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1032510.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水封安全间距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文时序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爆破响应相关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三维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校核,安全间距的确定。采用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可保证洞库扩建过程中,已储油洞库的水封安全性,解决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安全距离计算的问题,提高了适宜修建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区域的利用率,同时共用已建油库的输油管道及相应运营设备,有利于降低修建及运营的投资成本,为增加国家石油储备量做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47224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8068.7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EM的碎屑岩接触模型参数获取方法,包括:进行现场水平推剪试验,获取碎屑岩力学参数,并建立原位尺度颗粒模型;以离散元方法构建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碎屑岩接触模型参数反演,包括:构建适宜度函数,并初始化粒子群;进行粒子校核;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获取最优解;获取碎屑岩接触模型参数。本发明进一步进行碎屑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本发明通过构建适宜度函数,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反演碎屑岩接触模型参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通过本发明的分析方法,为碎屑岩细观力学参数获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解决边坡工程中的风化碎屑岩边坡稳定系数计算、灾害防治等工程实践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19494.1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煤阶煤层气高效开采粉尘处理装置,本发明在抽采管的易堵部位比如,抽采管的伸入抽采孔的抽采最前端、和/或抽采管的变径处、和/或抽采管的弯曲处均设置有粉尘防堵构件粉尘防堵构件构设为通过使其内部的流体压力变化和/或流速变化来实现该位置处粉尘的防堵与清除,可以有效的防止抽采管出现粉尘堆积等问题,防止抽采过程中的堵塞、卡泵等问题,本发明的处理箱内还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能够对抽采的煤层气进行过滤处理,有效提高煤层气的洁净度和纯度,减少杂质的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083588.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随钻监测技术测试岩体块度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钻机上安装各种测量设备;2.在试验场开展钻进实验,获得不同岩体完整性的岩体中各钻进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3.取芯并计算岩芯的岩体块度指数;4.确定钻进过程中各段纯钻进程和辅助进程;5.计算纯钻进程中任意深度的钻进速度;6.建立岩体块度指数与钻进速度间的函数关系;7.在测试区开展随钻测试,利用上述函数关系快速获取不同钻进深度下的岩芯岩体块度指数,以此评价其岩体完整性。本发明通过研究钻头进尺速度、钻杆转动速度、钻机液压油压力水平和岩芯岩体块度指数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在钻进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岩芯岩体块度指数的目的。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该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610015378.8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及布局优化方法。本发明评价方法包括四部分,分别为深部硬石膏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分析,深部硬石膏围岩力学参数分析,储库洞室群稳定性研究和洞室布局优化设计。本发明运用Hoek‑Brwon经验准则和地质强度指标,厘清硬石膏围岩岩石与岩体力学参数的折减规律,为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提供参数依据;提出了单元安全系数法,并结合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和塑性区综合评价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本发明可用于储油环境下优化深部石膏洞室群的布局方案,提高硬石膏洞室的储油效率;并评价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的稳定性,为科学论证深部硬石膏采房储油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6269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83588.6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随钻监测技术测试岩体块度指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钻机上安装各种测量设备;2.在试验场开展钻进实验,获得不同岩体完整性的岩体中各钻进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3.取芯并计算岩芯的岩体块度指数;4.确定钻进过程中各段纯钻进程和辅助进程;5.计算纯钻进程中任意深度的钻进速度;6.建立岩体块度指数与钻进速度间的函数关系;7.在测试区开展随钻测试,利用上述函数关系快速获取不同钻进深度下的岩芯岩体块度指数,以此评价其岩体完整性。本发明通过研究钻头进尺速度、钻杆转动速度、钻机液压油压力水平和岩芯岩体块度指数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在钻进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岩芯岩体块度指数的目的。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该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221920958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610595.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王鑫平 , 顾洋 , 杨树民 , 韩震 , 郭建波 , 郭世荣 , 吕程林 , 戚腾舞 , 吴东升 , 周长更 , 冯战兵 , 黄胜宝 , 刘博 , 王大鹏 , 张帅帅 , 李璨 , 刘健辉 , 石海龙 , 徐嘉艺 , 张万锐 , 王振 , 张彬 , 刘硕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形顶管施工用矩形钢套筒,包括:底座(1);矩形钢套筒本体(2),支撑在所述底座(1)上;轴向支撑结构(3),设置在所述矩形钢套筒本体(2)的背部,将所述矩形钢套筒本体(2)支撑在矩形顶管施工接收井既有墙体上;所述矩形钢套筒本体(2)由多个管节和后盖拼装构成;所述底座(1)分别与各所述管节和所述后盖对应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地质土层稳定不沉降,保证顶管顶进穿入矩形钢套筒时的顺利和安全,有效保证矩形顶管顺利完成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570169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20669345.4
申请日:2019-05-1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沉降监测装置不适于对采空区深部地层进行沉降监测的问题。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开设于岩土体上的钻孔、外层套管、细沙基础层、下承托盘、内层套管、刚杆、上承托盘、水泥填充层、细沙填充层、水泥砂浆填充层、安装台、垫板、磁性表座、百分表;其中,外层套管穿设于钻孔内,且外层套管的轴线与钻孔的轴线重合;外层套管的外侧面与钻孔的孔壁接触;外层套管的下端面与钻孔的孔底接触;外层套管的上端面与钻孔的孔口齐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采空区深部地层的沉降监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177943U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21204120.4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岩自愈性的试验装置,包括应力夹具、样品固定环以及提供压力的动力部,所述应力夹具包括应力顶板、应力底板、调节螺母以及至少两根带外螺纹的夹具导柱,所述夹具导柱依次穿过应力顶板、应力底板、调节螺母,所述夹具导柱与应力顶板固定连接,与应力底板活动连接,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样品固定环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应力顶板和应力底板之间,所述动力部推动应力底板对样品固定环施加所需压力,旋紧调节螺母固定应力底板的位置。保持应力顶板与应力底板对样品固定环的压力,便于盐岩样品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自愈性试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