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13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17072.1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设置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测定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根据不同植被对营养物质的去除率,选择出去除率最高的植被作为最佳植被;分别建立最佳植被在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防护密度、防护坡度以及防护宽度与所述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所述最佳植被在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防护密度、防护坡度以及防护宽度与所述待设置的过滤带区的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浓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确定出最优的生态过滤带设置范围;利用所述最佳植被在所述最优的生态过滤带设置范围内进行过滤带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585895.0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落物截留降雨后层内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分离测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钢环、圆桶、漏斗、集流筒以及电子天枰,其中:钢环嵌套在圆桶中,且底部铺设有尼龙网,用于盛装枯落物;漏斗位于圆桶内部,且位于钢环下方,并通过圆管与集流筒相连,用于将枯落物层垂直下渗的水分传送到集流筒中;集流筒位于圆桶外部,用于接收漏斗传送过来的水分;电子天枰分别位于圆桶及集流筒的下方,用于测定枯落物层水分的水平迁移量及垂直下渗量。本发明提出的装置能够在天然降雨或人工降雨条件下,对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和水平迁移量进行分离测定,从而对枯落物层水分运动方式进行量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852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22867.7
申请日:2014-01-1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根土复合体摩擦试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步骤:用半挖法挖出的根系,并将根周围的土壤装袋;用环刀法,取回原状土测定土壤干密度;用铝盒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将取回的根系保存在4℃中;依据野外土壤含水量,计算所需的水量,往土样上喷洒然后密封;测定根的直径,布设根系于第3层土壤装入之前,根据实验的不同设计,布设于边长为20cm立方形样器中,而后装入土壤。用根系拉拔试验机进行试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通过人工操控土壤含水量、干密度,避免了测量地点和取样地点太远导致的结果不准确;同样的方法可拟合不同含水量、土壤干密度条件,确定根土复合体的相互关系;布设根系的方式更加接近真实生长情况,测量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268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077808.5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483 , G01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植物吸附PM2.5能力定量分析的环境模拟实验箱。该环境模拟实验箱包括:可密闭的箱体,分别与所述箱体连通的PM2.5生成装置以及PM2.5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内的恒温恒湿装置、光照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以及风模拟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密闭的箱体,在箱体内设置光照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以及风模拟装置模拟自然环境,并且设置分别与箱体连通的PM2.5生成装置以及PM2.5测量装置,这样就可以隔绝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够量化模型环境的参数,进而准确的测得各种植物吸附PM2.5的数值,为量化各种植物对PM2.5的吸附能力以及选择造林树种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85895.0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落物截留降雨后层内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分离测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钢环、圆桶、漏斗、集流筒以及电子天枰,其中:钢环嵌套在圆桶中,且底部铺设有尼龙网,用于盛装枯落物;漏斗位于圆桶内部,且位于钢环下方,并通过圆管与集流筒相连,用于将枯落物层垂直下渗的水分传送到集流筒中;集流筒位于圆桶外部,用于接收漏斗传送过来的水分;电子天枰分别位于圆桶及集流筒的下方,用于测定枯落物层水分的水平迁移量及垂直下渗量。本发明提出的装置能够在天然降雨或人工降雨条件下,对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和水平迁移量进行分离测定,从而对枯落物层水分运动方式进行量化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7291.4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第二薄壁桶和上下开口的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本发明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灌木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既不破坏灌木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灌木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8099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0010.X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48 , G01N33/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X;S2.在密闭容器内使用风力将所有附着颗粒物质从树枝上分离;S3.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Y;S4.根据X与Y的差值计算得到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采用风力使所有PM2.5从树枝上分离,避免了水洗方法会造成PM2.5在水中溶解的问题,能够准确的测量各种树枝吸附的PM2.5数值,为量化各种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以及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准确依据。
-
-
公开(公告)号:CN10142764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10240189.6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的空间配置方法,采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进行空间格局设计,选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嵌块体的分维数、嵌块体形状破碎化指数、嵌块体数目破碎化指数等指数作为数量化指标,对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种的水平配置和立体配置进行设计。能较为合理的对水库集水区的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与结构进行规划,并较大限度的发挥起水源涵养林的水源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433172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40190.9
申请日:2008-12-1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能水源涵养林的更新改造技术,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策略层、措施层、子措施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和调整,最终将低功能水源涵养林改造成乔、灌、草层次分明、种类多样、地被物丰厚的混交林。可使森林的三大效益充分发挥,使森林结构趋向稳定、健康的林分结构;并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以减少森林经营中的盲目性和无谓的资金消耗,保证森林面积的恒定和永续利用原则,实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生态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