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铸造轮毂模具风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69084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312380.1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改进的铸造轮毂模具风冷装置,在模具上需要顺序凝固冷却的轮辐区域设置的风冷管路A(2),轮辋区域设置风冷管路B(4),风冷管路A(2)和风冷管路B(4)均布置挡风板,风冷管路A(2)、风冷管路B(4)设置为“一拖二”进风结构,主风管A(21)、主风管B(41)直径12mm-16mm,爪风A(22)、爪风B(42)直径为12mm-16mm,爪风A(22)、爪风B(42)上按凝固顺序设置出风小孔,小孔直径4mm-6mm。(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改进的车轮铸造模具轮缘排气塞

    公开(公告)号:CN206614026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312044.7

    申请日:2017-03-28

    Abstract: 改进的车轮铸造模具轮缘排气塞,安装堵(3)设置中空通道(32)及排气圆孔,安装堵(3)设置排气格栅(31),排气格栅(31)宽0.1mm-0.3mm,长2mm-6mm,间隔分布6-10道,排气格栅(31)后端与中空通道(32)相连;标准件(1)前端圆周上设置0.1mm-0.5mm排气槽(11),间隔2mm圆周均布,排气槽(11)在剖视方向上设置7-12°的拔模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排气通畅,排气面积大,成本低,经实际使用效果很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双工位车轮去毛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44079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20272172.3

    申请日:2017-0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车轮去毛刺装置,由夹紧驱动系统、升降驱动系统、左刷毛刺系统、右刷毛刺系统以及旋转交换系统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能够同时去除两个不同高度和不同直径车轮的上轮缘端面、气门孔、上轮缘侧面接刀处以及冒口处四个部位的毛刺,生产效率非常高;同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先进、通用性强、性能安全稳定的特点。

    改进的低压铸造水冷底模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14043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468209.5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低压水冷铸造模具底模,在不需冷却区域的水冷通道上设置隔热槽,既不影响水流在冷却通道内部的流动,确保冷却区域的冷却效果,同时隔离不需冷却区域。所述隔热槽由焊接层、隔热板、隔热层组成,隔热板设置于焊接层与隔热层之间。在槽内部预置隔板,隔热板与隔热槽接触上端保留一定的间隙。本实用新型制作容易,有效地解决了原有结构无差别冷却模具水道范围内所有区域的弊端,显著的降低了水冷工艺参数控制的难度,使得冷却效果更加有效。

    一种可扩容铸造的模具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83842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20352593.7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扩容铸造的模具,包括:顶模;底模,中心设置有浇口上套和浇口下套,浇口下套底部外周设有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环外周边缘设有第一穿越缺口;扩容升液管,上端设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环外周设有朝上延伸的竖杆,竖杆上端设有朝内延伸的承托块;紧固件,安装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扩容升液管能够提高浇口的补缩能力,通过第一连接环与第二连接环贴合以及紧固件安装在对齐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扩容升液管与浇口下套的可拆卸连接;且安装时,承托块会将扩容升液管挂住,双手则可操作紧固件安装,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一种模具顶杆孔偏心度检查规

    公开(公告)号:CN206531453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21383784.1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模具顶杆孔偏心度检查规,包括主支架、副悬臂A、短量杆、副悬臂B、长量杆、刻度尺盘。检查规基座上设置主支架,主支架上设置有1‑2mm 深度的标准位置刻槽;带有短量杆的副悬臂A 与主支架相连,副悬臂A 上刻有指针线;在主支架上固定有刻度盘,刻度盘上O 度位置即为标准位置刻槽位置;带有长量杆的副悬臂B 与主支架相连长量杆可在副悬臂B 上括动移除。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直接读数,并能根据读数在模具装配时调整顶杆孔之间的位置精度,有效提高了模具的制作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