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1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17069.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死区电压补偿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获得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输入电流,基于此,获得五次旋转参考系下的电流分量;对五次旋转参考系下的电流分量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得到五次谐波电流分量;根据五次谐波电流分量的交叉耦合处理结果,结合永磁同步电机的实时电角度,获得用于死区电压补偿的注入幅值和相位,并将其补偿到PMSM原始控制器内的逆变器驱动信号中。本发明消除了死区时间引起的所有阶次的谐波电流,不仅提高了死区补偿效果,还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580912.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电平变换器的脉冲调制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将矢量空间进行归一化,生成归一化扇区;将目标矢量转换为该归一化扇区内对应的矢量,记为归一化矢量;在参考圆上选取与归一化矢量角度相同的参考矢量,计算得到合成参考矢量的基本矢量的作用时间;根据降压斩波规律,获得合成归一化矢量时前述基本矢量及零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矢量变换运算,得到归一化矢量的最近三个基本矢量及作用时间;按照矢量切换序列,将归一化矢量对应的基本矢量及作用时间组成为归一化矢量的开关时序图;根据所述归一化矢量和目标矢量在坐标轴上分量的对应关系,将归一化矢量的开关时序图转换为目标矢量的开关时序图。实现减少三电平变换器的反应时间,提高控制开关器件通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5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79215.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2P6/08 , H02P21/14 , H02P21/20 , H02P25/022 , H02P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逆变器死区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半实物仿真器,基于DSP实现,用于模拟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逆变器的功率级特性,其包含:调理模块,其用于采集待测目标电机控制器输出的三相上桥臂PWM控制信号,并处理得到真实的理想输入电压;逆变器死区误差电压模拟叠加模块,其用于将理想输入电压转换为含逆变器死区非线性特性的实际三相输入电压;永磁同步电机模型计算模块,其用于对实际三相输入电压进行计算迭代,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状态量。本发明用于模拟永磁同步电机及其逆变器的功率级特性,有效替代真实永磁同步电机及逆变器完成对电机驱动器的各项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140500.5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温控负荷参与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温控负荷的物理模型构建电力系统的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展开分析和运算按照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而建立多区域互联的负荷频率控制系统模型,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策略。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案,将需求侧温控负荷应用于调频中,能够充分发挥温控负荷资源的快速响应优势,且本发明基于多区域互联系统进行分析,运算分析时考虑了系统自身的干扰,还充分考虑了状态量对系统的影响,能够显著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54989.8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变权重调节方法,包括:建立风电机组的数学模型,确定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控制目标;设计包含能量捕获和转矩波动两个控制目标的非线性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成本函数;以风速的加权平均值和均方根平均值为输入、权重系数为输出建立模糊调节器,并通过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模糊调节器隶属度函数的线形,以实时更新目标函数。本发明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能量捕获效率,减小了转矩波动,缓解了风速的瞬时性与风电机组大惯性造成的响应延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能量捕获和转矩波动的协调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45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345141.5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 Y02E10/723 , Y02E10/725 , Y02P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有功调节下的风电场机组部件疲劳均匀分布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对有功调节模式下的风电机组部件进行DEL数据建模,并基于该DEL数据模型进行复杂地形的风电场优化控制;其中,控制策略采用基于风况特征测量的智能有功分配策略;因此,本发明适用于尾流效应较小的复杂地形的风电场,通过对有功调节下的风电场机组部件疲劳均匀分布进行优化,有效降低风力发电设备的生产制造和维护成本,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10779831.1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最大风能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引入动态区域来约束发电机转矩的允许范围;确定候选发电机转矩的有限控制集;搜索最优发电机转矩序列;将最优发电机转矩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控制器输出。本发明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非线性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直接搜索最优发电机转矩序列,使所提出的控制器充分利用较长的预测范围,该方法在最大风能获取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优越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301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25517.0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速提前测量的非线性预测变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引入动态区域来约束风力发电机组给定桨距角变化率的预设允许范围;步骤2,在所述预设允许范围内确定候选风力发电机组给定桨距角变化率的有限控制集;步骤3,通过所述有限控制集搜索最优风力发电机组给定桨距角变化率序列;步骤4,将所述最优风力发电机组给定桨距角变化率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作为控制器输出。本发明的基于风速提前测量的非线性预测变桨控制方法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73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59907.8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03D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F03D7/0204 , F03D7/0224 , F03D7/045 , F05B2270/321 , F05B2270/329
Abstract: 一种风速风向预测方法,其包括:获取待分析地区的历史风速数据和历史风向数据;根据历史风速数据和历史风向数据对风矢量进行分解,得到的历史风矢量横坐标数据和历史风矢量纵坐标数据;利用ARMA模型来根据历史风矢量横坐标数据和历史风矢量纵坐标数据确定下一时刻的风矢量横坐标数据和风矢量纵坐标数据;根据下一时刻的风矢量横坐标数据和风矢量纵坐标数据分别确定下一时刻的风速数据和风向数据。与现有将风速和风向作为完全独立的参数来分别单独进行预测的方法不同,本方法将风速和风向视为一个矢量,其不仅能够同时对风速和风向进行预测,还能够提高风速以及风向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3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59327.9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向预测方法,其包括:步骤一、获取待分析地区的历史风向数据;步骤二、对所获得历史风向数据进行圆形变量变换,得到历史风向数据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步骤三、利用ARMA模型分别对历史风向数据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进行提前一步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风向数据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步骤四、将下一时刻的风向数据的正弦值和余弦值进行圆形变量反变换,得到下一时刻的风向数据。本方法将风向数据构造为一圆形变量数据,进而基于圆形变量法来实现对风向的准确预测。相较于现有的风速风向预测方法,本方法能够使得风向预测结果更加准确以及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