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678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05446.7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3 , G02F1/1334 , C09K1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由含有20%~25%的烷基联苯氰结构的液晶分子、含有45%~60%的烷氧基联苯氰结构的液晶分子、含有3%~5%的烷氧基三联苯氰结构的液晶分子、含有5%~20%的以酯基为中心桥键,一端为3,4二氰基苯结构的液晶分子和含有5%~20%的以酯基为中心桥键,一端为联苯氰结构的液晶分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混配成的液晶混合物。将含量占体系总质量60%~90%的液晶混合物、含量占体系总质量10%~40%的聚合单体和含量占体系总质量0.5%~5%的光引发剂混合均匀后灌入液晶盒中,放于紫外灯下固化即可。用本发明制备的PDLC薄膜驱动电压低,对比度高,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338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10395473.0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C09K19/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紫外光分步聚合制备胆甾相液晶功能薄膜的方法,将胆甾相液晶混合物、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热聚合单体和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膜中间,用辊压匀,先热固化,待其热聚合单体完全后。再通过电场的作用使胆甾相液晶平行取向,同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固化成反式或双稳态PDLC膜。本发明制备的反式或双稳态PDLC薄膜材料能通过紫外光聚合单体与热聚合单体的调配来控制聚合物高分子网络结构,改善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增强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与两层ITO塑料薄膜之间粘结力,并提高反式及双稳态PDLC薄膜的热稳定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6635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64243.4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9/46 , C09K19/12 , C09K19/2007 , C09K19/3003 , C09K2019/122 , C09K2019/123 , C09K2019/2035 , C09K2019/3004 , C09K2019/301 , C09K2019/3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本发明将联苯氰类液晶化合物与适合的苯基环己烷类液晶化合物和双环己烷类液晶化合物进行共混,并在混合物中添加适量的手性化合物,得到了SmA~N*转变温度可在12℃~35℃任意调节的具有近晶相—胆甾相转变的液晶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7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5534.6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8F116/12 , C08F2/44 , C08F2/48 , C09K19/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16/12 , C08F2/44 , C08F2/48 , C09K19/542 , C09K2019/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乙烯基醚‑硫醇紫外光固化体系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可聚合单体和与可聚合单体的折射率相匹配的液晶按照3:7‑6:4的质量比混合,并且加入紫外光引发剂,其中可聚合单体为乙烯基醚单体和硫醇单体,控制双键和巯基的摩尔比为0.8:1‑1.2:1,紫外光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可聚合单体总质量的3.0%‑5.0%;搅拌均匀后,将混合体系灌入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导电玻璃制成的液晶盒中;将灌好的液晶盒在紫外光下照射3‑20min,紫外聚合后制备成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本发明所用的聚合单体不易挥发、毒性低、刺激性小;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对比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0591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165317.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2F1/1334 , G02F1/13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4 , G02F1/1333 , G02F2001/13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电控液晶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晶调光膜包括高分子网络骨架和向列相液晶分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由聚合物分散液晶网络结构与聚合物稳定液晶网络结构组成,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包括含有网孔的高分子基体,所述网孔内部有垂直排列的高分子网络;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分散在所述高分子网络骨架内部,所述向列相液晶分子为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相液晶分子。本发明制备的反式电控调光膜两片基板之间的粘结强度高于5N/cm2,液晶薄膜的驱动电压阈值为5V~100V。薄膜的光透过率可在0.3%~82%之间通过调节电压的大小来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63368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395295.1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C09K19/52 , G02F1/1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式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将负性向列相液晶混合物、液晶性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热聚合单体和玻璃微珠混合均匀后夹在两片镀有氧化铟锡的透明导电膜中间,用辊压匀,先热固化,待其聚合完全后,通过高频电场的作用使向列相液晶平行取向,同时进行紫外光照射,固化成反式PDLC膜。本发明能改善反式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增强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与两层ITO塑料薄膜之间粘结力,并提高反式PDLC薄膜的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7956.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为聚合物电解质与支撑载体的复合体;所述支撑载体具有贯穿的多孔结构,所述聚合物电解质分布于所述支撑载体的表面及孔洞内。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聚合物基体10‑50wt%、塑化剂15‑30wt%、电解液15‑30wt%、锂盐10‑30wt%和成膜添加剂1‑10wt%。本申请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中成膜添加剂由于含有强吸电子基团,大大降低了其最低未占据空轨道能量,使其优先于电解质分子与锂负极发生反应;成膜添加剂在完全降解后产生的氟化锂、三氮化锂和锂氮氧化物构成了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主要成分,提高了固态电解质界面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67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97482.5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覆盖电极上光透过率可分区域多级控制的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光学薄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基板层、导电层、平行取向层、液晶/环氧基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层、平行取向层、导电层和基板层;液晶/环氧基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层由环氧基液晶高分子网络、离子和负性液晶构成,分成透光区和具有不同动态散射程度的散射区:不通电时,各区域均呈透光态;通电时,透光区保持透光态,其他区域呈不同程度的散射态。该光学薄膜由液晶性环氧单体、负性液晶和阳离子光引发剂混匀,光透过掩膜引发开环聚合制成。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可同时达到对光透过率分区域调控和多级调控,可作为智能窗广泛用于建筑物玻璃、汽车玻璃等领域,也可用作显示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7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5700.3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H01M10/0565 , C08F283/06 , C08F218/04 , C08F220/2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全固态电解质及固态电池,属于固态锂电池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含混合型光固化丙烯酸酯单体、热固化碳酸乙烯酯单体、锂盐、光引发剂和热引发剂的电解质前驱液;将电解质前驱液注入到液晶盒内,紫外光照射以使混合型光固化丙烯酸酯单体固化,获得凝胶态膜;将凝胶态膜装配于电池内,热处理以使热固化碳酸乙烯酯单体原位固化,即得全固态电解质。通过该方法能够制备出界面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可以与电池正负极很好地接触兼容,使得固态电池稳定、可靠地充放电,保证锂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并且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特别适合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