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6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21139.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渤丰3号杨叶盘法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将渤丰3号杨的叶片进行消毒处理、去掉叶片的边缘部分,在叶片的主脉划刀后进行预培养,得到预培养叶片;将预培养叶片进行农杆菌侵染、共培养后,进行分化培养,得到抗性不定芽;将抗性不定芽进行生根培养,实现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渤丰3号杨遗传转化效率,高达16.54%。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3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005961.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A01G17/00 , A01G7/06 , A01N59/26 , A01N59/14 , A01N43/22 , A01N33/22 , A01N43/12 , A01N45/00 , A01N43/90 , A01N43/653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树杂交子代雌雄性别的早期鉴定方法,属于林木雌雄性别早期鉴定技术领域,包括干旱胁迫、株体管理、喷施激素、低温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干旱胁迫、株体管理、喷施激素、低温处理等综合措施,促进杨树杂交子代单株快速进行花芽分化,利用杨树雌雄异株的特性,通过花芽观测确定杂交子代的雌雄性别,操作简便又有效,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可用于杨树杂交育种优异种质的评价和优良品种的筛选,可大大缩短无飞絮杨树良种的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同时本方法对于其他树种雌雄性别的鉴定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462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056599.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杨树室内人工杂交育种质量的育种方法,涉及林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育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接根杨树苗木的准备;步骤二、移栽杨树苗木;步骤三、养根处理;步骤四、杂交花枝准备;步骤五、雌花枝接根和水培:在对雄花枝水培处理后5~7d后对雌花枝进行接根和水培,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采用雌花枝中部嫁接根系与雌花枝切枝基部水培同步联用方法,嫁接雌花枝根系培养基质配方和花枝水培溶液配方,有效克服了杨树室内人工杂交过程中由于单一营养供给源导致雌花枝营养不足进而产生的疏花疏果强度大、种子发育不完全等问题,能够获得更高的杂交育种种子结实率和更多成熟饱满的杂交种子。
-
公开(公告)号:CN1152113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05949.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炼苗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将杨树组培苗清洗去掉培养基,移栽于装有基质的营养杯中炼苗三周;所述营养杯的制备原料为无纺布。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达到94%以上;本发明从培养基直接取出苗子清洗移栽,缩短炼苗过程,增加移栽成活率;养杯用无纺布做成,组培幼苗直接移栽在其中,成苗后直接移栽大田,无需去除营养杯,对根部不产生伤害,提高移栽成活率,同时缩短缓苗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913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166641.4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黑杨人工杂交育种雌花枝营养供给的方法,按照杂交操作的技术环节,该方法分别从雌花枝养分供给苗(即花枝的靠接砧木)培育、雌花枝养分供给苗的前期管理、花枝的水培管理、雌花枝与砧木的靠接、雌花枝养分供给苗的管理和雌花枝的水培管理等环节进行了集成改良提升,达到了提高杨树切枝水培杂交育种种子结实率和质量的目标。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不仅种子质量好,而且提高了种子结实率,应用于黑杨人工杂交育种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52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157366.X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黑杨杂交子代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授粉后30~40d,从果柄基部剪取蒴果清洗消毒,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水分;2)沿蒴果心皮纵轴方向剥开果皮,将絮连同种胚剥离出来;3)将絮连同种胚接种于1/2MS培养基上培养至苗高4~6cm以上,有4~6片真叶;4)将组培幼苗洗去培养基,移栽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容器中,三周后移入大田。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57366.X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黑杨杂交子代育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授粉后30~40d,从果柄基部剪取蒴果清洗消毒,用无菌滤纸吸干蒴果表面水分;2)沿蒴果心皮纵轴方向剥开果皮,将絮连同种胚剥离出来;3)将絮连同种胚接种于1/2MS培养基上培养至苗高4~6cm以上,有4~6片真叶;4)将组培幼苗洗去培养基,移栽于装有基质的无纺布容器中,三周后移入大田。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2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60467.4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尤其是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DNA去甲基化酶基因创造表型变异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化学诱导启动子与拟南芥DNA去甲基化酶基因AtDME导入84K杨基因组中,获得转AtDME 84K杨植株,利用雌激素分别诱导转基因植株无菌离体叶片AtDME表达3h、12h和24h后,诱导叶片再生获得表型变异植株。该研究利用化学诱导启动子人工启动外源去甲基化酶基因表达,创造表型变异种质,丰富了植物育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039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103814.9
申请日:2012-04-11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的植物总RNA提取的方法。RNA样品中不含有破坏RNA和抑制逆转录和PCR反应的因子。该方法广泛的适用于各类植物总RNA的提取、纯化及制备之用。而且可以对不同来源、不同生长期、不同处理、不同组织样本的RNA进行分离、纯化。尤其是普通方法难以提取的富含多糖、多酚的植物的总RNA的理想提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78015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610011987.2
申请日:2006-05-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CkAREB基因。该基因来源于沙漠灌木植物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该基因编码含bZIP/AREB结构域的AREB转录因子。利用其所克隆得到的cDNA,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获得了转基因植物。针对其抗旱性能的测试表明,该基因的转入可以提高木本植物的抗旱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