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29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627655.1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钢索网石笼结构体堰塞坝溃决排险防洪系统、应用。钢索网石笼结构体堰塞坝溃决排险防洪系统是用钢索网石笼结构体在堰塞坝溃决前/中调节下游洪峰流量,结构体是分节式条状结构,由筒状钢索网内填装块石,两端束口,捆扎分节成形;在溃决前/中将结构体顺河道/沟道方向放置在泄流槽两侧坝顶面。系统是人工干预调节洪峰流量的“延迟干预”构思,能够有效调节溃决中后期洪水量,提升整个溃决排险方案效率。本发明还提供钢索网石笼结构体堰塞坝溃决排险防洪系统的应用,以及结构体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结构体是铁兜块石填充构成,即使后期不回收,对环境影响程度也极低,优于现有钢筋混凝土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160813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10569799.1
申请日:2020-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规模洪水泥石流防治方法,首先确定流域内暴发某一标准洪水泥石流相对应的规模,然后判断洪水泥石流的级别;然后针对超大规模洪水泥石流的防治,确定该流域内防治工程体系的防护设计标准,进一步确定关键控制性工程的设计标准;最后根据关键控制性工程的设计标准,提出具有不同功能分区的拦砂坝设计方法。在遭遇超大规模冰川洪水泥石流时,在保证整个流域防治工程体系安全的条件下,允许关键控制性拦砂坝部分坝体溃决而增加过流断面面积和下泄流量,未溃决区域的坝体基础部分能够有效的控制沟道下切,调控通过断面的流速,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对下游地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的威胁和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198491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27531.3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崩滑型堰塞坝坝体高度测算方法、应用。针对现有技术科学且快速测算崩滑型堰塞坝坝体高度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崩滑型堰塞坝坝体高度测算方法及其应用方法。该测算方法从崩滑型堰塞坝形成过程与条件入手,基于崩滑型堰塞坝形成后的坝体高度与崩滑体体积、崩滑体物理力学性质、崩滑体落高、河道地形等因素的物理规律,建立崩滑型堰塞坝坝体高度测算方法。该方法仅需较少量的基本调查数据,依无量纲化的简洁计算过程即可快速确定崩滑型堰塞坝坝体高度测算值。本发明高度测算方法所需的基本调查数据均可以来源于崩塌/滑坡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因而能够应用于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响应与预案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79753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612066.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拦砂坝圆形泄流孔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泄流孔直径、泄流孔曼宁糙率系数、泄流孔设计坡角的正弦值、泄流孔设计长度范围等相关参数;然后将获得的参数代入泄流孔中泥石流设计流速限制条件,得到泥石流设计流速的范围;接着将不同假定流速值代入泄流孔设计长度计算公式进行试算,得到临界堵塞状态时的不同泄流孔设计长度计算值;最后将泄流孔设计长度计算值与泄流孔设计长度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最终泄流孔设计长度。该方法使泄流孔的直径、长度、糙率系数和坡度之间建立起了定量关系,通过合理判断不同设计参数条件下拦砂坝圆形泄流孔在过流条件下是否被堵塞,可为拦砂坝圆形泄流孔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766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21523.7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测算方法。所述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泥石流沟道纵比降和泥石流流深,然后根据泥石流体容重和泥石流固体物质容重确定泥石流体积含沙量,最后将所获取参数代入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从而获得较为科学合理的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泥石流沟道纵比降、泥石流体积含沙量及泥深对泥石流流速的影响,计算所需参数可以通过现场调查测量、取样和试验分析获得,能够科学合理确定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为泥石流勘查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计算方法量纲和谐,计算过程科学简便、测算结果误差小,能够满足工程领域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780606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95780.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束流型泥石流排导槽及其应用。所述阶段束流型泥石流排导槽包括若干段头尾相连的束流结构体;每一段束流结构体的泥石流入口处的过流断面完全相同,每一段束流结构体的泥石流出口处的过流断面完全相同;束流结构体包括槽底及其两侧的边墙,槽底沿泥石流流向逐渐抬升,两侧边墙沿泥石流流向逐渐向排导槽中心线收窄。所述阶段束流型泥石流排导槽通过束流结构体过流断面上的逐渐束窄及两段束流结构体之间的突扩设计,能够有效增强泥石流紊动,增加泥石流消能率,降低泥石流速度,从而减轻排导槽的磨蚀、冲刷程度,有效保护下游地区泥石流排泄安全,尤其适用于高山区大比降沟道、含有大粒径漂石的泥石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5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17463.2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表面二维流速场测量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测量运动流体表面二维流速场的方法存在不适用于野外流体表面场测量、任意角度拍摄影像测量、表面矢量流速场测量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表面二维流速场测量方法。本方法利用光流算法实现在较大程度减少计算量的情况下获得像素级别的流动表面二维流速场图。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方法利用伪矩形图像透视投影变换方法,实现对从迎流体运动方向上任意角度捕捉流体运动影像进行图像分析与表面流速场测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运动流体图像透视投影变换计算方法。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计算过程科学简便,实施仪器简单,安装方便,测算结果精度高。尤其能够应用于泥石流表面二维流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926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3570.3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E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能排导兼顾的泥石流排导槽及其应用。所述排导槽包括全衬砌的排导槽底板及其两侧的排导槽侧墙,所述排导槽底板为若干级台阶连续相连构成的阶梯状,台阶上设有凹槽,凹槽在台阶顶面上的宽度沿泥石流流向逐渐变大,凹槽在台阶竖直面上的宽度从高向低逐渐变小,凹槽在台阶顶面上的最大宽度与凹槽在台阶竖直面上的最大宽度B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阶梯设计沿程消耗泥石流能量,同时采用凹槽设计助于泥石流的排导,使得本发明的泥石流排导槽既具有较高的效能率,又具有良好的排导能力;通过调节台阶高度和长度、调节凹槽大小和形状,使得本发明的泥石流排导槽可用于任意坡降、任意流体性质的泥石流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8876.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灾减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埋藏冰影响的冰碛坝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方法。所述预测方法,将含冰量、冰融化程度、冰粒径作为表征埋藏冰对冰碛坝溃决峰值流量影响的埋藏冰参数,并将其作为影响冰碛坝溃决流量的其中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从而优化冰碛坝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填补了含冰冰碛坝溃决峰值流量预测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29944.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E02B3/02 , G01D21/02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1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石流堵江判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监测并记录目标泥石流来流特性及河道运动特征数据,接着建立拖曳作用数值模型,判断拖拽变量是否在第一阈值范围内,以初步评估堵江风险。若风险较高,则进一步建立流体动力学和泥石流淤积模型,模拟运动轨迹及淤积过程,并计算横向淤积长度和平均淤积高度。本发明通过对比这些参数与相应阈值范围,最终判定泥石流堵江风险。其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泥石流运动特性和河道特征,提高了判定准确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模型适用于不同环境和条件,拓宽了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