YC1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9990,保藏日期为2024年3月11日,其分类命名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该菌株YC15低温下产铁载体、固氮和解磷活性较高,高效、稳定定殖于烟草幼苗根表,显著提高了烟草的生物量和株高。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烟草促生菌株具有促进烟株早生快发以及改善烟株农艺性状的效果,易于推广。

    一种耐低温的烟草早生快发菌群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307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0056.1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低温的烟草早生快发菌群及其应用,早生快发菌群为剑菌(Ensifer morelensis)YC2、无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inefficax)YC8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YC15的混合菌群;三种菌均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均为2024年3月11日。本发明首次在低温下从烟草根表分离筛选出特定菌种,并基于促生能力和促生特性将促生效果最为显著的3株菌组合得到合成菌群,对烟株具有显著的早生快发作用,同时对烟株农艺性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一种防治连作植物根病的生防菌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7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55262.7

    申请日:2020-07-09

    Inventor: 李孝刚 王兴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连作植物根病的生防菌的获取方法,属于土传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连作地块的根际土壤和非连作地块的根际土壤;分离和鉴定连作土壤和非连作土壤的菌群类型;对比连作菌群和非连作菌群,筛选出连作菌群中丢失的菌群,即为防治连作植物根病的生防菌;验证生防菌的抑菌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获取防治连作植物根病的生防菌。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生防菌能够提高微生物的根际定殖能力,增强抑菌谱,具有良好的防治病害效果,为有效研发有效防病菌剂提供支撑,从而从根本上突破生防菌难以商业化推广的瓶颈。

    一株慢生根瘤菌S57及其应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6380.9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sp.)S57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279,保藏日期为2023年8月28日,其分类命名为: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sp.)。菌株S57在杨树根际定殖能力强,能够显著提升杨树抗盐能力,促进杨树生长发育;该菌株是用于提高杨树抗盐性细菌,活性托盘用量少、成本低、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杨树的盐胁迫反应,促进杨树在盐胁迫下的生长,达到有效提高杨树抗盐性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