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磁控驱动的负温敏性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57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57597.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洪 宋颖 王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磁控驱动的负温敏性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两亲性且具负温敏性的五嵌段共聚物,然后通过该嵌段共聚物的疏水自组装作用,将疏水性的磁性纳米颗粒包裹在其内部来制备这种可磁控驱动的负温敏性水凝胶。该方法所制备的磁性负温敏性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磁响应性、温敏性、导电性以及力学稳定性,可用作于磁控阀门、磁控电路开关以及阻尼装置。本发明制备方法高效通用,原料价廉易得,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前景。

    一种液晶聚丙烯酸酯-液晶聚氨酯互穿网络液晶弹性体

    公开(公告)号:CN1103730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54863.6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洪 陆海峰 王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聚丙烯酸酯/液晶聚氨酯互穿网络液晶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液晶丙烯酸酯属于第一网络,液晶聚氨酯属于第二种网络。在热聚合和光引发并存的条件下,使得两种液晶体系相互独立的体系同时聚合,最终制得双液晶体系互穿网络液晶弹性体(IPN-LCE)。该方法制备的互穿网络液晶弹性体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在液晶相向各向同性相转变温度Ti之上,具有高达7.9MPa的断裂强度和10.4MPa的弹性模量。在热刺激下,其可以产生2.53MPa的回复力,促使其提起自身重量3万倍的负载。本发明材料具备超强力学性能,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用于形状记忆材料以及人工肌肉等领域。

    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2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049537.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属于复合材料仿真以及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定RVE的几何尺寸、纤维体积分数和纤维半径,其中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生成过程中将纤维视为基本的离散元,RVE剩余部分视为基体,即可生成满足参数的代表性体元;生成纤维的过程是随机的,生成的纤维在空间上是周期性分布的,即纤维在代表性体元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左边界和右边界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所生成的代表性体元不依赖纤维的预先分布和排列,能够得到纤维体积分数很大的代表性体元。

    一种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包络线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78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229392.7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包络线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完成复合材料沿不同方向的剪切强度试验,每一方向下各完成若干试验;根据不同方向下的剪切强度试验数据采用贝叶斯理论获取各方向下剪切强度概率分布函数;根据各方向下剪切强度概率分布函数计算得到各方向下高可靠度剪切强度和低可靠度剪切强度,对不同方向下复合材料的高可靠度剪切强度和低可靠度剪切强度分别进行多次样条曲线拟合得到高可靠度和低可靠度剪切强度曲线,复合材料剪切强度包络线即由高可靠度和低可靠度剪切强度曲线构成。本发明获取强度包络线的方法同时考虑了强度随着加载工况的变化规律以及强度的分布规律,仅需完成少量试验即可获得材料的强度分布。

    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9537.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属于复合材料仿真以及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定RVE的几何尺寸、纤维体积分数和纤维半径,其中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生成过程中将纤维视为基本的离散元,RVE剩余部分视为基体,即可生成满足参数的代表性体元;生成纤维的过程是随机的,生成的纤维在空间上是周期性分布的,即纤维在代表性体元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左边界和右边界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所生成的代表性体元不依赖纤维的预先分布和排列,能够得到纤维体积分数很大的代表性体元。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312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10800299.2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步骤为:1、完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多种应变率加载工况下的剪切试验得到各个工况下的载荷‑位移曲线;2、采用Weibull损伤模型与粘弹性模型相结合推导出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待拟合载荷‑位移关系;3、根据载荷‑位移曲线和载荷‑位移关系构建多曲线最小二乘目标函数;4、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待拟合参数的初值,通过信赖域方法在获得的参数初值附近搜索最终得到高精度参数值和确定的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载荷‑位移关系;5、根据载荷与应力关系、位移与应变关系以及载荷‑位移关系推导出含Weibull损伤分布的复合材料动态剪切本构模型。本发明能够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工况下数值仿真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种高效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07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39706.5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复合光催化材料MoS2/SrTiO3的制备及应用方法。该光催化材料由钛酸锶和二硫化钼经二次水热法复合而成,步骤如下:将碳酸异丙酯与柠檬酸混合,在超声搅拌条件下分别逐滴加入硝酸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前驱体置于水热釜中加热,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钛酸锶;然后将钛酸锶与二硫化钼前驱体溶液充分混合,置于水热釜中加热,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MoS2/SrTiO3光催化材料。该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无需高温煅烧,成本低,可循环利用,并高效降解甲基橙或与甲基橙具有相似显色基团的有机染料,在含有机染料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效产氢光催化剂MoS2-SrZrO3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289234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539455.0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催化产氢催化剂MoS2-SrZrO3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紫外光下产氢速率低、催化剂不稳定以及光响应范围宽等问题。所述的催化剂是由MoS2和SrZrO3形成的异质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将SrOCl2·8H2O和Sr(NO3)3加入到KOH的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置于水热釜内加热,产物经过洗涤干燥得到SrZrO3;然后将SrZrO3置于Na2MoO4·2H2O和CH3CSNH2溶液中,超声搅拌后置于水热釜内加热,产物经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在紫外光(365nm)下产氢速率高(5.96mmol/L),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成本低,且利于大规模生产。

    高导热主链尾接型液晶高分子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06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1010591.1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杨洪 王猛 林保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主链尾接型液晶高分子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是液晶高分子构成的主链沿薄膜法线方向有序排列,从而大幅度提高法向热导率,帮助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输释放。制备方法通过对硫烯类主链型液晶单体垂直配向,获得较为理想的单畴取向,然后光引发聚合/交联,获得液晶高分子导热薄膜。该复合膜是由主链尾接型液晶单体,交联剂和光致自由基引发剂混合后,填充入涂有氧化铟锡导电玻璃的液晶盒中,在交流电场作用下实现液晶分子垂直取向后,在紫外光照固化下制备形成的。本发明材料可用于帮助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有效地传输释放,可以有效的缓解电子器件散热的问题。

    一种木质素加氢降解制备生物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687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539764.8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37/54 C07C4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素加氢降解制备生物油方法,该方法为:将木质素、钒基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并密闭于高压反应釜中加氢催化降解制备生物油;木质素与钒基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10:1,木质素质量与溶剂体积比为1:5-1:30;反应温度为150-400℃,反应时间为0.5-5h,反应H2压力为0.5-6Mpa;所制备的生物油的主要成分为芳香族及酚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的催化剂廉价,绿色环保,易于大规模生产;反应条件温和,木质素转化和生物油的产率高;生物油组分少,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