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53113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349195.1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的可调整长度的压杆及张顶器,涉及空间钢结构领域。针对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的成形的丝扣拧张法杆件旋出长度受限、节点构件过大、旋出的压杆与节点构件的连接可靠性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可调整长度的压杆及实现这种压杆伸长作业的张顶器。技术要点: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中的可调整长度的压杆由上下两段压杆组成,在两段压杆间加装长度调整装置,通过张顶器可对这种压杆的实施杆件伸长的作业,伸长后的压杆依靠长度调整装置中的固定件固定尺寸。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压件任意尺寸的伸长效果,能为自平衡预应力索杆网格结构提供更大的预应力度,并且节点构件的尺寸的大幅减少,杆件的伸长作业实施快捷、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220644698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1336064.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抗震墙底部的复合阻尼器,包括U型钢板、外覆盖板、限位板、钢垫板、下底板、摩擦主板和黄铜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阻尼器具有屈服后刚度硬化行为、多阶段耗能等特点。这种阻尼器构造简单,便于制作、安装以及震后损坏更换,显著改善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能实现多阶段抗震性能目标的功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8323169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376048.5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增强件的重组竹梁柱混凝土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其为重组竹柱,竖直布置,其外伸钢筋一竖直朝下设置;第二连接柱为重组竹柱,竖直布置于第一连接柱下方,第二连接柱的外伸钢筋二竖直朝上设置;内置增强件置于外伸钢筋一、外伸钢筋二之间的空间内,并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外伸钢筋一和外伸钢筋二;梁体一端具有锚板,锚板与外伸钢筋一、外伸钢筋二锚固形成梁柱节点,梁柱节点绑扎箍筋,浇筑混凝土层形成梁柱混凝土节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梁柱节点内置增强件,提高了节点的受力性能,增加节点刚度。通过提升节点的刚度,能够提高竹木框架结构的刚度,提高竹木框架的适用高度,拓宽其工程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494163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382132.0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钢筋重组竹混凝土节点连续梁,本实用新型重组竹梁体内设置通长的钢筋,提高了梁的刚度和承载力,梁端钢筋外伸并通过直螺纹套筒进行可靠连接构成连续梁,梁所受内力弯矩分布也从简支梁变为连续梁,改善了梁的受力状态,从而也节省了材料。由此将重组竹梁的对接接头做成刚接形式,将简支梁转化为连续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利用材料性能,并达到减小变形或增大跨度的目的,拓宽重组竹梁的工程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08594673U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21147089.4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CLT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控预应力CLT张弦板,包括CLT板、预应力筋、张弦装置和锚固装置;所述CLT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组U形边缘构件,每组所述U形边缘构件下端分别设置有两组锚固装置,所述CLT板板底中心处还固定设置有一组张弦装置,所述张弦装置通过两跟预应力筋分别与所述CLT板两端的两组锚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实现对预应力筋的张拉及调控,保证CLT板能够实现全截面受压,充分利用材料,增大CLT板的跨度和适用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760459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307515.5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E01D19/10 , B62D57/024 , H04N23/50 , G01N21/95 , G01S17/93
Abstract: 一种高效桥梁检测爬壁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爬壁机器人单次行走的检测范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吸附模块、移动模块、控制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吸附模块安装在由爬壁机器人壳体、壳体底板和底部柔性密封裙组成的密封腔内,移动模块安装在爬壁机器人壳体内,吸附模块、移动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相机和两个延伸臂,两个延伸臂分别安装在爬壁机器人壳体的两侧,每个延伸臂的内端与爬壁机器人壳体的侧壁连接,每个延伸臂的外端底部设有一个相机。通过设置延伸臂,可伸进桥梁支座、垫石等狭小空间处进行检测,解决了以往桥梁检测存在“盲区”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1651613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38472.0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增强件的重组竹梁柱混凝土节点,包括第一连接柱,其为重组竹柱,竖直布置,其外伸钢筋一竖直朝下设置;第二连接柱为重组竹柱,竖直布置于第一连接柱下方,第二连接柱的外伸钢筋二竖直朝上设置;外伸钢筋一、外伸钢筋二之间通过直螺纹套筒连接;梁体一端具有锚板,锚板与外伸钢筋一、外伸钢筋二锚固形成梁柱节点;梁柱节点绑扎箍筋浇筑混凝土层后形成梁柱混凝土节点;固定钢板固定于梁柱混凝土节点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梁柱混凝土节点两侧外贴固定钢板,在形成刚性节点的基础上提高节点的受力性能,增加节点刚度,使节点的刚接程度提升,甚至形成刚接节点,提高了竹木框架结构的刚度,进而拓宽了竹木框架的适用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209502831U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20017136.1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B2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墩头机,包括底座、固定框、箱体、第一顶压模具、夹头和顶压机构;固定框体、箱体分别与底座固定连接,顶压机构与第一顶压模具传动连接;固定框上开设有柱形孔,第一顶压模具靠近锥形孔的一面开设有半球形凹槽;夹头由至少两个相互分离的锥瓣组成,夹头中心开设有夹持孔,夹头为圆台状,夹头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第一顶压模具,夹头与锥形孔插接,夹头的外壁与锥形孔的内壁抵接;夹持孔的直径小于工件钢筋的直径,半球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工件钢筋的直径,半球形凹槽的直径小于锥形孔的直径顶压机构驱动第一顶压模具朝靠近或远离夹头的方向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206888352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753530.2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可调控预应力胶合木张弦连续梁,包括两根胶合木梁;两根胶合木梁一字型排布,两者邻近端设置在倒T形连接件上,倒T形连接件通过对接螺栓与梁顶盖板固定连接,梁顶盖板设置在两组胶合木梁连接处上端;两组胶合木梁的远离端各设置有一组端部锚具,每组端部锚具均与两组预应力筋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预应力筋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丝扣拧张装置和转向承压轮与连接处锚具固定连接;连接处锚具安装在倒T形连接件上;本实用新型将简支梁拓展到连续梁,改善梁的受力状态,使梁的弯矩分布更均匀,能够充分利用胶合木梁的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从而达到增加跨度、减小变形、节省材料的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90314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035496.6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E04B2/56
Abstract: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木组合剪力墙,适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它解决了目前普通木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力不好,耗能性能和变形性能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墙骨柱、OSB覆面板、墙角锚固构件、两端有螺纹的钢筋、与钢筋端部螺纹配套的螺帽。具体实施时,将OSB板或者重组竹板沿45°(135°)铺设两层作为覆面板,再钉装墙骨柱,在墙角安装锚固钢板,并在钢板上钻孔,将端部带有螺纹的钢筋穿过钢板并用螺帽固定,可根据使用情况,通过拧紧螺帽调整钢筋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