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吸湿相流体饱和度识别装置、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476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26773.X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应用于渗吸瓶的渗吸湿相流体饱和度识别装置、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涉及油气渗吸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控制器。图像采集器设置于渗吸瓶的毛细管段,用于采集毛细管段的饱和度图像;控制器与图像采集器连接,用于接收饱和度图像,确定饱和度图像的颜色特征,并根据颜色特征对饱和度图像进行颜色分类,得到对应的颜色,以便于根据颜色将渗吸瓶的毛细管段分割为多个区域,进而确定区域对应的饱和度。由于将压汞实验通过图像采集器和控制器替代,也就意味着,将传统的通过体积置换确定饱和度替换为通过图像采集器获取的图像的颜色特征识别饱和度。降低了实验复杂度的同时,不涉及危险的有毒元素,保证了技术人员的安全。

    二氧化碳泡沫生成与传播的临界速度测量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36506.3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泡沫生成与传播的临界速度测量装置,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临界速度测量装置包括二氧化碳气瓶、表面活性剂溶液装置、空气质量流量计、驱替泵、岩心夹持器、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实时获取二氧化碳注入岩心夹持器的第一注入速度、表面活性剂溶液注入岩心夹持器的第二注入速度、以及岩心夹持器内岩心的入口处压力和出口处压力;根据第一注入速度、第二注入速度、入口处压力和出口处压力确定岩心内二氧化碳泡沫的生成临界速度与传播临界速度。通过确定二氧化碳泡沫的生成临界速度与传播临界速度能够为油气藏注泡沫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进而确定二氧化碳泡沫的最佳注入量,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

    一种缝洞型油藏的井网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60587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012895.7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的井网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注采井组内基尼系数,确定注水井和采油井;根据垂向控制储量和渗透率确定注水井的驱替段和泄流段的比例关系;当驱替段和泄流段的比例关系不满足驱泄平衡条件时,则调整驱替段和泄流段至满足驱泄平衡条件;根据累产油量确定采油井的垂向部署位置,确定了平面上的采油井和注水井的最优部署,并通过驱泄平衡指数确定注水井的驱替段和泄流段的垂向部署位置及比例,实现了注入水垂向上的按需分配,通过注入水平面和垂向上的按需分配有效提升了注入水利用率、降低水窜,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显著改善了缝洞型油藏的注水驱油效果。

    一种缝洞型油藏的井网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60587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12895.7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的井网构建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注采井组内基尼系数,确定注水井和采油井;根据垂向控制储量和渗透率确定注水井的驱替段和泄流段的比例关系;当驱替段和泄流段的比例关系不满足驱泄平衡条件时,则调整驱替段和泄流段至满足驱泄平衡条件;根据累产油量确定采油井的垂向部署位置,确定了平面上的采油井和注水井的最优部署,并通过驱泄平衡指数确定注水井的驱替段和泄流段的垂向部署位置及比例,实现了注入水垂向上的按需分配,通过注入水平面和垂向上的按需分配有效提升了注入水利用率、降低水窜,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显著改善了缝洞型油藏的注水驱油效果。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92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24665.8

    申请日:2015-0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0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评价缝洞单元划分成多个注采井组;计算各注采井组的井控系数,结合预定井控系数指标确定各井组的井控效果区间;计算各注采井组的水驱采收率及吨水换油率,结合预定开发效果指标确定各井组的开发效果区间;计算各注采井组的累积含水率及存水率,根据累积含水率判断是否存在水窜,结合预定存水率指标确定存水效果区间;计算各注采井组的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单储压降及人工水驱指数,结合预定天然能量指标确定各井组的天然能量区间,结合预定人工水驱指标确定水驱效果区间。本发明全面反映了注采井组的注水效果以及达到该效果的原因,使提出的调整措施更有基础依据和针对性。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及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106397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602799.5

    申请日:2018-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及模拟系统。其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立体注采模型包括筒体,筒体两端开口处分别设有密封盖,筒体内设有胶筒,胶筒两端分别与两密封盖密封连接,筒体与胶筒之间形成环腔,胶筒内设有模拟岩块,模拟岩块由下至上包括径流岩溶模拟结构、渗流岩溶模拟结构和表层岩溶模拟结构,两密封盖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径流岩溶模拟结构、渗流岩溶模拟结构和表层岩溶模拟结构的模拟岩块,在进行注采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能有效模拟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纵向的非均质性特征,从而有效提高模拟实验的准确性,提高实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及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参考意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稠油热采水平井段沿程变质量流动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63927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838534.1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稠油热采水平井段沿程变质量流动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模型筒体,模型筒体内部形成一封闭空间;模拟井筒从模型筒体的一端水平穿设在封闭空间;模拟井筒的第一端伸出到模型筒体外部,模拟井筒上设有射孔或割缝;模拟井筒与模型筒体之间填充有充填砂;转换接头内形成有通道,转换接头密封设置在模拟井筒的第一端,且通道与模拟井筒内部连通;注入管道包括第一注入端和第二注入端,且第一注入端和第二注入端均设有开关阀;通道通过密封接头连接注入管道;第一注入端伸入到通道内,第二注入端伸入到模拟井筒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模拟不同油藏条件、不同管柱形式、不同出气点位置、不同注入流体下的水平段沿程变质量流动特征。

    缝洞型油藏独立溶洞单元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96722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67957.9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缝洞型油藏独立溶洞单元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由一正方体容器构成,该正方体容器包括一本体、置于本体顶部的顶盖和置于本体底部的底盖,本体内部构成容置腔;本体其中一对侧壁设有视窗,另一对侧壁分别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容置腔导通的孔道,另一对侧壁的内表面还分别设有内衬裂缝,各侧壁上的孔道由内衬裂缝相连;顶盖和底盖上分别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安装模拟井筒的透孔。该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物理模型无法满足几何相似和无法模拟复杂缝洞连接关系的缺点;可以通过选择性连通侧壁孔道、顶盖和底盖上的透孔、使用石蜡密封内衬裂缝,实现模型功能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且制作工艺简单、可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