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2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597703.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16C20/10 , G16C20/30 , C02F3/30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核算:核算公式为(设计进水TN浓度‑出水TN控制浓度)/设计进水TN浓度*100%;②结合现状生物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和悬浮填料投加情况)、好氧池池容利用率分析,评估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的可行性;③根据公式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溶解性TN‑NH4+‑N‑NO3‑‑N‑NO2‑‑N,即可核算分析出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本发明可降低出水TN等超标的风险、降低碳源无效损耗、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8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510016269.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板过水通量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储水水箱;竖向流栅板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竖向流栅板的支撑横板、进水导流槽、与储水水箱连通的汇水口以及水位调节板;在水位调节板一侧形成有与储水水箱连通的溢流槽;侧向流栅板测试装置,包括支撑立板以及分别位于支撑立板两侧的进水槽和汇水槽;汇水槽中设置有溢流口,汇水槽的旁侧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和溢流口分别与储水水箱连通;变频提升泵,进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水箱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变频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分别与进水导流槽和进水槽连通。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开孔孔径的竖向流栅板和侧向流栅板的过水通量进行准确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19979.6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UV‑Vis检测乙酸表征厌氧消化液VFAs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厌氧消化液离心过滤获得上清液;步骤S2.将上清液加热去除上清液中原有乙酸;步骤S3.配置已知浓度的乙酸溶液作为标准溶液;步骤S4.检测标准溶液在190‑250 nm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峰,获取最大吸收波长;步骤S5.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酸溶液,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各浓度梯度乙酸溶液的吸光度,构建乙酸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步骤S6.确定待测厌氧消化液中的乙酸浓度;步骤S7.根据待测的厌氧消化液乙酸浓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厌氧消化中VFAs变化。本发明控制厌氧进程在产甲烷阶段前,保障厌氧消化液中VFAs不转化为甲烷,促进厌氧消化液中碳源回收工作开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70479.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测控制流程优化的A2/O工艺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包括设置过程核心参数在线监测仪表、确定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控制浓度、实时预测与对比分析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浓度、结合实时预测分析结果分类采取工艺调控技术方法等4个步骤。本发明通过基于缺氧池出水端过程核心参数氨氮和硝酸盐氮在线监测的出水溶解性TN浓度的实时预测及TN预测控制流程的缩短优化,可解决商业模型、前馈‑反馈控制等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输入参数多、基于进水水质预测出水TN、受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影响、预测控制流程长、预测控制准确性不高、出水TN超标风险大、碳源过量投加、技术适应性差等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81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62054.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预测控制流程优化的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过程核心参数在线监测仪表、确定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控制浓度、实时预测与对比分析生物处理系统出水溶解性TN浓度、结合实时预测分析结果分类采取工艺调控技术方法。本发明通过基于后缺氧池出水端氨氮和硝酸盐氮在线监测的出水溶解性TN浓度的实时预测以及TN预测控制流程的缩短优化,可解决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TN预测控制方法输入参数多、基于进水水质预测出水TN、受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影响、预测控制流程长、预测准确性不高、出水TN超标风险大、碳源过量投加、技术适应性差等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27337.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管网污染物沉积与冒溢协同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若干污水主干管、检查井、末端泵站、提升泵组及控制器,其中相邻污水主干管之间通过检查井连接,污水主干管的末端与末端泵站连接,末端泵站内设置有提升泵组,污水主干管中设置有液位计和流速仪,控制器分别与提升泵组、液位计和流速仪连接。本发明通过采取降低城市河湖常液位、非污水量高峰期污水主干管高水位运行、污水量高峰期污水主干管低水位高流速运行冲刷分离沉积物等精细化综合调控措施,可解决现有城市污水管网大量河湖水入渗情形下高水位低流速运行导致的污水颗粒态污染物沉积、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管网污水冒溢污染城市水体等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364423.4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包括强化脱气区、缺氧池、好氧池、脱气区、出水区、二沉池和生物池进水系统,缺氧池设置有碳源投加系统,出水区设置有化学协同除磷加药系统,强化脱气区与缺氧池连接,缺氧池与好氧池连接,好氧池与脱气区连接,脱气区与出水区连接,脱气区与强化脱气区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回流系统,二沉池与强化脱气区之间设置有污泥回流系统,生物池进水系统处设置有在线磷酸盐仪,强化脱气区由厌氧池改成,进料为回流硝化液与回流污泥。本发明具有运行操作简单、碳源利用效率高、强化脱氮效果好、碳源投加成本降低显著、除磷药剂投加量低、运行能耗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99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67296.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板不转动的大通量超细格栅系统,包括格栅主体和不锈钢支架,格栅主体包括进水模块、过滤模块、刮渣模块、压渣模块和出水模块;过滤模块设置于格栅主体的中上部,进水模块和压渣模块有机耦合于过滤模块的下部,进水模块包括进水口和扇形配水区;过滤模块包括挡水平台、进水导流板、网板区和挡水中台;刮渣模块包括弧形复合刮板、驱动电机、电机支撑架、入渣口和斜坡型刮板导轨;压渣模块包括螺旋压榨筒、变频压榨电机和出渣口;出水模块设置于格栅主体的下部,位于格栅主体的圆锥体部分,圆锥体部分的底部设置出水口。本发明具有核心部件网板不转动、有效过滤面积占比高、过滤通量大、无需设置反冲洗模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1910405237.0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3/30 , C02F1/52 ,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优化运行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选择池、强化消氧池、内源反硝化池、后缺氧池、后好氧池、二沉池和深度处理单元,二沉池至预缺氧池设置有污泥回流系统,好氧池的末端设置有在线氨氮仪,后缺氧池设置有后缺氧池碳源投加系统,深度处理单元设置有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系统。本发明采取设置强化消氧池控制缺氧池与后缺氧池碳源损耗,优化碳源投加点设置提高缺氧池池容利用率而充分利用内碳源,以及设置内源反硝化池强化内源反硝化的强化脱氮措施,并通过优化化学除磷药剂投加点设置恢复生物除磷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77041.4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脱氮除磷生物系统性能评估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污泥生物脱氮除磷速率测试、生物系统全流程测试及测试数据分析;脱氮除磷测试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微生物脱氮除磷最优潜能;生物系统全流程测试细化到每个功能单元,提出各功能单元的核心控制指标,优化取样点位,既减少取样化验样品数量缩短整体测试时间,又弥补了功能单元数据缺失的实际问题;测试数据结合工艺运行参数分析,核算功能单元污染物理论转化量和实际去除量,对比判断除磷脱氮提升潜力;本发明构建的测试方法步骤规范、测试时间短,为脱氮除磷生物系统性能评估基础数据的获取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