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89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111265814.4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F24F1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重响应潜力影响因素的变频空调负荷调控方法,包括:根据变频空调响应潜力评估模型获取配网辖区内的变频空调需求响应潜力;根据变频空调需求响应潜力,通过日前调度模型获取变频空调目标功率;对配网辖区内的变频空调进行聚类,获得若干个聚合小组;根据变频空调目标功率,通过联合调度模型,以聚合小组为单位对配网辖区变频空调集群进行分组温度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全面指导变频空调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资源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削峰填谷作用,控制难度低,效率高,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05634.1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含大量温控负荷的城市社区能源互联网参与需求响应市场的调度方法、装置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社区居民用户的柔性负荷模型及其聚合模型,其中,柔性负荷类型包括温控负荷、可转移负荷;构建用户意愿度模型;基于聚合模型和用户意愿度模型构建响应潜力模型;以响应潜力模型作为温控负荷参与响应的约束,构建城市社区参与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建立以社区运营商为上层、负荷聚合商为下层的双层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温控负荷响应潜力,将温控负荷聚合模型和用户意愿度结合得到符合实际的响应潜力,并且在以上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社区参与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充分考虑社区运营商以及负荷聚合商的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8326.4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交流母线三相电压ua、ub、uc经过傅里叶变换和谐波检测得到Unmax和φn,将Unmax和φn代入计及谐波的关断角γn的计算式中得出γn,基于所述γn,根据关断角整定值γref计算式,得到关断角整定值γref;将γref与关断角实测值γmes作差,通过比例积分环节得到交流电压补偿量ΔU;根据交流系统故障是否发生,以及γref与γmes的差值是否大于0,通过故障判断模块Fault or控制交流电压补偿量ΔU是否投入无功控制环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MMC侧无功功率的输入值,使LCC‑HVDC发生连续换相失败的次数减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85283.6
申请日:2023-11-24
IPC: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韧性提升的移动储能两阶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电网所在地点的天气数据建立天气模型;根据配电网的故障率建立线路故障率模型;根据天气模型和线路故障率模型,生成故障场景;根据配电网所在地点的交通路线建立交通路网模型;根据MES调度位置建立MES调度模型;基于故障场景中配电网各点的损坏概率,根据交通路网模型得到配电网各点和MES存放点之间的路线关联矩阵,通过MES调度模型,计算得到灾前预调度方案和受灾实时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调度策略可靠性高、调度效率高、调度时间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15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88952.2
申请日:2023-12-08
IPC: F24F11/89 , F24F110/1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热舒适度的变频空调响应调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变频空调负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构建变频空调负荷模型;用户热满意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计算确定用户群对应的PPD;变频空调控制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变频空调二次控制模型;变频空调群组直接恒温控制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单台变频空调目标函数及约束模型;非分组控制的可削减容量及机会响应损失模型;分组控制模型;变频空调群组直接恒温控制调度模块则用于建立非分组控制策略、对可削减容量进行评估、决策各组空调数目和轮控起始时间、按不同调度周期确定控制参数及可削减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空调用户的热舒适度,且提升能源利用率与空调负荷响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52121.3
申请日:2023-09-07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监督的光伏装机时间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用户的用电数据中提取用电可解释特征,构建可解释特征矩阵,并进行降维处理;基于降维处理后的可解释特征矩阵,通过聚类判断用户每日的用电模式类型,其中,所述用电模式类型包括光伏装机前类型和光伏装机后类型;基于用户每日的用电模式类型,计算用户的光伏装机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表征用户用电模式物理信息的可解释特征,利用特征进行用电模式聚类和分类,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不同客户群的特征需求和用户光伏装机前后能耗模式的成分变化,以此可以有效确定用户光伏装机的确切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7729.9
申请日:2023-06-28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36 , G06F16/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电网告警信息辅助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电网调度领域数据,构建知识图谱的模式层;S2:对S1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知识抽取,构建知识图谱的数据层;S3:进行知识融合,将命名实体链接到已有的知识库中对应的对象上,基于消除后的数据以及S2中数据层中的结构化数据,构建知识图谱;S4、对告警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告警信息中的关键信息;S5、从知识图谱中进行匹配,展示与该关键信息相关的网络拓扑结构与电气设备、设备缺陷情况及设备处置预案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有效辅助调控人员进行故障处置决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5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59928.2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上海奉贤燃机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居民用户多类型可调资源的需求侧响应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居民用户的柔性负荷模型,其中,柔性负荷类型包括可温控负荷、可平移负荷、可中断负荷、可削减负荷;构建居民用户各类型柔性负荷的舒适度模型;构建基于调峰贡献度指标约束的激励模型;结合柔性负荷模型、舒适度模型和激励模型构建以用户总成本最低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输出最优调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考虑居民用户的各类负荷模型及其对应的舒适度模型,并且从电网角度出发采用调峰贡献度指标约束,使用户能够符合自身的调峰期望。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7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575825.0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在线监控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用电负荷历史数据;基于用电负荷历史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得到非侵入式负荷监控模型;采集用电负荷实时数据,并对用电负荷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控模型对预处理后的用电负荷实时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监控结果并进行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离线数据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学习标签预训练模型;通过后端Django框架实现采集数据处理及在线监控,并利用前端Vue‑ElementUI框架对负荷监控结果进行展示,能够充分考虑外界干扰因素,有效提高监测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51687.2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4 , H02J3/14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网黑启动的负荷自恢复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停电时刻配电网的拓扑结构获取分布式电源的可用出力,并获取线路重要度;S2、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黑启动能力评估,选择黑启动电源;S3、构建配电网系统分区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随机生成染色体代表各节点的所属分区;S4、构建分区内负荷恢复优化模型,基于随机生成的配电网分区方案,采用遗传算法随机生成染色体代表分区内各节点负荷是否恢复,并采用最短路径算法为待恢复负荷搜索恢复路径,得到当前分区下最优负荷恢复方案;S5、选择全局最优的分区方案与负荷恢复方案,实现各分区负荷并行恢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启动效果好、效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
-
-
-
-
-
-
-
-
-