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2421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390429.X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事故核电燃料元件用FeCrAl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FeCrAl基合金材料均无法满足作为适用于燃料元件包壳、格架等堆芯结构体用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2.5~14.5wt%Cr、3.5~5.5wt%Al、1.5~3wt%Mo、1~3wt%Nb、0.1~0.3wt%Si、0.1~0.3wt%Ta、0.1~0.3wt%V,0~0.2wt%Ga、0.1~0.2wt%Ni、0.05~0.1wt%Ce、C≤0.008wt%、N≤0.005wt%、O≤0.003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2369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389967.7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6 , C21D8/005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05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堆芯用FeCrAl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以下组分组成,Cr、AI、Mo、Nb、W、Ta、Zr、Ga、Mn、Ce、C、N、O、Fe、杂质,其中,Cr、AI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为大于等于17%,且Cr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12.7%,Mo、Nb、W、Ta、Zr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等于3.1%,Mo与W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之和为小于等于2.0%。所述FeCrAl基合金中合金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水蒸气氧化性能、辐照性能,在800℃高温下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组织热稳定性,并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合适加工的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77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90479.8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6 , C21D1/26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04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组件包壳材料FeCrAl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Cr,Al,Mo,Nb,Si,Zr,V,Ga,Ce,C,N,O,Fe,杂质,其中,Cr、Al及Si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6.1%~20.5%,Mo、Nb、Zr及V合金元素的总重量百分比含量为3.1%~6.2%。本发明所述合金通过合理控制各个组分之间的比例,在此范围内的合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确保FeCrAl基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能够避免Cr、Al含量过高导致的合金硬化及脆化倾向,同时兼具较高的高温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87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89961.X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02 , C22C38/28 , C22C38/04 , C21D1/26 , C21D8/02 , C21D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6 , C21D1/26 , C21D6/002 , C21D6/005 , C21D6/008 , C21D8/0226 , C21D8/0247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包壳用FeCrAl基合金材料,以重量计,Cr:12.5~14.5%,Al:3.5~5.5%,Mo:2~3.5%,Nb:1~2.5%,Si:0.1~0.5%,Zr:0~0.5%,Mn:0~0.05%,La+Ce或La+Y:0.01~0.1%,余量为铁和符合工业标准的杂质。本发明的合金材料在1000℃水蒸气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高温氧化性能,在800℃高温下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组织热稳定性,在室温下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较高的塑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1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617240.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管的环焊缝电子束焊接方法,包括:将洁净的上端塞或下端塞压入洁净的合金管两端得到工件,其中,端塞与合金管的接缝紧密且端塞无损伤变形;将所述工件放入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焊接小室内夹持固定;对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电子枪室和焊接小室抽真空;调节真空电子束焊机对焦并使焦点对准端塞与合金管之间的接缝;根据焊接工艺参数对所述工件的接缝在旋转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得到具有环焊缝的工件。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管的环焊缝电子束焊接,所述环焊缝无裂纹、气胀、未焊透、气孔或夹杂等缺陷,焊缝质量良好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2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617238.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方法,包括:启动焊机并将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插入焊接小室;调节焊接小室内的钨极与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的距离;对焊接小室进行排空操作,所述排空操作为2次以上,所述排空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抽真空操作、低压充氦气操作和放氦气操作;向完成排空操作的焊接小室内充满氦气并对焊接小室内的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进行焊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焊缝的氦捡漏泄漏率低于1.01×10‑9Pa·m3/s。充分保证了CLA16F/M合金棒的堵孔焊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483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元件研制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棒状燃料元件芯块与包壳紧密贴合装置,其包括主体支撑机构、旋压机构、尾端轴向定位机构和抱夹定位机构;旋压机构滑动设置在主体支撑机构上且能够绕第一方向自转,旋压机构包括旋轮组件、电动卡盘和径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与电动卡盘的卡爪连接,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之间配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在径向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上检测旋轮组件所受力值;尾端轴向定位机构用于夹持待旋压工件的端部;抱夹定位机构设置于主体支撑机构上并位于旋压机构和尾端轴向定位机构之间。本申请能够实现对细长待旋压工件的旋压且具有较好的产品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17238.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方法,包括:启动焊机并将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插入焊接小室;调节焊接小室内的钨极与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的距离;对焊接小室进行排空操作,所述排空操作为2次以上,所述排空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抽真空操作、低压充氦气操作和放氦气操作;向完成排空操作的焊接小室内充满氦气并对焊接小室内的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进行焊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焊缝的氦捡漏泄漏率低于1.01×10‑9Pa·m3/s。充分保证了CLA16F/M合金棒的堵孔焊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72011.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8 , C21D1/18 , C21D8/02 , C22C33/04 ,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CrW基铁马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FeCrW基铁马合金中包含有质量百分数为0.1%~1%的Si,FeCrW基铁马合金在500℃~600℃范围内且连续使用5000小时后的断裂韧性大于160MPa·m1/2;通过向现有铁马合金的原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1%的Si,不仅能够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FeCrW基铁马合金,而且在550℃左右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长,FeCrW基铁马合金的断裂韧性逐渐提高,有利于长期服役,可以作为制备堆芯结构的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361922.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3/04 , C21D1/28 , C21D1/773 , C21D9/08 , B23P15/00 , G21C1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第四代铅铋冷却快堆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包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包壳材料,该合金的成分包括:C:0.08~0.16wt%,Mn:0.30~0.8wt%,Si:0.50~1.20wt%,Cr:8.5~10.5wt%,W:1.0~2.5wt%,V:0.10~0.40wt%,Ta:0.10~0.40wt%,Zr:0.005~0.08wt%,La:0.005~0.05wt%,N:0.008~0.04wt%;其余为Fe和杂质。一种铁素体马氏体钢包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熔炼;(2)铸造;(3)锻造;(4)挤压;(5)管坯加工及热处理;(6)合金的多道次冷轧及中间热处理;(7)管材最终热处理。本发明通过创新性的成分设计、优化的管材加工形变工艺和热处理技术,改善材料微观组织,细化晶粒,从而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