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811032510.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水封安全间距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文时序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爆破响应相关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三维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校核,安全间距的确定。采用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可保证洞库扩建过程中,已储油洞库的水封安全性,解决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安全距离计算的问题,提高了适宜修建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区域的利用率,同时共用已建油库的输油管道及相应运营设备,有利于降低修建及运营的投资成本,为增加国家石油储备量做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0150600.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封作用方式的水幕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对水幕巷道的围岩裂隙进行评价;(2)选定水幕钻孔布设靶区;(3)对巷道断面进行瞬变电磁试验;(4)进行水幕钻孔单孔注水试验;(5)进行水幕钻孔新分型,分为I~V五种类型;(6)针对I~IV型水幕钻孔,分别进行补给作用评价和“水盖层”作用评价,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区域进行补充施工水幕钻孔;针对V型水幕钻孔,进行注浆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保证在满足水封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钻孔流量‑压力变化特征进行水幕钻孔新分型,能够考虑钻孔所处区域岩体的状态,达到用最少量的水幕钻孔实现最好的水封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50600.1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封作用方式的水幕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对水幕巷道的围岩裂隙进行评价;(2)选定水幕钻孔布设靶区;(3)对巷道断面进行瞬变电磁试验;(4)进行水幕钻孔单孔注水试验;(5)进行水幕钻孔新分型,分为I~V五种类型;(6)针对I~IV型水幕钻孔,分别进行补给作用评价和“水盖层”作用评价,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区域进行补充施工水幕钻孔;针对V型水幕钻孔,进行注浆处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保证在满足水封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钻孔流量-压力变化特征进行水幕钻孔新分型,能够考虑钻孔所处区域岩体的状态,达到用最少量的水幕钻孔实现最好的水封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344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032510.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水封安全间距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文时序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爆破响应相关监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三维水文地质计算模型的建立与校核,安全间距的确定。采用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可保证洞库扩建过程中,已储油洞库的水封安全性,解决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扩建安全距离计算的问题,提高了适宜修建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区域的利用率,同时共用已建油库的输油管道及相应运营设备,有利于降低修建及运营的投资成本,为增加国家石油储备量做出了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99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0690936.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粗糙单‑交叉裂隙多相渗流的可视化试验方法及系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现场采集岩体样本,统计裂隙面粗糙度,确定分形特征参数;S20:输出三维粗糙裂隙模型网格文件;S30:制备不同粗糙度的透明或不透明三维粗糙裂隙模型试样;S40:根据单裂隙或交叉裂隙试验对象组装试验装置;S50:模拟在压力差作用下的流体驱替过程,进行粗糙裂隙介质多相驱替试验;S60:采集试验数据;S70:整理,分析粗糙裂隙介质多相渗流特征。本发明能够系统地研究不同粗糙度及开度的裂隙中,多相流体的驱替机理,对于地下水封油库粗糙裂隙岩体水封机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9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90936.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粗糙单-交叉裂隙多相渗流的可视化试验方法及系统,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现场采集岩体样本,统计裂隙面粗糙度,确定分形特征参数;S20:输出三维粗糙裂隙模型网格文件;S30:制备不同粗糙度的透明或不透明三维粗糙裂隙模型试样;S40:根据单裂隙或交叉裂隙试验对象组装试验装置;S50:模拟在压力差作用下的流体驱替过程,进行粗糙裂隙介质多相驱替试验;S60:采集试验数据;S70:整理,分析粗糙裂隙介质多相渗流特征。本发明能够系统地研究不同粗糙度及开度的裂隙中,多相流体的驱替机理,对于地下水封油库粗糙裂隙岩体水封机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2568387U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21414126.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拟粗糙单‑交叉裂隙多相渗流的可视化试验系统,包括:流体存储装置一/流体存储装置二,流体输入/输出装置,裂隙渗流装置,包括裂隙模型,其上形成有预定的单裂隙或交叉裂隙,用于模拟多相渗流的流体驱替过程;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裂隙渗流装置中多相流体驱替过程图像;渗流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多相流体驱替过程中不同位置处的流体压力大小;数据分析装置,记录、存储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分析粗糙裂隙介质多相渗流特征。本实用新型能够系统地研究不同粗糙度及开度的裂隙中,多相流体的驱替机理,对于地下水封油库粗糙裂隙岩体水封机理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